前些日子,我读完了杨绛的《我们仨》。想一想,这是尘世间多么奇妙的组合,爸爸是钱钟书,妈妈是杨绛,女儿是钱瑗,63年的风风雨雨,因为离合,写就传奇。一个92岁的老人,夫逝女亡,独伴青灯,静思追忆往事,用心灵向彼岸的亲人无声的倾诉,哀而不伤,只运用对寒柳和秃柳的描写,营造出“萧萧落叶,漏雨苍苔”的悲凉意境。但全书含蓄节制又充满感动的文字,连接出超越无常世事的温暖亲情,这种难以言表的亲情和忧伤弥漫在字里行间。但我相信,生命的意义,不会因为躯体的生灭而有所改变,那安定于无常世事之上的温暖亲情已将他们仨永远联结在一起。
我不禁为生死这道尘世间最难以逾越的鸿沟所感叹,“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人生之路,终有归期,唯诗书与经纶,在时光里摇曳;也为这个大文豪小家庭朴实无华的亲情所感动,“是谁来自山川湖海,却囿于昼夜,厨房与爱”,人生苦短,家庭,才是我们的庇护所!杨绛对家庭的诠释,不仅丰富了细微之至的血肉,也赋予了一脉相承的骨感。“我们仨”,是构成世界的基本单元,我们四我们五乃至千家万户由此衍生;“我们仨”的印象,是乡村田野间的袅袅炊烟,是城市公园里的朗朗笑声;“我们仨”,这个最富有团结力的词语,透射出人间至亲的温度,温暖了灶台,温暖了手心。
仰望星空,在宇宙苍穹下,我们来到世上,就像一滴滴露珠洒向大地,在倏忽间便已销声匿迹,但是无数个家庭编织起来的历史长河,却大度的将所有露珠包容吸纳。想想我们自己,从呱呱坠地,睡进妈妈编织的襁褓,求学就业,到结婚生子,担起一份责任,再满脸慈爱的端详着怀中孩子那粉嫩的脸蛋,恨不得抛下一切去疼她,把世间的一切美好都给她,这其中凝结的父母之爱太强大了,这力量足以撬动整个人类文明史。
掩卷沉思,放眼当下。朝阳照射在苍茫的群峦上,大地母亲呈现出和蔼温柔博爱的一面,羊群沐浴着新鲜的空气专注吃草,悠然自得,好一派生灵繁茂的景象!早晨薄雾的惬意,却让我更加思念起远方的妻女,是的,思念我们仨的点点滴滴。
那个岁末年初,我和小徐在黄哥的撮合下传奇般相遇。相遇后的第17天,我们领证了,是闪婚,却并不草率,这,大概就是姻缘吧。
9个月后,我们在湘江的挪亚游轮上举行了婚礼,由于只准了我一周的事假,从婚礼选址到酒席、车队,一切事宜都是小徐操持,婚礼第二天我便匆匆回到了单位。虽然时间仓促,但那一天所有的美好影像却牢牢地刻在了我的脑海里,特别是那句掷地有声的爱的誓言,“我们的爱情会如这奔腾的湘江长流不息,我们的婚姻会如这美丽的岳麓山绚丽多彩”。又1个月后,农历九月戊午,一个冬天的丽日,我们在老家举办婚礼,在迎亲队伍和传统小打乐队的簇拥下,我和小徐走在熟悉的小路和田埂上,锣鼓映山响,鞭炮满堂红,我们肃然庄严的走进老家的堂屋。神龛下的大桌上,松柏相间的红烛台将整个堂屋映的红光满面,唢呐高奏,鼓乐喧天,在向列祖列宗的一番祷告后,恕哥开始引领我们拜堂,“一拜寿山福海,二拜积玉堆金,三拜龙熊入梦,四拜福寿遐龄,五拜宗功赐福,六拜祖德流芳,七拜父母养育之恩,八拜夫妻好合,兰桂腾芳”。农村的婚礼,虽然不如城市洋气,却中规中矩,仪式感神圣感更强一些,是我心目中的样子。
婚后的生活我们聚少离多,朴实无华,只能靠着无线电波倾诉相思之苦,小徐为我们的家付出和承担了太多太多,其中滋味,难以言述。直至2014年初,我面临毕业,小徐离开她工作8年的三一重工,带着家当到了西安,开始了伴读生活,嗯,伴读,这是一桩听起来就不错的美事。我们在西北政法大学租了房子,自已买菜做饭,偶尔也到附近的几所大学餐厅去吃饭。虽然那几个月正是写毕业论文的关键时段,我们仍然利用周末时间走遍了古城的大街小巷,游玩了市内及周边的名胜古迹,从华山、法门寺、黄帝陵到大明宫、大小雁塔,不论是古典的长安庭院还是现代的都市商场,都喜欢逛,因为我们真正喜欢的是这块热土厚重纯朴的文化,以及这个城市好客包容的性格。
小徐还参加了我们的毕业答辩、散伙饭,一块打包寄走了行李,一起回长沙度过了最后的半个月暑假,专赴浏阳看望了父母。有夫人伴读的日子前后大概有四个来月,这是我西邮三年中最快乐的时光,也是结婚以来与小徐朝夕相处最长的时间。
回单位工作后的年底,小徐和丈母娘到了单位,把我家属院的宿舍布置了出来,终于有个像样的家了。在这,怀上了贝贝,由于怀孕后生活不便,小徐和丈母娘相继回长。十月怀胎,我很愧疚,前后只陪了小徐两个来月,基本上都是丈母娘在悉心照顾。特别是孕期因胆囊炎住院,我也不在身边,亏欠她们娘俩太多太多了。2015年8月中旬,我终于回到了家里,此时,贝贝已即将足月。难忘临产的那个早晨,我们在激动和慌乱中住进了省妇幼,接下来是充满等待、检查、焦虑和疼痛的一天。小家伙终于在23:55与我们见面了,小家伙真的很小,5斤4两,小脚丫子与一片桂花树的叶子差不多大。初次见到小家伙,我竟不知从何下手搂抱,只完全沉浸在无以言表的欣喜与激动中。
小家伙,你一天天长大,虽远隔千山,爸爸也能感受到你的调皮可爱,所谓身虽远,而心相近。给你取名一个“翃”字,意在爸妈此生的一半心思,皆在尔身,愿你人如其名,在人生的天地间欢快的飞舞。还有,以伊悦伊翩的笔名写简书,历世事,初心也在于种福田,明慧心,愿稚子聪灵,一生平安。
我们仨的成长,是与承欢父母交织并存的。我上研的那几年,有幸连续三年回家过年,小徐每次都和我同往,这是一个从不适应到适应再到熟知的过程,所幸的是小徐喜欢我母亲做的菜。记忆犹新的是2013年的除夕夜,母亲做了蒸排骨、红菜苔、干辣椒炒土鸡、榨菜炒肉,花样不多,却样样精品。那时父亲身体无恙,弟弟也在家,我们一家五口过了最惬意的一个年,特别是那一碗蒸排骨,就是年的味道,家的味道。
如今的我们仨,在长沙有了自己的小窝,小家伙即将开启美好而艰辛的求学之路。这条路,通往幸福,通往明天,但愿你不惧风雨,所向披靡。
最亲近的人事,往往最难以描述,因为总是找不到最贴切的词语来表达最瓷实的情感。应小徐要求,一直想写写我们仨的故事,随心所述,为记。
《我们仨》禅心体察生活,指尖书写永恒。
伊悦伊翩,下月再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