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了一位初登讲台的老师的课,她上的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七律·长征》。本单元的目标为:1.了解文章是怎样点面结合写场面的。2.尝试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记一次活动。老师的课,从一片匆匆忙忙的唱读中开始,之后就陷入了老师自说自话的分析讲解中,从五岭到岷山,从大渡河到金沙江,从毛泽东到邓小平,从红军到国民党……最后问学生对长征这件事的看法,学生回答的也是淅淅沥沥,冷冷清清……
下课后,讲课老师很不好意思,我说这一课不好上,老师的眼睛亮了一下。走出教室,春风拂面,我在想,这课怎么样才好上?
本课体裁为七律诗,特点是平仄对仗,朗朗上口,气势磅礴,适宜做诗朗读训练的材料,应该以反复朗读为主,在读中体会诗句的意思和表达的情感。
诗中的意蕴也应该是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在诗中进进出出,通过语言文字体味感受出来的,忌肢解,忌生硬灌输。把握文章体裁,以课后题为抓手,确定“教什么”。以读促悟,以读促写。
想起自己刚上讲台时,应该也是这样吧;
路是一步步走的,课是一节节上的吧;
时间和实践才是通向远方的路吧;
不着急,慢慢走,一直走总能到达吧;
比起目标,更重要的是过程吧;
一路采撷风景也是很有趣的事情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