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街讲写作:
写作是一种能力的体现,不是每个人都能写好文章。因为,需要我们不断的去学习和坚持。怎样才能达到写作的巅峰呢,找到感觉很重要。
介绍3种找到感觉写作的方法。
01
写作培训的确是一种不错的方式,但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或许并不太愿意专门花一段时间做写作培训,而且他们也担忧一点,一旦培训完之后,自己坚持不下去,学费岂不是白费了。
我个人认为写作是一件让自己心定和快乐的事情,应该把功利的东西先放下,去找到单纯的快感,找到写作本身对于生活的积极改变,才能够把这个行为保持下来。当水平逐步上升后,才是去寻找稿费来源的事情。
最后再说一点我对于“写作”本身的看法:
写作应该是与年岁增长息息相关的事情,就跟很多人每年喜欢为自己的生活做一本年度相册一样,我觉得写作也是人为地留住时光在自己生命中的痕迹。
写作要比其他更多方式有价值,生活中很多吃喝玩乐的形式只是让我们消耗时间,并不真的留下写什么。但是写作不一样,它能够持久让人获益,引导着我们去关注文字本身,生活本身,敦促我们为了写得更完美而读书,旅行,思考,它用一台电脑作为工具,成就我们的成长。
02
如何找到风格。
长期欣赏喜欢谁,写作风格会慢慢接近他。这是我自己的一个感觉,如果某个大V跟自己的三观很契合,他的文章读多了,那种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会潜移默化进入到自己的行文中。
我有时候就在想,所谓风格的传承估计也是这么来的吧。所以不用刻意去培养什么风格,遇到自己喜欢的作者或者作家,多读读他们的东西,语感自然就来了。如果喜欢的作家比较多,风格各异,那么读多了,会慢慢把他们的风格融合成自己的一种表现方式,沉淀下来。
只要不是急着一夜成名,写几个月就想做成一个爆款作者,那么花点时间定心读定心写,自己想要达到的那种状态都能够达到。
事实上,做事情不徐不疾往往是最好的状态,为什么很多人都羡慕风轻云淡、举重若轻的人,因为他们的身上不会让读者产生焦躁和压迫感,也不会煽动激进的情绪,这样的人往往能够持久地吸引这着别人。
还有一点就是,这个时代,成为爆款容易,所以很多人都想一战成名,但因为成为爆款的途径太容易被复制,于是早期的爆款会很快被更年轻更有战斗力的新一代取代,每个人都叱咤风云几个月后消失,这不就是忙着挣一波快钱,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03
题材怎么办?
关于“题材”这个问题,我很少困惑。我一开始就没打算打造某某财经咨询平台,或者某某金融产品发布平台,我对于时代热点的关注一直不太上心。
真让我感兴趣的题材就一个“我自己的成长”。除非有一天我放弃了自我成长,那么题材就枯竭了,否则只要对时代有好奇心,对未来有求知欲,我的题材永不枯竭。
最初我的写作题材是职场上发生的各种吐槽事件,慢慢地就演变成对自己的职场生活的跟踪记录和积极反思。我每一个月都会对当月的职场生活做全盘回顾,写5000-8000字的月度总结,其中夹杂着很多个人批判和思考的东西。记录的月份越多,对于职场的认识越深刻,对自己未来的方向越清晰,这应该是自助式敦促吧。
虽然因为一些敏感的因素,内容现在暂时不能发在微信号(不排除未来有机会分享)。我的成长轨迹、职场挣扎、人事抗争经历都是极其宝贵的财富。无论未来我变成什么样子,日记记录了我所有的改变。对我自己有价值,对我坚持写作有激励作用。
除了自己的职场生活是好题材,自己对某个领域的学习进阶提升过程也是源源不断的好题材。
之前还有朋友问我如何找题材写文章,我就会建议他们先把自己某一段生活记录下来。其中一些朋友会跟我抱怨说“自己的生活有什么可写的,不就是每天重复几件事情罢了”。
其实这个的抱怨已经非常清晰地说明了问题,如果连自己都觉得生活很无趣,没有新鲜的东西介入,那么当前的重点就不是写作本身,而是先要反思自己的生活怎么了?
让生活变得有趣,用当事人的笔触把“有趣”记录下来,那么阅读者才能真正体会到“有趣”。否则各种借鉴网络上的“写作宝典”,然后在家里绞尽脑汁编“我的一位朋友”的故事,既无法长期编故事,也浪费了时间去让自己变得有趣。
总结一下,这两篇文章从本人经历,讲述了找到写作感觉的7个要领,也是7个关键。要想真正在写作中有所成就,需要我们不断的实践和摸索写作方法和技巧,用时间积累和丰富的知识铺垫自己的写作之路,那样你才是最棒的。
感谢分享!
感谢点赞!
作者:老街讲写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