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姐今年已经六十岁了,还在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地奋战着。
黄姐在五十五岁那年,打算辞职回家带孙子。消息不胫而走,惊动了公司高层。董事长打电话给人事处长,说那个黄要辞职了,你们难道不知道吗?不管用什么方法,把她留下来。
恰好,黄姐就是我的顶头上司,当时的一个部门负责人。在公司庞大的人事和运营体系中,一个部门负责人的离职见怪不怪,顶多是人事部门处理的事情,谁曾想黄姐的离职竟然惊动了董事长。
从来没有一个人的离职能让身处高位的董事长惊慌,黄姐的离职事件已然成为了当时公司的热点。最后,董事长亲自出马,找黄姐谈话,由原来的部门调至公司总部,分管另外一个比较轻松的部门,可谓是钱多事少,这才留下了黄姐。
在公司,谁提起黄姐不是竖起大拇指,那人女人,厉害!一个集颜值和才华于一身的女人。微微一笑可倾城,自带不怒自威的强大气场。在博士硕士人才济济的公司,没有文凭的黄姐为什么会得到董事长的青睐?并且年年所带的部门被评为优秀部门,公司有什么难缠的外务谈判,都会想到黄姐,有她的参与,事半功倍。
公司曾经有一个职员,下班后和朋友酗酒,醉酒后仰面倒地,摔成脑震荡,后来不幸身亡。家属无处宣泄,来公司大闹,堵门、砸墙,要求赔偿。几经波折,这件事一直没有个了断,对公司的影响挺坏。后来黄姐接手了这一棘手问题,跟对方费尽口舌和心思,于法于理的情况下,圆满解决了此事。公司的人更是对她刮目相看了。
我知道每一个成功的人背后都有不为人知的努力。由于近水楼台的原因,和黄姐几年的朝夕相处,得知了她的鲜为人知的过去。
黄姐中学毕业后下过乡,后来回城成了一个车间的流水线工人。黄姐属于干一行爱一行的人,在流水线上,师傅教完后,她把不会的记下来,举一反三,直到完全掌握。别人只要完成就好,而她却要把活做成精品。两个月的流水线工人,因表现突出,很快成了小班长。不久,就脱离了流水线工人,成为车间的统计员兼考勤员。
因为工作认真,对统计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能及时总结发现,得到了领导的赏识,反而得罪了一些得过且过的工人。黄姐说,因为排班,有几个工人曾在她下班的路上,堵住围攻她。被打后的黄姐依然按章办事,用行动告诉那些滋事的工人,威胁是不起作用的。慢慢地,这些人就接受了黄姐的安排。
后来,黄姐的工作又几经变迁。从车间统计员兼考勤员又到技术员,又从技术员到车间主任。再后来,在上世纪的八十年代末期,作为技术专家被派遣到斯里兰卡,成为了一名援外专家。
这一路走来,经历过别人所不曾经历的困苦。从流水线直至升到技术专家,她在不断地学习、不断地突破自我,说自己做的工作笔记足足有两大箱,晚上十一点之前没睡过觉,早上六点起床,还有许许多多个不眠之夜。几十年了,早就成为了一种习惯。
所以,不要光看她光鲜的外在,她的背后是咬牙坚持的努力和一股不服输的精神。
黄姐也曾在事业和家庭之间寻求着平衡,然而她的事业干得出风声水起,家庭也经营得恩爱和睦。
有一年公司组织外出旅游,可以带家属。黄姐就带着老公一块参加。黄姐的老公是一名外科医生,儒雅中透着睿智。全程对黄姐照顾有加,记得最清楚的是,吃饭的时候,总是先给黄姐夹菜,然后自己才吃。弄得黄姐不得不说,别夹了,自己吃自己的。看得我们当时满怀羡慕,暗暗把黄姐的老公当成了择偶标准。 有次和黄姐闲聊,问你们家谁做饭?黄姐说她老公。其实,刚结婚那会儿,黄姐说她老公并不会做饭,在黄姐的鼓励下,才慢慢学做饭。刚开始做饭也不好吃,黄姐总是适时地夸奖并提出建议,慢慢地就成为了他们家的掌勺人。看来,好老公都是夸出来的不假。
在黄姐身边工作多年,她的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待人接物的处事风格已深深地影响了我。以至于在一次工作经验交流会上,我发言完毕后,公司领导幽默地点评到,什么样的领导带什么样的员工,我的身上有黄姐的影子。是啊!“近朱者赤”,我从黄姐身上学到了很多,会让我受益终生。
岁月不会亏待努力拼搏的人,最终还你一路花开,芬芳满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