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12
心起什么作用?心想、心念?人心难免有欲望,因此有时给你创造满足,有时给你创造痛苦。更多时候,心猿意马,不知道要去哪。而人的幸福,便在心安处。此生无他,但求心安、但求知足。
如何才能心安?要有安的方向。心有方向,“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止、定、静,安、虑、得,从心安到心得。这一系列,都是心的作用。
因此,多读《大学》,循“大学”之路,一路人生修炼,终能发挥心之大用。
【原文】
右传之五章,盖释格物致知之义,而今亡矣。闲尝窃取程子之意,以补之曰:
所谓致知在格物,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又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于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格物,此谓知之至也。
【理解】
这一章(左经右传,第一章为经,后续为传。经乃孔子所述,传乃曾子所传,故为传文第五章),是朱子增加的。朱熹在编撰时发现:
上一章,“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大畏民志,此谓知本。“曾子是以老师孔子的话,来解释“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而后紧接着就是“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显然这里,遗失了,曾老师对于“格物致知”的解释。而“格物致知”,是整个“大学之路”的起点,没有它,就少了学习的素材。于是朱熹编撰时,按老师程颐的意思,补上了这一章。
格物致知说的就是:如果我们要想获得知识,就要面向万物、探究其理。人人内心都有一定的知识,天下万物都有自身的规律,万物之理无穷无尽、知识之广无边无际。如何才能获得知识呢?方法就是:用你已有的知识,去探究未知的事理。不断研究、不断深入,长此以往,终有一天,你会豁然开朗。于是,对于事物,无论宏观大体、还是微观精妙,你都了然于心。
【启发】
朱子这一段,解释学习的过程:走进现实世界,探究其中道理,获得新知。
见下图:
回归自然之物,探究事理。这就是现代科学的做法。正因为如此,清末洋务学堂,把从西方引进的物理、化学,叫做“格致“。
还有一个大家熟悉的词:实事求是。以此来解释,也是恰当。茫茫宇宙,博大精深,由实事、求其是,其乐无穷。
朱子说,这就是,心之大用!“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
【思考】
看到这里,细细思考,感觉有些连不上。大学是人的成长之路,核心是修身。外界的知识,固然重要,知识的获得,与修身如何关联?
我为什么要格物致知,获得新知呢?
朱子解释了方法,却未解释,我为什么要去“格物致知”。问题的症结就是,获得知识,是我们的根本目的么?
子曰:物有本末,事有终始。从整个大学来说,明德是其根本。德是什么?从物到德,什么关系?阳明先生说,如果你把知,理解为“良知“,而不是知识呢?
豁然开朗!格物所致,非知识,是良知!通过格物,显现你的良知,然后,诚意正心,这就是修身的过程!如此,就顺畅地连起来了!
打个比方,父母生病了,这是一事。你的良知就是应该去陪伴。你就这么诚意正心地去做,这就是修身。什么工作忙啊、没时间、没钱啊,就不是你的良知。
再来,早上醒来,你的良知就是要立即起床读书,你就这么诚意正心起床读书,这就是修身。什么天冷啊、困啊、再眯一会儿啊,就不是你的良知。
【兼用】
朱子的知,阳明先生的知,是两条线。以旧知,获新知,不断丰富大脑;以人事,致良知,不断充盈内心。二者不要偏颇,皆笃行。
将二者进行比较,可以加深印象,深刻心中。
把以上比较的结果,连起来,你就能明白,二子的格物致知,究为何意:
朱子的意思:研究事物,穷尽知识;
阳明先生解释:对照自己的善恶标准,在人事中显现出自己的良知。
因此,当你面临一件事时,三招决断:
一, 与你无关,不加理会。不要费时间,更不要八卦。EDG夺冠,与我何干?
二, 与你良知有关,按良知行事。
三, 与你专业有关,理出其中知识,存入知识库,以备未来之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和机会,整理出要点,放进“环境风险分析“的知识库当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