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从头搞砸一个项目,不动脑子直接开干是最简单直接的办法。
多做一些组织和规划,能给项目多保留一些成功的希望。
1.定义项目和项目经理
项目:一个独特的任务或是系统化流程,目的是做一款新的产品、或者新的服务流程,交付完成意味着项目介绍。所有项目都有失败风险,只是多少与大小的差别。
产品:项目产生的一系列交付物。
项目经理:负责向团队清晰说明项目完成的含义,并带领团队完成项目的人。
项目完成:项目输出产品符合组织的要求,也能满足客户对产品的使用需要。
2.管理项目的关键驱动因素、约束和浮动因素
从项目角度,包括驱动因素和约束因素
驱动因素:期望的功能集合、发布时间、交付物缺陷等级(bug数)
约束因素:目前的硬件资源配置、能否灵活安排团队的位置、必须遵守什么样的流程、目前人力资源(多少人,能做什么),项目资金预算
从中选择出一个关键驱动因素,并找出与关键因素相关的约束因素(2项以内),重要且有较大调整余地的,归为浮动因素(2-4项)。
3.决定项目的关键驱动因素
通过与客户或出资人沟通,了解项目的关键驱动因素,即他们最关心的:如
产品必须有什么功能;
必须什么时候上线;
什么时候要有输出可以汇报。
若驱动因素过多或过于苛刻(如2周完成一个大功能),可以将驱动因素列出优先级,以优先级高的作为关键驱动因素。
4.应对喜欢过多干预项目的出资人
若出资人(老板)针对项目提出了很多的约束条件,则必须与他明确项目真正的驱动因素
预测未来法:
提出假设,临近上线时间前,若提出的约束条件都未实现,要优先保证那一块
目的识别法:
引导出资人回归项目的本质,项目成功的定义,希望得到的结果,项目输出的价值,目前的问题根源。
5.编写项目章程,共享现有决策
远景、需求、目标、成功标准、ROI估算
6.理解质量对于项目的意义
产品初期主要客户群集中在极客群体,更在意有与众不同,焕然一新的功能,稳定性不是重点。
产品中后台期,客户群逐渐增大,稳定的功能体验反而是用户所关注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