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之死(郭艾晨)

作者: 郭艾晨 | 来源:发表于2024-04-16 19:04 被阅读0次

    文学名著中,有些人物是“灵魂人物”。他们不一定是主角,但一定是重要角色,往往承载着意趣神色、思想精神的表征功能,而且他们大多具有悲剧性、全局性、转折性,一旦中途死亡,整个故事就立即转折到下降阶段,寓示着一种人文精神的死亡,一个繁盛时代的结束。

    《三国演义》的转折点是关羽之死,《红楼梦》的转折点是秦可卿之死,《水浒传》的转折点是晁盖之死,《西游记》的转折点是六耳猕猴之死,《杨家将》的转折点是杨七郎之死,《岳飞传》的转折点是杨再兴之死,《家》的转折点是鸣凤之死,《白鹿原》的转折点是田小娥之死。《三国演义》是“四大名著”中重要人物死亡最多的一部,而死得最让人意难平的,应该是关羽之死、魏延之死、杨修之死。后二者涉及如何对待文武人才的问题,而前者具有结构性作用。

    关羽大意失荆州,几乎是一个迷局、死局,亦被人称为刘备大意失荆州,并非全然归罪于关羽骄傲自大,不顾大局,擅自离开江陵去北部作战。这里其实隐藏着罗贯中的“天命观”,是其对传统气数、相术的一种有效运用。

    刘备发动益州之战时,庞统不幸中箭身亡,于是急调镇守荆州的诸葛亮入蜀,一同作战。诸葛亮临行前,给关羽留下镇守荆州的八字方针:“北拒曹操,东和孙权”。根据我在《古典文学中的相术运用》里的分析,关羽属虎,自视甚高,刚愎自用,且跟属鸡的诸葛亮命里相冲。接下来,关羽干了三件违背“东和孙权”的事:一是拒绝交出湖湘三郡,得罪诸葛瑾,二是单刀会拒绝归还荆州,得罪鲁肃,三是拒绝将女儿嫁给东吴和亲,得罪孙权。这三件事将东吴对关羽的仇恨推向极点,欲杀之而后快。尤其是第一件,刘备假意亲笔写信,让关羽交出湖湘三郡,被关羽领会真意,加以拒绝,还驱逐东吴委派的三位官员。这幕后的始作俑者其实是诸葛亮,直接将关羽推到孙刘矛盾的最前沿。

    刘备发动汉中之战的后期,关羽突然发动樊城之战,南北夹击,震动华夏。这其实是刘备的授意,或者被默许,用佯攻荆州北部,牵制曹军反扑。这也是诸葛亮此前在“隆中对”里提出的两面夹击的战略,加快统一步伐,以便恢复汉室。但是,刘备似乎过于相信关羽的配合作战和军事谋略,没有增派驻守川东的马超前去增援荆州,解决关羽的后顾之忧,大约因为刘备防范马超不忠,没有给他实际的兵权。没有军师辅佐和后方保障的关羽,始终被吕蒙、陆逊等“江东鼠辈”“东吴小儿”的诡计所蒙蔽,过于自信,麻痹大意,何况当时孙刘联盟尚在,东吴还假意派兵增援樊城之战。

    此外的迷局、死局还有:诸葛亮明知关羽孤傲不凡,难以共事,不会跟东吴和睦相处,只能置入局中,徒唤奈何;诸葛亮没有调来赵云镇守荆州,可能担心伤了关羽的颜面;诸葛亮留下马良、伊籍、糜竺等文官辅佐关羽,实际用途不大,而《三国志》里他们各自的传记里,其实都入蜀而离开了荆州,并未辅佐关羽;诸葛亮和关羽千防万防,千算万算,算不出吕蒙等人会用“白衣渡江”的下策诡计;镇守成都的诸葛亮,眼见刘备南北夹击曹军,欲望膨胀,已经感到自己无力驾驭刘关张的三人小集团;诸葛亮明知留守南郡的糜芳平时跟关羽不和,没有及时换掉,只因他是刘备的大舅子,以致其不战而降,献出城池;据守上庸的刘封、孟达等人无视关羽的求救,拒不发兵;关羽的随行将士见家眷全在荆州,得到吕蒙的故意优待,顿时丧失斗志,一哄而散;关羽坚守麦城以致被围困,没有及时逃走,转而投降东吴,又被孙权拒绝;奇怪的是,杀死关羽的吴将叫马忠,而有个蜀将也叫马忠,这在三国众多文臣武将中,是唯一同名同姓的。

    总之,一级战将关羽被一群四级战将设计,围剿,最后惨死,而一起被杀还有儿子关平,属于二级战将。关羽之死是一个极其诡异的历史事件,头颅被埋在洛阳,躯体被埋在当阳,衣冠被埋在蓉城,都是以诸侯之礼埋葬。在以群戏群像为主的古典四大名著中,某个“灵魂人物”会被凸显出来,情节最多,戏份最重,比如《三国演义》中的关羽,《水浒传》中的武松,《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关羽千里走单骑、单刀赴会、败走麦城的戏,体现出英雄个体在大空间里不断游走、闯关的特点,而这在整部《三国演义》的众多武将戏里,显得有些突兀,格格不入,更像是《水浒传》《西游记》里的某个人物、某些情节,极具英雄传奇色彩。这些“关公戏”体现出宋元时期杂剧、评话等民间文艺对关羽的热爱,也体现出罗贯中对关羽的热爱。“武圣”关羽被忽悠、被下套、被围猎、被斩首的惨剧,可能是《三国演义》中被悲壮的死亡。

    关羽之死还是三国艰难时世、群英凋零的历史节点,因为建安二十五年、黄初元年(220)这年是鼠年、闰年,瘟疫更加严重,战争更加频繁,而“建安大瘟疫”持续自217至225年,全国死亡几千万人,尚在人世的“建安七子”里的五人,全部染病身亡。这年前后(一说同年),关羽、关平被孙军所杀,夏侯渊、庞德被刘军所杀,夺取汉中的黄忠、法正病逝,谋害关羽的吕蒙、曹操病逝(传说被关羽冤魂附体,突然发病,因为前者多方设局欺骗关羽,后者唆使东吴偷袭荆州,还得到他的头颅),蜀汉的刘封被逼自杀(刘封、关平都是蜀汉二代将星,其后将才梯队被严重破坏),曹魏的夏侯惇、于禁、程昱去世,孙吴的甘宁去世。而且这年是东汉的最后一年,曹魏的第一年,极其诡异。

    蜀汉在这年走上事业巅峰,突然急剧下滑,接下来三年,张飞、马超、马良(蜀汉二代谋士,火烧连营时被孙军杀死)、刘备相继去世。此后,三国鼎立,相互功伐,最后没有一方是赢家,攻占蜀汉的邓艾、钟会,跟蜀汉最后的支柱姜维一起被杀死。连关羽也被灭族,杀人者是樊城之战中被关羽杀死的庞德的儿子庞会,而庞会是否为了复仇、关羽后代是否被灭族,也成了历史谜团,不见于《三国志》的记载,似乎讳莫如深。害死关羽的陆逊,功高盖主,千防万防,到底被人算计,不久被气死。其后代人才济济,最终在西晋初年被灭族。

    自此还可见证,《三国演义》里,很多人物的人生巅峰时刻都发生了急剧逆转,一败涂地,乃至倏然死亡,极具戏剧性和荒诞性。蜀汉方面,刘备在南北夹击曹魏时,震动全国,呈现出有望完成统一全国的最佳形势时,不料中了孙吴的奸计,失去荆州,急剧走向下坡路,不久兵败夷陵,病逝白帝。关羽在陆逊、吕蒙的周密奉承、欺骗下,放心北伐,水淹七军,斩杀庞德,收服于禁,名震华夏,不料后方荆州被袭,自己两面受敌,被孙吴围困、斩杀。夺取益州时,庞统献计攻城,功劳第一,不料被乱箭射死,享年二十六岁。黄忠、法正在定军山大破曹魏,杀死夏侯渊,夺取汉中的战略要地,一战成名,回家不久双双病逝。这正应了一句俗语,“大业之下,必有大灾”。尤其是出身寒门的人,性格缺陷的人,其狂喜超迈之时,正是小人邪气入侵之时。

    曹魏方面的一些人物亦是如此。曹操在赤壁之战前夕,统一北方,收服荆州,达到人生顶峰,于是宴饮群臣,横槊赋诗,志得意满,却暗地里被周瑜、黄盖、庞统等人反复欺骗,几天后突然遭遇惨败,此后返回北方,每况愈下,逐渐暗淡,还遭遇弃袍割须、砍树见血、疑杀华佗的至暗时刻。郭嘉是曹操的第一谋士,在官渡之战中,帮助曹操全面击败袁绍及其三子,统一北方,却意外染病,不治而亡,享年三十六岁。曹操在赤壁之战中遭遇惨败,大哭:“若郭奉孝在,安使孤至此?”郭嘉死亡的时候,正是诸葛亮出山的时候,而关羽死亡的时候,正是陆逊崛起的时候,这体现出一种“天命观”。程昱是出身齐鲁兖州的著名“毒士”,为了军事成功,不择手段,连抢掠老家乡亲粮食、杀乡亲做肉干军粮的事,都做得出来。他在恭迎曹丕称帝、自己即将位列三公之时,突然去世,未能消受三公之福。邓艾、钟会夹击蜀汉,成功统一西南,不料中了姜维妄图让蜀汉起死回生的最后一计,互相攻击,纷纷死去。王濬顺江而下,攻克金陵,收服孙吴,完成南北统一,又陷入跟王浑的“二士争功”的窘境,反复自辩,屡遭弹劾,幸得晋武帝宽恕。他为了避嫌,纵情享乐,几年后便死了,得以善终。

    孙吴方面的一些人物亦是如此。孙策平定统一了江东六郡,志得意满,准备北伐,突然遭遇暗算,还跟道士于吉较劲,争夺民心,最终毒发身亡,享年二十六岁。周瑜在赤壁之战中打败曹操,在南郡之战中夺取荆州二郡,正准备进攻西蜀,完成“二分天下”的宏愿,突然病逝于巴丘,享年三十六岁。吕蒙偷袭荆州成功,为孙吴夺回荆州南郡,拿下江陵、夷陵,实现东吴占据长江中下游的夙愿,还多方布局,联合剿杀关羽。但是他不久回家,在庆功宴上突然失态,胡言乱语,莫名病逝,享年四十二岁。

    放眼观望中国历史,白起、李牧、韩信、霍去病、岳飞、于谦、袁崇焕等一代将星,大多盛极而衰,难逃阴律的无情反噬,在人生巅峰时刻遭遇阴谋算计,突然坠落,而且他们的非正常死亡具有命定的因素,往往也使得整个局势转入下一个时代。究其原因,三分是兔死狗烹,鸟尽弓藏,三分是天妒英才,趁火打劫,三分是得意忘形,疏于防范。此正是:一将名成草木死,名将何处埋腐尸。将星闪耀夺目日,正是阴律叩门时。人言武艺图霸业,霸业从来君王事。关山城头西风烈,未知魔鬼正交易。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关羽之死(郭艾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najx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