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苏轼—第九首(知乎典故趣闻)

苏轼—第九首(知乎典故趣闻)

作者: 幸运的喵姐姐 | 来源:发表于2022-04-24 00:01 被阅读0次

    退笔成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

    君家自有元和脚,莫厌家鸡更问人。

    苏轼有个二大爷,叫苏涣,苏涣有个女儿,人称小二娘;苏轼有个好友,润州(今江苏镇江)人,也是有名的书法家,叫柳瑾,柳瑾有个儿子,叫柳仲远;小二娘嫁给了柳仲远,有两个儿子柳闳、柳辟。

    有点绕。

    话说苏轼在杭州做通判的时候,去过润州几次。一来是润州有柳瑾、刁约等诸多好友,足慰同好之谊;二来是小二娘是他的堂妹,聊叙兄妹之情。好了,统一宣传口径:公务出差。

    熙宁六年十一月到次年六月,因为赈灾,在常州、润州呆了半年多。两个外甥非常仰慕苏轼的书法,让舅舅教他们书法。苏轼很谦虚,但还是给他们写了两首诗,上面就是其中一首。整首诗句句用典,看得出苏轼嘴上很谦虚,手上还是挺诚实的。

    退笔成山未足珍

    隋朝大和尚智永是王羲之的七世孙,家学渊源,关键还勤奋,相传曾经三十年没下楼,也有说四十年的。

    嗯,三十年,满屋的墨香。

    有几个年轻人,久慕智永和尚大名,上门求字,顺便请教如何学好书法。出家人嘛慈悲为怀,字,拿走;秘诀,没有。年轻人心里话:「您这不厚道啊」。但嘴上不好意思说,大师看出来了,念一句:「阿弥陀佛,随贫僧来」。年轻人跟着禅师来到后院,禅师用手一指,几个小伙子顺着禅师手指的方向看去,只见一个坟墓前立着一碑,上书退笔冢三个大字。坟墓用写秃的笔头堆成。

    大师的意思是:无他,唯手熟耳。

    苏轼这儿淡淡地说,退笔成山算什么呢?应该的。

    读书万卷始通神

    杜甫出身名门,祖父是著名诗人杜审言。年轻的杜甫饱读读书,游历四方,想的是「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在科举不中的情况下,希望凭借自己的才华得到引荐。于是在给当时尚书左丞韦济的一首诗中写下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千古名句,展示自己的过人才能。这首《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比较长,这儿就不录了。

    苏轼告诫自己的外甥:学习书法,不仅要多练,还要多看。

    君家自有元和脚 莫厌家鸡更问人

    王羲之和庾翼都是东晋时期的著名书家。年轻的时候,庾翼的书名甚至要高过王羲之。不过,庾家的子弟不怎么给庾翼面子,都喜欢学王羲之。庾翼很不爽,写信回家的时候训斥他们:你们这些小兔崽子,居然都喜欢外面的野鸡,瞧不上家鸡,看我回来不收拾你们。

    到了中晚唐时期,有一对好基友:柳宗元和刘禹锡。两人好到什么程度呢?二人年纪相当,志向相同,同榜进士,仕途上也是同进同退,还留下许多令人肉麻的赠答诗。

    重别梦得(柳宗元)

    二十年来万事同,今朝岐路忽西东。

    皇恩若许归田去,岁晚当为邻舍翁。

    柳宗元:这二十年来,我们两个有福同享、有难有当,今天忽然要分道扬镳了。天恩浩荡,等我们退休的时候,一人一块地,房子也要买一起。

    重答柳柳州(刘禹锡)

    弱冠同怀长者忧,临岐回想尽悠悠。

    耦耕若便遗身老,黄发相看万事休。

    刘禹锡:从二十岁起,我们两个有福同享、有难有当,今天忽然要分道扬镳了。天恩浩荡,等我们退休的时候,两个老黄毛,坐着摇椅慢慢聊。

    然后两个人就在湖南衡阳,愉快地决定并分手了,各自踏上自己的被贬之路。柳宗元买舟西上去柳州,刘禹锡跨马南下去连州。

    四年后,柳宗元客死柳州,二人再未相见。

    根据二人的书信赠答,柳宗元善草隶。刘禹錫的两个儿子喜欢柳宗元的字,还寄作业让柳宗元批改。柳宗元在回信的时候顺便嘲讽刘禹锡:

    殷贤戏批书后寄刘连州并示孟仑二童(柳宗元)

    书成欲寄庾安西,纸背应劳手自题。

    闻道近来诸子弟,临池寻已厌家鸡。

    这首诗里面就把刘禹锡比作庾信:近来你们家这俩孩子,不太愿意跟你这家鸡学啊。

    酬柳柳州家鸡之赠(刘禹锡)

    日日临池弄小雏,还思写论付官奴。

    柳家新样元和脚,且尽姜芽敛手徒。

    刘禹锡答复柳宗元:我这天天陪俩熊孩子练字,还琢磨着学王羲之写《乐毅论》给儿子看呢,谁知道你姓柳的新搞了两把刷子,让其他人都只能靠边站了。「元和」是当时唐宪宗的年号。

    苏轼的外甥也姓柳,他们的爷爷也是书法高手。苏轼这里也顺便调侃一下:你们家现成的有这样的高手,又何必自厌家学,来问我这个外人呢。

    现在,「元和脚」更多地被用于指柳公权书法,我其实不太赞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苏轼—第九首(知乎典故趣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ngge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