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中,众创空间就是个流动着资本、充满着激情和创意的地方,怀揣梦想的年轻人靠自己的双手将自己的想象一笔一划地勾勒在现实的画布上,希望从中获利的创业导师神采奕奕、绘声绘色地分享着创业的艰辛和收获,一个充斥着青春荷尔蒙气息的朝气蓬勃的地方。办公环境宽敞、明亮,各种现代化的基础设施,一群高大上的创业者捧着咖啡、用着Mac、指点着社稷江山。
现实的众创空间,所有的布设都显得更务实一些。没有特别宽敞的开放空间,仅有的公共会议室也像是上个世纪的配置风格。没有高谈阔论,偶尔能够听到的讨论也仅限于内部小范围的沟通。降本增效的措施,给创业者提供了极具性价比的实现想象力的空间。需要权衡利弊的地方,都不会有十全十美的选择。众创空间为创业者提供了相对价格低廉的办公环境,那一定会有其比较明显的节约成本的地方。为了降低建筑成本,也为了方便变动空间格局,每个办公室之间都是用简单的隔离材料分割开来,甚至很多小的办公室之间的隔断都不到顶,办公室之间的私密性就不从谈起。创业的残酷性让人不难想象,长期没有变现能力、烧光原始资金后无法继续的创业团队,在收拾仅剩的还有价值的办公用品的时候,还能像参与者一样倾听着隔壁创业团队热烈的讨论。也不难想象,一个在生存线上苦苦挣扎的创业团队,像扫地僧一样迎接着新的邻居。不要奢求像大公司一样宽敞、现代的办公环境,这也可能是众创空间对创业者的一种鞭策,只有能赚钱才能配得上基础设施更好的办公室。想到这里,创业莫名又增加了一种动力。
大环境变差更加剧了创业的残酷性,负责众创空间办公室客户服务的工作人员可能有更深入的体会。每个人的背后,至少肩负着社会中一个个体的生活负担。创业的每个人,也是对生活充满希望和热爱的每一个鲜活生命,甚至是相对于寻求安稳工作的人对未来有更大的期许。但创业路上布满了前辈们留下的尸骨,一群对未来充满想象的年轻人随时可能要面对生活的巨变。一开始入驻众创空间的创业者,眼神里都是美好的未来,随时可能因为付不起办公室租金而被迫离场。创业是一场赌博,是年轻人拿出全部的身家孤注一掷,赌上当下的生活和年龄;是富足者拿出手边的零花钱买上一张彩票,赌上未来的物质和金钱。工作人员充满善意的关心,与无情的市场竞争,形成强烈的反差,让人更觉得五味杂陈。春来秋替、花开花落,婆娑的人影中只有众创空间工作台一直有人伫立着。
跟理想中的不同,众创空间也不仅仅是依靠创意博明天的年轻创业者,还有更多的务实主义者。比如机械设备公司、道路养护公司这类传统企业,他们实际办公场所大部分在户外,也需要有一个实际的注册地址和一个廉价的落脚点,众创空间也成了他们不错的选择。甚至还会有落难的大型企业,将下属单位分拆到众创空间,做最后的生死挣扎。一些本身就更有盈利可能性的公司,让众创空间增加了一份深沉,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年轻人,不要过于急躁、不要天马行空。
虽然环境艰难,还是能够在不少地方看到青涩的年轻人。那种清晰透露出的从校园里带出来的稚嫩,让众创空间多了一种别样的风景。我不太赞同刚毕业就去创业或者参与创业,小公司的灵活性可能会破坏一个人系统化思维意识的基础,也不能够让人看到企业能够在同业竞争中屹立不倒的制度上的先进性。但正因为毕业生还没有被社会的条条框框所限制,他们的思维可能更加活跃,世界的改变也许就发生在当前这些人所做的事情上,从这个角度来看,希望他们能够摆脱资源、经验上的局限,取得成功。更多的进入社会一小段时间的年轻人,还能踏上或者继续创业道路,还能够让这个世界看到这里有一群思维活跃、创意频出的小伙伴,还能够让这个社会看到一些不一样的可能性,还能够给同行的创业邻居带来蓬勃的朝气,他们的存在就是一件伟大的事情。
无论如何,还是要向前迈一步,不然怎么知道下一步会是什么样子的。也许经营不善,惨淡收场;也许运气很好,继续前行。也做了算是比较深入的考虑,也经过了算是比较足够的调研,根据我们当前的收入现状,租了一间没有隐私、紧凑局促的办公室。不过想想办法,应该能腾出一个喝茶的地方。好在视野不错,隔壁楼的邻居也比较豪横,如果有陌生人来,可以指着楼下的劳斯莱斯说那是自己老板的。
创业就是一件很负责的事情,复杂的事情蕴藏着无数的可能性,可能性的存在让生活变得更有意思,希望创业能够给生活增加一些阅历。签完租赁合同,跟老板聊我们这种为别人做软件服务的创业是不是不会失败,老板说看怎么理解失败,如果不扩大规模一般不会失败,最多生活过的有点惨淡,但是要扩大规模,就要面对倒闭、赔钱的可能性,这就可能会失败。
不管怎样,还是希望多挣点钱,争取尽早搬到一个环境更好一点的办公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