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关于 微博热搜视频主题《美国的空气是香甜的》一些感想

关于 微博热搜视频主题《美国的空气是香甜的》一些感想

作者: 隽永剧评 | 来源:发表于2017-05-23 12:04 被阅读39次

一夜之间,这个马里兰州大学据称是中国女留学生的毕业典礼视频在微博上成为了热搜。以下粗浅的看法仅仅是个人根据视频中她的英语演讲有感而发。如果意见有异同,欢迎理智深度的探讨。谢谢。

首先,我对这个视频及其相关的背景,有许多的一无所知。我对这个视频成为热点的理由、意图、和过程不了解。我对这位女学生的各项背景也不了解,即使有人挖出了她父亲的公务员职位和职称。我对整个演讲者的挑选过程并不清楚,比如她是被特意邀请的?还是被大学毕业委员会集体表决选出的?我对于马里兰州大学的校风环境、学术氛围、办学理念等,也不了解。我对于这个大学真正吸引这位女生的地方,更是无从探知。我还不了解的是她的演讲稿,全部都是她一个人独立撰写的?还是得到过导师、同学或其他人的指导、干涉、或影响?...我看了很多的相关评论和正反报道。对于任何辱骂她及她父母的言行、对于任何以偏概全说留学生套路的说辞等,我是不赞同的。而如果我能知道并确认以上我这些问题真实而全面的答案的话,我想我能为她的毕业演讲稿提出一些更为具体和更有建设性的意见。

一般来说,她能作为Valedictorian(毕业生代表)在毕业典礼上致辞,这说明她足够得优秀。假设,她是在满足了学校制定的各项选举指标、并通过投票选举、在有资格评审的委员会议上通过多数或一致同意的表决,成为致辞代表的话,这说明她无论是在学业成绩(CGPA)上,还是各类学生团体、校外活动、人际交往、领袖才能等领域,应该是表现突出、做过贡献、且业绩优异的。毋庸置疑,这个演讲机会是一个难能可贵的巨大殊荣。而我相信,无论这篇演讲稿是否是她独立所为,她应该为了这篇演讲稿动了很多的脑筋、花了很多的心思,至少从视频中可以看出她是熟悉稿件里的内容的,所以演讲的时候她才能投入感情,在字句的解读上她才会适当地停顿和强调,在发音、语速、脸部表情、肢体语言上她才能较冷静地控制。

我相信,她写这篇演讲稿的初衷是单纯的、没有恶意的,但是!她没有考虑到她的听众。每个人解读信息的方式是不同的,因为不同的生活经历背景习俗文化等造就了不同的思维解析、思考角度、思路深浅。作为演讲者,她当然不可能去左右和控制听者的思考自由,但是她必须要考虑到她所公开给予的信息会对各类听众所可能造成的最坏影响,比如是否会有人或组织或媒体断章取义、武断地评判中国,这个复杂并且艰深的国家和人民以及种种?这,本是一个可以连接中美关系、构筑中美友谊的枢纽渠道。她指出了她所见证的中国问题,全球都耳闻的敏感话题,比如环境和人权。但是,她却没有给出解决的方案和意志。点评、批判、谴责、埋怨问题是简单的,但是仅仅如此是不够的。如果在学术上、工作中、生活里,她仅仅只需要讲清道明问题就足够了、就可以结束了吗?当然,中国的问题如同这个国家一般繁复而艰涩,也不可能在短短的毕业演讲中把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但是如果她说,她愿意用自己的努力所学,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致力帮助中国乃至全世界迈向更美好的未来,即使冠冕堂皇,我相信那时不仅仅是我、所有看到她视频的人,都一定,会对她刮目相看。

在她演讲的一开始,她说,她想来到马里兰州大学学习的目的是因为新鲜的空气,当然这个空气不仅仅是指我们生活环境里的氧气,她也在喻指马大自由言论的学术氛围、这应该和马大的校风相关,她想突出在这样学术和生存环境下自己身心的自由。但一开始,谁都会单纯地以为她讲的是呼吸的空气而已;如果她当初入学面试时仅仅用“fresh air”来回答主考官的话,我想大家都会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她说她在中国的一座城市长大,每次出门都要戴上口罩否则就会生病,这个已经有很多网页爆料说她是在云南昆明长大的。因为我无从核实,所以我对这一爆料没有观点。但是,不戴口罩,空气清新并不意味着空气中没有有害物质,比如我们肉眼看不见的辐射。

在发音上,我看得出她已经在力求完美了。对于母语并非英语的女生来说,她已经颇努力了。随意指出几点,她在说rate my professor(为教授打分)时,rate的读音因为她t发得不明显,所以听上去好像在说rape (强奸),所以底下有些人发笑也可能是因为这个理由。比如,她说美国的时候,the United States的the漏了。她在念The University of Maryland时候似乎总会念成Marylands,多了一个z的发音,不知是故意还是口误。

因为篇幅有限,就浅显地抒发了一己之见。辱华是一顶很大的帽子,会殃及到很多相关的人。作为网络成员的一分子,希望我们都能谨言慎行。而作为中国的留学生,希望有更多有志的学子在将来学成之时,无论身处中国还是美国,都能为中华、世界、人类、乃至地球的生灵出一份绵薄而坚韧的力量。作为国内的各大媒体和组织、政府和个人,希望大家都能从各个方面贡献自己的正义。

补充:她也许只是过于单纯、或者只是思考欠周。但,当你代表一个族裔、国家、性别、群体在公众场合发表公开言论的时候,你就要做好最全的思想准备、最高的意识觉悟、和最坏的打算可能。因为自己要对无法收回的每句话负责任。演讲的人无法控制听者的思想,同样也无能操控听者的解读。

作为一篇毕业演讲稿来说,她可以把着重点放在大学期间的收获和对未来的展望等主题,比如,自己在马大的收获/马大对自己的影响、对马大的感恩和留学生涯的回顾、作为中国来的留学生在美国所学到的与众不同、自己对未来的展望、对所有毕业生的美好祝愿。她自己的故事可以独特,但也要能引起共鸣。

————————————————————————————————————————

【博主第一次认真的发泄】又是一夜之间,关于马大中国留学生的那几个热搜主题板块都被迅速撤销了,而各大首发或转发那个录像的新闻报刊官媒都把视频删除了。这次的消失比一夜之间那个视频成为热搜的费时更短。关于那个视频,我的观点总结下来就是:1. 对于那个演讲、演讲稿、演讲者、和演讲的背景等,缺乏太多可以核实考证的全面背景资料。2. 如果仅仅从姑娘毕业演讲的内容来评价,我认为她有说她真实故事、真诚情感、真挚观点(假设都是真实不造作的)的自由,但是她本可以做得更好。如果她对她的演讲措辞或叙事角度进行修缮的话,那个本能竖立良好中国留学生形象和促进中美关系和谐发展的演讲反而会受到国内主流媒体和群众的大致褒扬、支持、甚至推崇。

我不是一个容易动怒的人,但、凡戳到我痛点的我都会反击、不惜两败俱伤。我想我时而的血气方刚还是说明我的修为不够沉敛。自从发布了关于马大女生的那条长微博后,有2个人的多条留言让我第一次逐条反驳了。我不介意争锋相对。如果你说得有道理、有条理、有真理,我是会大方服气的人、我绝不是那种会碍于脸面而不敢承认错误的人。如果是我不对,我一定会光明正大地道歉,我不会介意周遭的目光和自己的颜面、我反而会欣赏你感激你让我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但首先你要能够真正意义上地说服我。以往那些在我微博里出言不逊的人,我从言辞间可以看出她们对偶像的偏宠和单纯,有一些评论虽然用词激烈但是我自认也从中学到了看待问题的新视角、不算没有收获,比如她们认为的如何才是真正尊重且支持偶像的方式。

以下列举A和B给我的留言和我的回复。

(一)、与A的对话

A:你是评论吗?从你的评论文可以看出你很虚伪。

我:1. 我在一开始就写了如果意见有异同,欢迎理性深入的探讨。所谓理性就是“在审慎思考后以推理方式推导出合理的结论”,而深入我是指有自己明确的论点、详细的论据和逻辑的推理过程。2. 虚伪的意思是虚假做作、表里不一,反义词是真诚。我博里所写的都是我内心真实所想。请问你要如何看到我内心所想?如果看不到,你要如何证明我的虚伪?再者,请问哪里虚伪?你从文中哪里看出你认为的我的虚伪?3. 如果你认定我是虚伪的,那么为什么你要关注一个虚伪的人?你有这方面的嗜好?4. 我本可以不回复或简短回复,但是我颇好奇,所以与你探讨,请勿见怪我的口吻。你有言论和关注的自由,我也有评论和反驳的自由。也许我的口气听来生硬了些,但内心诚实无意冒犯。我希望这一片私人的天地清静平和,所以我之前也申明过如果你和博主或博内其他人的看法异同、如果你不满博主或博内其他人发表的任何观点,请先不要生气和愤慨,请尊重和理性地对待。

[ 我平生,最讨厌的人性之一就是虚伪。一旦我感应到亲近人的虚伪,我基本都是立马冷处理。所以当此人A说我是我最讨厌的那类人时,我有点出离地生气。如果他说“我感觉你很虚伪 ...”,我不会生气因为那只是他的猜测和想象。但是他说“可以看出 ...” 就已经类同于一种确凿的推断和判定了。说得严重点,我可以告他恶意中伤的诽谤罪(Defamation)。]

A:对学校感恩就一定要丑化自己的家乡吗?这么明显还值得争辨吗?

我没有回复,我已经无语了。。。如果他一条条有条理地回我,我倒要刮目相看了。以往都是些意气用事的,还挺单纯,也就不计较了。如果来个旗鼓相当,好好辩论一番倒也爽快。现在只想翻白眼。

我本来想回复的是:1. 丑化一般是指恶劣并刻意地抹黑事实真相。你没有经历过她当时经历过的,没有见她所见、想她所想,你不是她肚子里的蛔虫,请问你要如何证明你说的丑化?她不过是根据她在中美亲身的对比经历,讲述了她的视角罢了,虽然措辞和内容上有些欠缺成熟深入的考虑。2. 你的这句回复和我之前回复你的有关联吗?你的这句回复和你看出我虚伪是怎样的一个逻辑关系和推理过程?请具体说明。

(二)、A给博内其他人的留言。

A:昆明空气很差吗?言论不自由吗?那她想说什么?怎样才算自由?

如果是我,我会这么回:1. 如何证明她是昆明的?2. 你去过并常住过昆明吗?3. 你和她的身体体质一样吗?即便那里空气不差,每个人的抵抗力、过敏源、体质等都不一样。她说她的故事和观点,一般会思考的人也许会因为她的这句话产生联想,但不会武端轻易地就以偏概全看待中国。4. 环境问题在国内是何种现状,大家心知肚明。如果真是好的没话说没有瑕疵,那任凭别人再说什么听者也只会云淡风轻、不起波澜;清者自清。5. 每个人对言论自由的定义和范围、措辞和解读都不一样。同理,每个人对自由的释义也是不同的。她向往的自由是不用戴口罩,随时随地地呼吸空气,并且在学术上没有禁忌地探讨和发表言论。6. 她向往的两种自由正好在马大找到了,并不是说中国没有,只是当时的她没有深刻地体会感受到。但是她自身(包括体质和思想等)、还有中国美国都无时无刻不在变化着。她年少时未能在国内体验到的自由并不代表如今或将来没有。如果现在依然没有,那说明中国的各方面都需要加倍努力地去修缮。

————————————————————————————————————

(三)、B的留言。

B给我的感觉,他至少不是站在批判女生那一方的,说话还是有分寸的、留言也适度,虽然我也挺想辩驳他的,于是就只回了一句之句。

B:童言无忌,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我:那取决于你对“童”的定义。现如今,说出的话已是覆水难收。

B:真正的爱国,是用实际行动,解决国内存在的现实问题。而不是去控制没有社会实践经验的孩子们说话。待到某一天,中国的孩子们都不敢说话了,中国还有可能继续中国吗?

我本来想回复的:每个人都有言论的自由。她有演讲和抒发的自由,我们有评论和反驳的自由。她有表达她观点和经历和情感的自由,我们有思考、质疑、和评判她观点、经历、和情感的自由。她也许只是过于单纯、或者只是思考欠周。但,当你代表一个族裔、国家、性别、群体在公众场合发表公开言论的时候,你就要做好最全的思想准备、最高的意识觉悟、和最坏的打算可能。因为自己要对无法收回的每句话负责任。演讲的人无法控制听者的思想,同样也无能操控听者的解读。她虽然没有实践经验,但已经是个成年的孩子,所以必须要有对自己一言一行负责任的觉悟。同样,所有在网络上发言的人也要对自己的手下打字和出口成章负责任。中国的孩子完全可以说话出声,但是不是百无禁忌地随便出声。任何恶意的诋毁、辱骂、谩骂、诽谤、中伤、扭曲和篡改事实的言行要制止、教育、严防。而任何纵容、默许、鼓励以上言行的更要警惕。

(四)、原本关于学校的立场我不清楚,后来看中文报道说马大申明学校是支持言论自由的地方,云云。有大量的网友认为学校偏袒女生。我个人的看法,一般学校是不会对演讲稿有任何干涉和过问的,最多给一些提纲性的指导。我也当过Valedictorian,也有过全英文的演讲,只不过是小规模的,没什么名气,当时应该也没什么人录像。记得当时就自己写了一篇,问了问爸爸,主要就讲了自己学业上的挣扎、感谢老师和学校的教导、对未来的展望等。学校的确应该是鼓励、保护、促进多方理性、深入、真实、全面意见和言论的地方(请注意我的定语)。一般来说,学校对于言论的立场应该持中立,只要言论不是恶意篡改或扭曲事实、造成对他人精神或经济等形式上的伤害,比如人格侮辱、诋毁、诽谤等,学校不应该偏袒任何一方公开立场的言论。

我给她的建议:作为一篇毕业演讲稿来说,她可以把着重点放在大学期间的收获和对未来的展望等主题,比如,自己在马大的收获/马大对自己的影响、对马大的感恩和留学生涯的回顾、作为中国来的留学生在美国所学到的与众不同、自己对未来的展望、对所有毕业生的美好祝愿。她自己的故事可以独特,但也要能引起听众积极的共鸣。

总结下来,因为很多信息只有她本人清楚了解,所以我们能发表的观点也有限。仅从演讲稿的内容来看,如果是我,我会用另一种方式去说。因为你要考虑到底下的美国乃至全球的听众。有些听众会以偏概全、有些听众本身就对中国有偏见、有些听众根本没有兴趣、有些听众从未去过中国或深入感受这个国家复杂的种种 ... 所以很难保证自己的演讲不会在某些听众的耳里产生歧义。而她虽然只有大学毕业,但毕竟已经是一个成年人,说出的话,即便真诚,也已是覆水难收、造成的效应更是难以预估。因为这是一个在公开场合面对公众进行的演讲,所以她的用词、措辞、角度、内容等要更为谨慎一些。

而凡是牵扯到国家层面上的任何议题,一边倒是常态。但是我看不惯的是对她个人和父母的人格辱骂与诽谤、和任何根据她微博上发表的内容上升到对她人格、品行、父母等的猜测、污辱、谩骂等语言暴力和人身攻击。在你对一个人未彻底了解的情况下,如何下清明的决断?只是根据她的毕业演讲吗?这说明了她真实、全部的所有吗?

另一方面,如果她谈到的有关环境、人权、教育等现象,如果一切无可挑剔得好,底下的听众就不会跳起来,也不会争着去证明和反驳。事实胜于雄辩,清者自清。因为确实还有理亏的地方、确实还有缺憾的不完美,所以我们才生气,说到底不是对任何anti-的言论,归根还是对我们自身。

我很反感对什么都不了解,就妄下结论的人,尤其是对他人人格的直接判定,比如那个A(见上一篇微博)。虽然每个人都有言论的自由,但任何和事实不符的公开言论都可以构成诽谤的嫌疑!!!

————————————————————————————————————

偶然看到这篇有关『言论自由』的文章,拿来和大家理性地分享(注意,不是推荐,只是分享。因为只是分享,所以文中的观点你赞同、反对、无感,都没所谓,也完全不强求)。文中的有些观点我赞同,但我本人从未读过林达的书。这里单纯分享这篇文章也并不是要推荐林达、或他的书、或这个微信公众号。对于文中相关的美国法律和历史,我也没有做过深入详尽的考核,但略有耳闻。如果不喜欢读烧脑文字的,就不用点开了。

言论自由,和宗教信仰自由、婚恋教育迁移等自由,都属于大多数文明国家的宪法中最基本的人权之一。这种自由在欧美国家中更是被视作一种神圣人权,一种生来便具有的、不因种族等外在条件所限制和制约的,不可剥夺的终生权利。

私认为,任何一种自由都不是绝对的、也并非至高的。当这种自由威胁到了个人、群体、组织、社会、国家、国际等的至高权益时,总会有相关的律法规章去限制、推翻、甚至剥夺这份自由。而不同的土壤和背景所孕育出的自由也是有区别的。比如,当一个国家的大多数民众都拥有清明的思考模式、严密的推理过程、确凿的例证证据、严谨的遣词用语;当人们能够怀着尊重的心态,理智、冷静、深刻地去思考各类异同的观点;当人们能不随波逐流、人云亦云,也不跟风拍马、鼓吹躁动;当人们不再被轻易地鼓惑、纵容、和煽动,或蹭热度地进行各种语言暴力和人身攻击时,这样的自由或许才会越来越靠近真理的方向。

自由,或任何能带来巨大情绪渲染的主义和精神,有时都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或道具,被有意识或无意识地驱动、散播、传递、或植根。而无论是三维和二维世界的我们,在这个俗尘里的我们,都会不可避免地被这份巨大的情绪所感染,也许会急躁、会不安、会愤怒、会悲哀、会厌恶、会冲动、或更本无所谓 ... 但无论是哪种正面或负面的情绪和观点,我只衷心地希望,希望所有在网络上发言的人都能、也都会对自己的手下打字和出口成章负责任。因为很有可能,仅仅因为你的一个措辞、一句话语,就在冥冥之中会对某一方造成你无法预估的波澜和留痕。任何恶意的诋毁、辱骂、谩骂、诽谤、中伤、扭曲和篡改事实的言行要制止、教育、严防。而任何纵容、默许、鼓励、或刺激以上言行的行为更要警惕、和敦促修正。

文中我认为有趣的观点:

“美国人心中的言论自由,与真理不真理根本不沾边。美国的权利法案第一修正案的关键就是:言论自由与真理完全无关。”

“它(美国的权利法案)的特点就是规定了政府不得立法剥夺这种自由。也就是说,政府不能借口紧急状态、战争状态或其他任何非常状态,去剥夺或限制人民的宗教,言论及出版自由。

他们认为,这些自由是基本人权,即,这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天赋权利。如言论自由,只要是一个人,就有表达自己思想的权利,这跟发表言论的这个人是好人还是恶棍没有关系,这和表达出来的东西是真理还是谬误也毫不相干。

哪怕他的思想是彻头彻尾的谬误,哪怕假设有一种方法,可以鉴定出他的思想不论在过去,现在和将来都绝对是谬误,他作为一个人,还是有权利说出他的想法来。说出来,是合法的。

一般情况是,最积极地呼吁言论自由的,都是在某一阶段处于少数、不利地位的政党、团体和个人。他们总是相信,尽管自己当时处于劣势,声音微弱,但是真理在手,必须呐喊。尤其当他们的言论受到压制的时候。

他们之中也许有一些人真心相信,如果他们有朝一日成为多数,他们会非常自然地推崇言论自由。他们在争取自己权益的时候,在宣扬自己的主义的时候,自由常常就是他们宣称的目标和大旗。”

“在美国,“言论自由”和“追求真理”之间的界限,是划得非常清楚的。在这里,这是两件完全不相干的事情。言论自由只有一个目的,保证每个人能够说出他自己的声音,保证这个世界永远有不同的声音。而绝不是希望到了某一天,人们只发出一种声音,哪怕公认为这是“真理的声音”。”

“对于一个社会来说,它所得到的收获不仅仅是自由,还有一个意外的收获,就是,美国几乎没有什么地下的秘密政党,因为不再有这个必要。

“政党们”发现自己都可以堂而皇之地站在大街上,宣传自己哪怕是要求大家起来“暴力革命”的主张,这样,也就没有了某个“地下政党”和美国联邦政府作“地下斗争”的所有惊险故事。所有与这种故事有关的血腥气也就都不存在了。

当然,美国联邦政府也因此省了很多力气,它乐得摆出一副“无为而治”的样子。大大小小的政党们也就全凭自己的“本事”了。民众是任凭你去“呼唤”的,就看你“唤”得起“唤”不起了。

权利法案在两百多年来的实践中,它简洁的条文必须面对复杂而且活生生的现实生活,它纸面上的立法必须逐步打破甚至已经存在了几百年的习惯势力(如种族偏见),去真正确立人的尊严。”

“所以,看到了美国的自由之后,我们常常说,自由实在不是什么罗曼蒂克的东西,这只不过是一个选择,是一个民族在明白了自由的全部含义,清醒地知道必须付出多少代价,测试过自己的承受能力之后,作出的一个选择。自由和代价是两个分不开的话题。”

所以,请让我们珍惜并谨慎地使用这份言论的自由吧。请让我们怀着尊重的心态去认真倾听、尝试理解、尊重包容其他与我们不同的观点、立场、和视角吧。请不要让低俗的争论污染了这份自由的不易。请不要因为这是一份无限制的自由而肆意地滥用和践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关于 微博热搜视频主题《美国的空气是香甜的》一些感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niwx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