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由心生。
最近这部热播的网剧我看了几集,也知道了大体剧情走向,知道了璎珞即令妃,延禧攻略就是她作为宫女咸鱼翻生把歌唱的励志故事。
这不是空穴来风,从璎珞初登场到最后升为贵妃,屡次化险为夷,并非侥幸,而是心志使然。
目标明确,方法得当,步步为营,稳扎稳打,有勇有谋,分寸得当。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诛之。
因而最后璎珞胜出,在后宫的残酷厮杀中完胜,既报了家仇也赢得了圣心,虽然举步维艰但义无反顾。
纵然有些意料之外突发状况,无心插柳,但也是顺势而为,不负自己,无愧苍天。
因而璎珞是坦然的,内心纯净的。从她的脸上看到的是淡定,是从容。
她的气度、她的胆识、她的谋略、她的心胸非比常人,蝇头小利、一己之私都入不了她的法眼,只因其志存高远。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她深谙此道,也晓得复仇之路异常艰辛,所以必须坚定信念、披荆斩棘,方能突出重围。
无所畏惧,泰然处之,从她的脸观照到她的心,此为相由心生。
“相”佛学上讲是我们平日生活中所见到的诸事物指表象,即物象,世间万物的表现形式。
相由心生,就是指一个人看到的事物,或者对事物的理解、解释、观感,皆由他的内心决定。
《无常经》有云:“世事无相,相由心生”。正如禅宗六祖慧能的名言: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相由心生,狭义的看就是人的仪容外表总是受心灵思想因素的影响,即人的性情想法必然通过外在的仪表展现出来。
有什么样的心境就有什么样的面相,一个人的个性、心思和作为,可以通过面部特征表现出来。
如果一个人面容舒缓,平静自然,那么他一定是没有烦扰,心如止水。反之,如果一个人眉头紧锁,愁云密布,想必是一定有什么不顺心意的事情发生或惦念。
我们看一看佛像的面容,就一目了然。仪态安详,面带微笑,气定神安,可以推想至高无上的佛祖们必定内心澄澈,方能佛法无边,普度众生。
坐落在洛阳龙门的卢舍那大佛,千百年来岿然屹立,笑看人世苍茫。作为历史的过客们无一不臣服于大佛那优雅的姿态,万千的气象当中无法自拔。
静静的驻足、虔诚的膜拜都是基于佛祖的圣恩与庇佑。只有佛心的宽广无边,才会呈现如此宁静的面容,笑靥如花。
温克尔曼对古希腊艺术曾做过这样的评价:“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若挪用在此处也不为过,佛祖内心因其高贵而单纯,面容因其单纯而静穆,由此播撒无量佛光,成就万事伟业。
一天坐地铁,无意中看到对面一位女士,年龄估计三四十岁,不知为何,紧皱双眉,眼睛直瞪,面容凶煞。看上一眼,极不舒服,如果对视一下甚是恐怖。
什么缘由不得而知,但愁苦并非解决办法,面对现实、积极乐观才会改变气场,调整运势,方能否极泰来。
我有一个同学总爱如黛玉一般频频蹙眉,想必是时值中考,内心压力过大,整天愁容满面吧。
精神紧张也不利于身心健康,非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适得其反。果不其然,她中考失利,身体抱恙,没有如愿上重点高中。
读研究生时,记得一次在图书馆里,同学坐在我对面,突然抬头见我眉头紧锁,吓了一跳,说:“怎么了,啥事愁成这样?”
倒是忘记了当时想什么,可能是由于读书写论文找工作等等问题多多,不堪重负,才呈现那般面貌。
夜晚对镜自顾,顿觉好丑。遂迅速调整心态,迎接挑战。
相由心生,但如内心强大、深沉,也可将真实心境掩盖其中,是谓城府。
《红楼梦》里的薛宝钗,与人为善,性情敦厚,却是城府极深之人,也是源于她在贾府的地位。
本是外戚,家道中落,失怙无依,所以言行谨慎,爱恨情愁不喜形于色。最终深得贾府上下喜欢,而以金玉良缘拆散木石前盟。
而秉性耿直的林黛玉则我行我素,嬉笑怒骂尽写脸上,却是真性情的外露,没有半点隐藏与掺假,也因此获得了宝玉的独怜。
但真情总被雨打风吹去,假作真时真亦假,最终落得一把辛酸泪。
纵然宝钗隐藏的再深,也逃不过黛玉的慧眼,即使说辞再圆满,也无法遮盖眼神的漏洞,真正的相由心生,无处逃遁。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这是我们先天的容颜,但中年之后就是可以改变的,因为相由心生。
林肯说过,一个人可以不漂亮,但是在40岁之后,他就必须对自己的相貌负责了。
相貌不但意味着一种先天的起点,也是一种后天的修炼,长期来看,是一个人灵魂的微缩景区,也是一个人全部经历的注脚。
经过岁月沉淀,一个人脸上呈现出来的正直或是龌龊,善良或是奸诈,真诚或是虚伪,快乐或是凄苦,大都可以让人窥见他的内心。
一个功于心计的人,和一个思想单纯的人,他们的面容绝对不一样。
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
叔本华说:“人的外表是表现内心的图画,相貌表达并揭示了人的整个性格特征。”
一个人的喜怒哀乐、假恶美丑、邪淫奸猾,所有的品性一丝不苟的全部记录在脸上,不容许半点遗漏与虚假。即使隐藏一时也难埋葬一世。
所以做人当真诚简单、无愧于心,顺性而为,才能遇事不乱,临危不惧。良好的心态就是致胜的法宝,面对困难,积极应对,方能迎刃而解。
此刻必如佛祖一般笑容依旧。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