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是痛苦围绕一粒沙而形成的庙宇。
诗并不是表达某种见解,它是从带血的伤口或微笑的唇间涌出的一首歌。
何为诗人,诗人是灵魂的旅者,是对人的情感有着极其敏锐的洞察力。难道这敏感是天生的吗?当然不是。这种敏感源自于诗人内心的求索,源自诗人自我的反思。而反思的条件是什么?是生活的不如意,去看看我们所知道的诗人,不论古代现代,大多生活潦倒。生活的不如意意味着内心的痛苦。
诗人敏感但不脆弱,恰恰相反,诗人从另一方面讲是勇敢的,勇敢的面对自己的痛苦,虽然在现实世界中仍然不能改变,但在他们的精神层面,却表现出了人类对美好世界的最高诉求。他们不妥协,坚信自己所相信的,但同时也会成长,这也就是我们诗普遍有理想主义,英雄主义,现实主义等等分类。
痛苦即是诗人灵感的最终来源,这种痛苦是超越时间性的,是诗人经历过的痛苦,生活的痛苦给了诗人敏感,这就是痛苦的礼物,直面痛苦本身,是把双刃剑,在痛苦中不甘,勇者愤怒,抽刀向更强者,自古生物具有趋利避害的本能,正是因为诗人的勇敢,所以诗人们内心沉浸其中但不迷失,仍然向上,所以,他们独特的思想由此而来,这种思想是唯心的,也是唯物的,例如,货币本身并不存在,是人类创造的,可以看见的。情感是看不见的,但是他确实是存在的。因此,用一个词来形容,智慧。智慧有精神的,有物质的,诗人有前者,也有从前者到后者的。
有些人只能算是掌握了文字的人,他们有些作品只是词藻华丽,不能算是诗。
当华美的枝叶褪去,生命的脉络才清晰可见。奏出优美乐声的笛子,难道不是经刻刀镂空的树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