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为这本书我看过,所以当Mareen给我推荐这本书的时候,我大言不惭地说看过了。后面还是在多抓鱼上买了一本,才发现里面的很多文章都是微信爆文,所以感觉的读过不过是一小部分而已。
这本书是一本我决定时不时拿出来翻看的书,虽然有的时候感觉笔者真的好啰嗦,但是也能理解他的良苦用心。他总是将一个问题或现象掰开了揉碎了讲,让人很容易明白。比如那篇《打造人脉不如打造自己》,从小孩子分享玩具入手解释人脉的问题,清楚明了,当时在收集读到时,感触很深,也确实解答了我关于人脉的迷惑。
这本书的读书笔记真不好写。手中涵盖的内容太多太多,关于心智,关于成功,关于耐心,关于运气,关于自卑等等,每一个方面都值得人认真思考。在这里,我试着从“取势,优道,明术”三个方面来融合一个全书吧。
第一 取势
开篇就提到“人生最大的幸运就是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正确的事保证了效能,就是取势。正确的方法保证了效率,是“优道和明术”。
“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短短11个字,为什么大部分人都做不到呢(包括我自己)?
原因很简单:”如何判断什么是正确的事?如何坚信选择的事就真的是正确的事?什么是正确的方法?别人的正确的方法真的正确吗?看到这么多问题,是不是就知道不简单了。没有良好的心智怎么可能做出准确的判断呢?
取势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时代的势,一个是自己的势。这两者都不容易,前者需要往远往外看,后者需要向内探索,了解自己的起点,了解自己的渴望或终点,才能有目标,有目标才能有路径。
如果没有渴望,那就先把手头上的事做好:学生就把学习搞好,员工就把岗位职责做好。不要说不喜欢,没兴趣,责任从来跟兴趣没关系。而且书中也说了,如果一件事你做的比别人都好,基本上没可能不喜欢。因为你得到的正面反馈会让你进入一个很好的良性循环。
有了目标以后,凡是能帮你达成目标的就是正确的事,有趣要做,无趣也要做。反之,再有趣也不要做。
![](https://img.haomeiwen.com/i3014797/914bcbee38baa372.png)
确定目标以后,不知道是不是很多人像我一样,走着走着就在想:这真的是我想要的吗?这真的是我的目标吗?针对这个问题,我觉得提前写下最初为何定下这个目标并时时回顾会有所帮助。所谓“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其次就是要心智成熟的抵抗“不劳而获”的天性,明白“耐心”才有收获,与时间携手做朋友。
目标确定了,正确的事明确了,也可以对抗时时冒出来的怀疑了,接下来就是“正确的做事”部分了。
第二 优道和明术
优道是去发现成功或者说达成目标的规律。
明术是用发现的好的办法去做事。
以我目前的功力不太能分辨这两者,只好放一起吧。
第一步:要摒弃自卑。自卑很普遍,心理学家阿德勒甚至认为人人都是自卑的,超越自卑是每个人的追求。我看过很多关于自卑成因的书,这本书的阐述途径,个人认为,非常有趣。
每个人除了“真实自我”外,都有一个“理想自我”,还有一个“感觉自我”。
理想情况下,是三者相等;现实情况往往复杂很多。
先说感觉自我与真实自我两者的关系:
感觉自我>真实自我=自负
感觉自我≈真实自我=自信
感觉自我<真实自我=自卑
那什么导致了感觉自我与真实自我之间的差距呢?
理想自我在起作用。
当理想自我很高时,感觉自我就会减低。举个例子,如果我的理性自我是高圆圆那样的美女,那么就算有人夸我是美女,我只会觉得人家是在恭维我,并非真心;我的感觉自我就会比真实自我要差一些。
![](https://img.haomeiwen.com/i3014797/c982835f6e8394fb.png)
通过上图,我明白了自己为何始终自卑,除了童年经历外,另一个原因其实自持过高;也终于明白了“人贵有自知之明”的好处。我想所谓的自知之明就是让这三者越来越接近,从而避免各种现实中的扭曲。
第二步:要警惕成功者的经验。原因:1)成功者会忽略或者不能透露自己成功过程中做过的“坏事”;2)成功者有他成功的时势,timing很重要,时机过去了就过去了,不见得能复制;3)成功者是守城的,大部分不会真的给别人传授攻城方法。4)为了让自己的形象更伟大,成功者会夸大自己的低起点和努力。既然成功者的经验不靠谱,那么我们是否就不看成功者的传记或者访谈了吗?答案是否定的。个人认为看这类书更多的事汲取信念的力量,看他们遇到过的挫折及其应对方式;还有就是普遍性的特质,例如:爱读书、积极主动等。辩证的汲取成功者经验后,外加专项的培训(如项目管理),结合个人的特性,形成自己做事的方法。
第三步:开拓心智。首先,平静接受并正确认识自己的天性是改变天性的第一步。人天性是懒惰的,回避困难的,喜欢不劳而获的。明白生而为人的天性和弱点,接受它,不要动不动就痛恨自己,责备自己。让自己一点点改变。其次,通过获取知识开拓心智。
获取知识的途径:
1、体验—来自我们的五官感受: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只能局限于自己)
2、试错—试错往往需要勇气。鲁迅先生曾说: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令人敬佩的,不是勇士谁敢去吃它呢?第一个吃过螃蟹的人肯定也吃过蜘蛛,因为两者外形极为相似;只是他觉得螃蟹味道可口而蜘蛛的味道不可口。(受限于自己的阅历)
3、观察—延伸了我们可以体验的范围,让我们可以从他人的经历中获得经验或教训,进而增加自身的知识。(受限于自己的阅历)
4、阅读—文字的出现,是人类与其他动物区分开来;文字的出现,使得人类的经验积累不再仅仅依赖基因遗传。(语言应该可以传播知识呀。)
5、思考—正确的思考才是获得真正意义上的知识的主要手段。
第四步,要把时间这个抽象概念具体化(算算自己现在的时薪是个不错的办法),然后用笔和纸记录自己时间都花在哪里;使用列表清楚自己每天的任务。
第五步:把目标具体化。不论是用vision board,还是计算背一个单词能赚多少钱,让脑海里呈现美好的一面。总之,一定要让目标变成美好的,让实现目标的过程变成幸福的。否则大脑遗忘痛苦的倾向会让你在痛苦过程中学到的一切迅速忘得干干净净。
第六步:有耐心,坚持,坚持,再坚持。所谓耐心,就是甘于把时间投入到简单、枯燥但是最终会意义非凡的重复当中去。所谓的耐心,本质上就是时间的投入。
曾经的我非常焦急浮躁,学画画,学英语都不能坚持,几乎可以说是书中的反面教材;现在懂得了不紧不慢,从容不迫。该是我的,它就在那里,总有一天会相遇。开始的起点应该就是接纳平凡的自己,不要苛求自己优秀。
一生的浪漫始于爱自己。--王尔德
我的浪漫已经开始,你的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