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心得读书
苏醒的生命―读《醒石》有感

苏醒的生命―读《醒石》有感

作者: 青洛小世界 | 来源:发表于2017-01-18 21:44 被阅读39次
    苏醒的生命―读《醒石》有感

    一、故事梗概

    《醒石》的主人公“她”,是一个生命垂危的病人,有着放弃人生的悬崖心情。她的日子是昏睡朦胧,是黯淡无光,是度日如年,是悬崖峭壁。在经过激烈的心情挣扎后,因为一个小男孩的语言,她的心情渐渐归至平静,开始学会地坦然地对待生命的波澜,最后安然离去。故事的时间安排是从将夜未夜到午夜十二点再到天开始亮了。用时间上从黄昏到清晨来体现人物的迷糊到清醒,对应文章题目《醒石》。

    二、故事线索

    这篇文章主要有四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写她从黄昏醒来的沉重心情与连日生病的疲倦感。通过少女时代饱满多汁的侧面特写与现实倦容的对比表现病后憔悴的面庞,通过书柜上的藤曼与灰尘体现她的懒散,通过餐桌的凌乱与对药片的无奈排斥表达她的毫无生气,通过客厅几张落了期的报纸体现她的百无聊赖。

    第二部分过渡段。又一次看镜中的自己,枯瘦,苍老,呆滞……她开始对现实的自己恐惧,捂脸痛哭。哭累了,卸掉镜子,歪倒在藤椅上。接着描写藤椅上的感受,非常细腻的描写,她渐渐在梦里平静了下来。

    梦醒后再次烦躁,抓狂。她撕了日历又用胶水黏回去,矛盾与反反复复痛苦的心情被作者刻画地淋漓尽致。

    第三部分:情绪转变的历程。在月朗星稀的凉夜里拣一块路边石坐下,从她的视觉,听觉,动作,情绪变化慢慢引出对她的心境起重要作用的小男孩的琴声。小男孩把她拿着的石头上的那副髑髅线条看作是一个小朋友。通过与小男孩的对话领悟到“原来她把世界看反了。百年视水与三岁观河,谁的视野深阔?她即惭愧且喜悦,有一种前嫌尽释、又被纳入怀里的感动”。被小男孩感动后,她先前低沉的情绪最终发生转变。

    第四部分,生命由灰暗到苏醒。回到屋里,整理好凌乱的家具,整个人安静了,懂得了让“自己无忧无虑地远行”,最后,“有一天,世界来不及叫她”,她安然离去。

    三、文章触感

    整篇文章笔调是肃穆的,触感细腻、柔软,体现生命的式微与命运的不可选择性,同时也饱含着自我内心的解放,对生命终将离去的坦然。

    四、美句摘录

    这篇文章侧重通过视觉与思维转换带动故事情节,不知可否算作意识流散文故事。整个叙事过程语言非常的细腻且富有创造力,摘录部分美句如下:

    1.时间的倦蹄来了,驮着旷夜的问卷,掷给不能眠的人。

    2.长春藤漫爬,曼叶的影子投在白墙上,像四五个人纷纷要跳下悬崖―总也跳不下去,反惹了浮烟游尘,这大概就是做人的艰难。茶几上倒趴着一本圣经,已被灰尘精装起来,上帝给人们讲了一则则的故事,每一则都于事无补。

    3.远远地看每日每日的薄纸很规则地放着,看不懂事的药粒常常乘着风从这日滚到那日去,看纸角也扇呀扇呀也凑热闹不去抓它们,风一走,诸物静息,看人事已尽。

    4.今天的报纸像一条卷心饼,霉在桌上,她在屋子里来来回回地蹭,就是不去翻,故意凌迟它。

    5.一轮山月白皎皎地升起,山鸟惊醒,飞出洞外,扑翅,扑翅,扑翅,为夜起了一个高音,藤的蕾感动地开出一朵薄红色的花,长夜立刻破晓。

    6.路很弯曲,像人的一生,路旁的小凤凰吐着一树的火舌,蝉的早课是肃穆的,她停住,感觉自己将走入夏日的框,如一张人物照,永远成为天地心情的一部分。

    ……

    五、掩卷沉思

    虽然故事是一个个例,但个人觉得她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与延展性。每个人都有心情暗淡的时候,都有疲惫不堪的时候,都有神思倦怠的时候,都有想要放弃的时候。

    不管是因为什么,我们都要去克服这些不良情绪,勇敢地迈向未知的未来。生命远行的过程中需要放开一些扼住你咽喉的绳索,然后无畏、坦然地前行。就像文章结尾处说,“时间的健蹄驮着她,开始了生命的过程里令人难以阔步的梦游,她把这个世界的重量都托付给那一颗小小的黑石及那个孩童。自己却无忧无虑地远行着。”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苏醒的生命―读《醒石》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npbb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