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不管在哪个微信群。
群里聊来聊去都逃不开爱情,工作,柴米油盐,
还有年轻一代的焦虑与迷茫。
我觉得挺好的。
说一个人的认知有四种状态:
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以为自己什么都知道,自以为是的认知状态。
知道自己不知道 ——有敬畏之心,开始空怀心态,准备丰富自己的认知。
知道自己知道 ——抓住了事情的规律,提升了自己的认知。
不知道自己知道 ——永远空怀心态,认知的最高境界。
在青春年少之时,我们走在了人生认知的第二阶段,何其值得高兴。
总比碌碌无为不自知的状态要强,不是吗?
挣扎与痛苦是破茧成蝶的前兆啊。

其实,谁年轻年少时不迷茫。
重要的是,面对现实,承担责任,提升核心价值,不放弃也别幻想。
明天不一定会更好,但今天也没勇气去死。
这是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
全球大环境下,未来资本市场可能不会有太大起色,
但也有很多新兴资本出现,机会还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在大局面前,要知道自己渺小,
渺小到就算天塌下来还有个高的顶着呢,
渺小到好或不好,对我们的影响都不大。
如果在工作就提高自己核心价值,
如果创业就脚踏实地不要恐慌。
发现机会,伺机而动。
最重要的还是面对现实,承担责任。
所有的焦虑和不自由都来自于逃逸,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
就像这期《奇葩说》里谈到的"咸鱼"。
现代人很多都想着不劳而获。
在这个焦虑不安的社会,
很多人想着如何可以轻而易举地获得更多”睡后收入”。
我想这是人的本能。
而“混”这个字,只是看着容易,实则过程中的痛苦更加受折磨。
不自洽的人就会焦虑徘徊迷茫痛苦。
想诚然面对现实,首先要对自己言而有信。
自律这个词不能仅仅理解为激励,而是要先治愈自己。
无法治愈自己,渐渐地逃避,自我安慰,推卸责任,无法投入,感动自我式地努力,过程会焦虑,而结果无非对自己更失望,觉得自己配不上自己。
真正平庸的一生也没必要自责,人生的精彩又哪里来的标准。
斯派克说过两种普通人存在的心理疾病:神经官能和人格失调。
两种最简单的方法。
第一,自我洗脑。自律不是伪命题,也不是想做与不想做的问题。想不想做恰恰是伪命题,而自律不是。学着自我洗脑,做减法,把对当下不重要的事全部扔出自己的脑子。同时放下所有信息来源,能不接受就不接受。甚至不要看书,不要看电视,不要看新闻,各大媒体视频APP。减到当下最重要的三件事,通过冥想,每天放空,只想这三件事。
第二,所有当下的困难,问题,或者未来可能发生的问题,尝试去解决,做决定。工作不喜欢,要么让自己喜欢,要么权衡利弊立刻辞职。喜欢就去做,而后面对现实。不止工作,还有感情。多年前喜欢的女孩,只要没结婚就去追,立刻马上表白,有没有用还是看执行力,追不上就努力,努力后就放下。很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可以这样,让自己动起来迈出第一步。
以上来自于一位心灵导师的在线治愈之言,希望可以与君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