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写的时候用不了多少时间。到了写的时候抓耳挠腮,时间当然不够。平时一句话记录意象,三天一次,写得时候就很快。
我坐下十分钟没法找到感觉,就撤。一个月20天坐到桌前。即便写十天,一天五百字,一个月也是5000字,很好啦,快乐又不疲劳。因为都是走心,质量不会低。如此进行。一生发表一篇到市级文学杂志,打败百分之80的作家;一年发表一篇到文学杂志,打败百分之九十九的作家;一生发表一篇到省级文学杂志,打败百分之九十九;发表一次到十大名刊,你就是前500名(因为名刊的大部分位置被那少数作家占据,你懂的,大约五十人吧)。
全国作家50万人,文学爱好者百万有的,而杂志一年一共只有200个,20000篇不到的作品(有的双月刊季刊),一目了然。
百分之八十的作家从未上过文学杂志(不要说内刊,那是自留地),啥原因呢?俗套啊不走心啊。那么他们怎么进作协的呢?投报纸。我听说有的报纸中了几千篇。报纸毕竟有两千多家,一份报纸一年五十多期周末版面200多篇文。
不是还有出书吗?百分之九十九点九的作家自费出书,只有塔尖的一流作家是幸运儿。今年自费出书的费用是四五万元,这么多钱出没谱的书,何不用来买书呢?足够买一千本名著。读过这么多书的有几人?别人做不到的,你做到了,你就是赢家。
不提高质量,随大流瞎写,非常辛苦,何必呢?为一些虚名奔忙,既不赚钱又伤身体。
海德格尔说得好,混迹于常人之中,让我们安心,等出了问题,常人却不见了。当抱怨写作的收获 了了,有没有算过账呢?在方向上是否早早就处于没有前途的那块舒适区?
当我们忙着学套路的时候,套路已经死死套住了自己,没有机会看到阳光。不要怪阳光照不到自己,阳光只是找不到背阴的地方。
似是而非的观点,不要懒于思考,别人怎么说都信,坑一个接一个。举例
放有人问你红楼梦说了什么,你要骄傲地说——我不知道。这不是显得自己没水平,那么多人再说红楼梦读了多少遍,天天在分析人物情节线索谜题,我说不知道,心里很内疚啊。
试问谁最知道红楼梦说了什么?答:红学家
再问他写了什么文学作品?答:木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