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和大家分先的书是《学习之道》,这本书可谓是学习方法中的佳作之一,强烈推荐大家自己买来看看。我会从4个方面来和大家拆解这本书。
一、思维模式
思维模式分为两种:发散模式和专注模式,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思考状态和更加放松的休息状态,分别称为“专注模式”、和发散模式。在日常生活中,大脑会频繁在两种思维模式间切换,但尽管在意识清醒的状态下,我们也无法同时处于两种思维模式之中,但对当前并不太关注的事情,发散模式可以悄悄在后台处理,有时候的灵机一现,那就是发散思维现身了。
专注模式是把精神集中于已在脑中形成紧密联系的事务上,启用专注模式,常常是因为已掌握的基础概念对于我们既熟悉又轻松,专注模式容易遵从曾经练习或经历过的老路子。
如何应用呢?
在你遇到困难的时候,先梳理思路,利用专注思维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或者框架),当你实在想不出解决问题的时候,你就去做其他的事情,或者运动一下,小睡10分钟,在休息的过程中可以让你的思维更加灵活,好点子就会源源不断的跳出来。
二、构建知识组块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如洪水般涌来,我们的大脑被各种碎片化的信息占据,看见干货文章就收藏,就转发,阅读完以后有种强烈的收获感,但是,一年过去了,你似乎并没有什么进步,你看了那么多书,几个月过去了,你还记得你阅读的书中讲了什么吗?
如果你不幸的中枪了,我送你一副“灵丹妙药 ”,保证药到病除。这副药就是:构建自己的知识组块。那么如何构建自己的知识组块呢?
1、把注意力集中在所需要组块的信息上。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先仔细学习这个新知识(读书、听课等)
2、理解+提炼。在学习完以后,你要尝试用自己的话复述出你阅读的书籍,在复述以后,用更加间简洁的语言把书中的内容概括出来!这点非常重要!因为只有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才能加深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同时能够加深自己的记忆。
这个方式可以应用到什么情况呢?
(1)记忆类的考试,先通读,之后把书合上,回忆书中的内容,然后用自己的语言说出书中的内容,然后再用更加精简的语言来说出来。
(2)工作开会时,老板给你分配了任务 ,你可以先在心里说一遍领导的要求,再用自己的话简短的说出来,和领导确认一下自己的理解是否是正确的
当我们学习一种新解法,为了学会这种技巧,总是倾向于不断练习,在完全理解后,仍然持续不断学习,称之为过度学习。过度学习也会思维定式,同样类型的题目做多了,就变成暂时的思维惯性了。研究显示,一旦理解了基本概念,在学习期内继续练习巩固,并不会强化长期记忆中的神经联结。一旦巩固后,就要开始穿插练习不同类型的题目。穿插学习,是指将解题策略不同的题目混在一起练习,比如考试。我们可以把重点题型写在卡片上,不时的翻出来看看,加深印象~
题海战术会导致能力错觉。学生看起来效率很高,但研究显示,他们忘得也快,之所以热衷这些长期来看反而低效的学习策略,是因为我们喜欢采用那些学得更轻松更快的策略。穿插学习相比较难,但它却能让长期记忆和理解更好。我们需要让大脑知道:仅知道使用怎样的特定解题技巧还不够,还得知道何时何地去使用才行。
三、拖延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拖延的往往是自己害怕的事情,之后就一拖再拖,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期末考试前,明明知道马上就要考试了,还是会拖延,为什么?因为自己要给自己考不好找借口:我考得不好是因为我没有复习,我要是复习了,肯定是成绩超级优秀的,这样会减轻自己内心的压力(我要是真的竭尽全力还没考好,该怎么办?)。如果你也有这样的心态,不要过于自责,因为不止是你,某个世界级的网球运动员也遇到过这样的事情,在一次非常重要的比赛中,她被一名网球小将连连击败,在后来的比赛中,她选择了没有拼尽全力,担心自己拼尽全力也不能打败对方。她在事后接受采访的事后也承认了这一点,所以说,你有这样的想法不要苛责自己,坦然接受它,然后想办法解决拖延的问题。
应对拖延的技巧
1、转移焦点。锻炼正面思维,将焦点关注在收获和积极方面,运用正面思维会增加个人优势。
2、不要总是等到万事俱备,而要即可开始行动,并做好计划隔绝干扰。“完美主义”是一个常见的拖延的借口“我还没准备好,准备好了才能做······”你想跑步,就换身衣服,出去跑就好。你要时刻记住:完成比完美重要。
3、最困难的事情要先做。我们平时会习惯于先做最简单的事情,最困难的事情最后做。这样的结果就是最简单的时间花了最长的时间,当你想做最重要的事情的时候,你发现你没有时间了,只好草草了事。没有把任务完成好不说,还让自己陷于深深地愧疚感中。
4、做好准备工作。在固定的地点工作是一个很好的方式,这样你到了那个位置,你很容易进入状态,把准备工作做好以后就没有借口去做其他的事情。
5、冥想。学会对干扰想法视而不见。冥想是很多顶尖级专家会做的事情,原因很简单,练习冥想能使他们变得更加专注,不被外界的繁杂信息困扰。
6、分解工作量才能细嚼慢咽:专注而简短地工作。
学会拆解自己的任务,把大任务拆解成小任务,这样就可以各个突破,集中精力把小任务完成好。
四、记忆
在记忆方面,我们可以采取4种方式
1、类比
若不仅想记住概念,还想深入理解概念,运用比喻或类比是极好的方法,而且类比越形象,效果越好。类比重要的原因是抓住了核心观点,并加以直观形象的理解。
2、间隔重复
集中注意力能把一些东西送入工作记忆,但要想把它从工作记忆转移到长期记忆,有两个前提:它是便于记忆的;需要多次重复。否则自然生理代谢会将还不明显的联结一扫而光。
3、体育锻炼。关于人和动物的实验发现,规律锻炼可以让记忆和学习能力得到实质性的提升。体育锻炼不仅能提高我们的身体素质、使自己的思维变得活跃,还能让自己的记忆能力和学习能力得到实质性的提升,何乐而不为呢?
4、肌肉记忆。正规研究尚处空白,但教育专家发现,学习新知识,如果有思考地把它在纸上写几遍,这些知识经常会很神奇地在脑袋中鲜活起来。但千万不要过度,头几次可能有意义,再往后就是机械动作了。记忆和运动一样,要循序渐进,任何事情都是过犹不及的,别贪快,慢慢俩, 一个一个实践,不要追求所谓的“一步到位”,一步一步的来,一个习惯一个习惯的培养,这样比较会比较好呢~
在记忆方面,我们还可以使用二八原则,看完一遍书籍以后,回忆4遍,这样会让你的记忆更加牢固~
终于把这本书中的重点写了出来,但是上面的方法只是在“道”的层面,如果你想真正的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重点还是在于实践。
希望大家都能学有所成~一定要行动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