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衡》是一部有点难看的书,因为它是一部不是故事但又很厚实,又是翻译过的书。
但作为一名读者,还是有必要看看的。因为作为一个平凡的人,应该是很少有机会看到类似的中文书的。我是一个平凡的人,在我极其有限的认识里,汉语世界里是没有这样的书的。而富有实证和探索精神的西方话语体系里,这类书是真的有。
举一个例子,关于如何过好人生的每一分每一秒,众所周知,《论语·学而》里有一句名言:每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但这句话的信息量掰着指头数一数,是很有限的。作为一个个体,每天要反思自己,反思内容如下:替人办事是不是够忠诚?和朋友交往是不是够诚信?是不是复习了新知识?但一个大千世界中渺小如草芥的真的可以如此简单而纯粹吗?更何况我们现在所处的人类世界已经距离圣人孔子的时代又向前滚动了两千年,单单就"为人谋而不忠乎?"这句话来说,就已经很不合适了。作为一个打工白领蓝领者来说,如果还想着为老板"尽忠",显然是脑子"锈"掉了。很显然,更为正确和可行的做法是在工作时间内认真负责,下班时间留给家人和自己。
那么该怎么度过人生的每分每秒呢?显然这个完全个性化绝不可能大一统一刀切的问题是没有一个固定答案的。但是《权衡》这本书还是告诉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方法的。
以其第十一章为例,建议大家在与人交流过程中,要保持对话和探究的精神。如何让这种精神落到实处呢?这一章中提供了许多细小而微的建议。
首先,它探讨了要保持对话和探究的精神,可能遇到的障碍有哪些?
1.主要障碍是我们观点的固化。
这可能是来自对政治、社会或者哲学立场的不愿妥协的、未加质疑的承诺。我们称之为意识形态的固化。然而,理性的坚持应该包括认识到我们是可错的,我们的立场或者其组成部分可以被推翻。因此,我们应保持开放,考虑与我们自己的意见相反的立场,认真地思考那些反对我们观点的证据和论证。
2.忽视其他观点
他可能只是不愿意付出必要的时间和精力去寻求其他的观点,或者不理解探索其他可能性的重要性。
3.想要自己是正确的。
有些时候,无视其他的立场是由于人们就是不希望听到任何与其自身观点相冲突的观点。他也对其他的观点以及持有那些观点的人抱有敌意。
4.想要确定性
拒绝听从他人的观点在某种程度上可能是缘于想要确定性,这似乎是人类共有的特点。
5.跟我们的信念相等同
6.防卫性
将我们自身跟我们的信念相等同,可能导致另外一个对于探究的精神的障碍——防卫性。当我们将自己的信念看作是我们人格的一部分,当我们从持有正确的信念中得到一种自我满足感时,我们会觉得批评我们的信念好像是一种人身攻击。
约翰·杜威,强调了探究在获取知识中的核心地位。他描述了探究的精神可能遇到的障碍:最没有什么阻碍和麻烦的途径是接受已经刻下的精神印记。放弃旧的信念而采取替代信念,需要很麻烦的工作。承认我们曾经持有过的一个信念是错的,我们的自负常常会将其视为一个虚弱的标志。我们过于让自己跟自己的信念相等同,使这些信念简直变成了一个个宝贝,我们奋起捍卫它们,从而拒绝察看或者倾听不同意见。
7·群体思维
在一个群体情境中,对于其他观点缺乏开放性的态度,可能是受到群体其他成员的影响。
8.先入之见或者偏见
探究的精神可能遇到的另一个障碍是先入之见或者偏见。大多数时候,我们开始一个探究,是带着我们关于一个问题的既有观点和可能影响我们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知识和经历的。如果我们没有意识到他们的存在,而不知不觉地让它们影响了我们对于问题的评价,就可能造成一些错误。当这些观点或者经历导致我们忽视了其他的观点,歪曲了我们的判断时,它们就变成了偏见。
在《少年维特之烦恼》第一章中,歌德也表达了相同的看法:"误解和成见,往往会在世界上铸成比诡诈与恶意更多的过错"。
9.谬误的推理
探究的精神也受到使用谬误推理的阻碍。谬误推理是指那些逻辑效力薄弱却具有相当大说服力的论证。使用修辞手段不正当的说服,而不是使用逻辑理性地说服人们,就违反了对于理性地承诺。
10.急于回应
对于探究的精神的违背通常发生在辩论的高潮。我们似乎有一种常见的倾向,即在有压力的情绪下做出情绪化的,几乎是自动的反应,而不花点时间仔细地考虑问题,掂量自己的回应。
书中啰啰嗦嗦地讲了个体中常见的十个与保持对话和探究精神相违背的错误思维方式,有些似乎可以组成为一点,但作者就是这样事无巨细,不厌其烦,或者说十分敬业,试图想穷尽所有的千变万化的不当思维。也正是因为其足够细致,也让我们从中看到了我们错误思维及其外在表现的影子。
其次这本书的神奇之处在于,它不仅罗列了各类错误思维方式的外在表征,而且还用具体的方法告诉你如何去克服排除或者避免这种错误思维方式。这是不是感觉瞬间碾压了《论语·学而》中的名言——那只能依靠个体灵气才能捕捉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神而又神,玄而又玄的玩意呢?
当然,作者在讲述如何排除对话探究中遇到障碍时,仍旧是啰嗦的。
1.了解你的既有观点或者偏见
一个策略是,让我们明确地意识到自己关于一个问题的既有观点,以及我们可能具有的任何偏见。当开始一个探究的时候,我们可以做笔记,记下我们一开始的观点以及为什么持有这样的观点,还有我们可能用来评价这个问题的任何既定视角或者世界观。
2.监控你的探究和对话过程
接下来的策略是,监控你的探究和对话过程,检查是否存在固化、偏见或者其他阻碍开放和公平地探究的问题。
另外一个有用的策略是,花点时间考虑我们的回应。问问自己:我的回应是有分寸且适当的吗?我是否受到这个群体观点的不适当的影响?
我们应当消除防卫性,理解批评不应该被个人化,批判性的交流是形成一个更好观点的方法。如果我们成功培养出一种因为明白真理而非自己正确而得到自我满足的感觉,那么,愿意接受其他论证、愿意承认错误等就将变成我们自我认同的一部分。问一问自己:"我是把自己视为一个通情达理的人,还是将自己跟某一特定的观点相等同?"这可能有助于提醒我们保持探究的精神。
我们也必须仔细地监控我们的论证,避免使用谬误的推理。弄清楚常见的谬误,比如诉诸人身、诉诸流行性或者仓促地下结论,并且努力避免犯这些谬误,这将有助于将探究保持在原初的理性轨道上,从而信守对于理性的承诺,而这正是探究的精神的特质。
其中尤为重要的是,要避免稻草人的谬误。这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谬误,它错误地刻画对立的观点,从而使其变得易于批评。这种错误刻画可能是不经意的,也可能是有意的。在任何一种情形中,这都是极端成问题的,因为它使得讨论偏离了主题,经常使得对立的观点听起来显得荒谬。一个避免稻草人谬误的策略是,在批评之前,仔细而善意地理解对方的论证。
3.评价你自己的观点
对我们自己的观点仔细地,以批评性的眼光进行评价,将有助于在探究中保持开放性。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重要的是意识到我们观点中存在的弱点。而且,在辩论中公开地承认弱点,反映出一种想要寻求最佳观点的态度。
另外一个重要且有用的策略是,着意寻求批评、反驳和替代性的论证。回避对自身观点的批评以及对于替代性观点的考虑,是封闭的一个标志。
探究涉及在那些相互竞争的观点之间做出比较性的判断。因此,我们需要找出这些观点是什么。如果做不到这一点,我们就会有意识形态固化的危险。
第三,双方保持探究精神最常用最简单的形式自然是进行一个对话。
尽管探究可以采取很多的形式,比如一些书面的形式,不过,它们经常是在人们实际的口头交流中发生的。
并非所有的对话都是探究型的对话。探究型对话比较特别,因为它的目标是通过集体的理性讨论得出一个有充分理由支持的判断。出于这个目标,探究型对话需要符合一定的要求:(1)参与者应该相互尊重(2)每个牵涉其中的人都有可能参与(3)所有牵涉其中的人都承诺使用富有成效的方式进行对话。
在实践中,我们还需要注意对话情形中所包含的人际交流的特定细节。这一点是尤其重要的,因为在关于争议话题的面对面的热烈辩论中,偏狭、人身攻击、产生被伤害的感觉以及对话破裂的可能性总是存在的。这本书又不厌其烦地罗列了对话双方在对话过程中可能犯的错误推理,用以回应谬误。
当有人使用了谬误推理时,我们需要考虑如何回应。
1诉诸人身
回应诉诸人身的谬误的关键是,不要因为针对个人的讥讽而变得愤怒,或者为争辩这一批评是否正确而分散注意力。相反,应指出这种个人化的评论与评价当前的问题是不相关的。
2.稻草人
在回应稻草人谬误的时候,你不应该回应那个对你的论证的错误描述,相反,你应该指出它的不精确性。
3.错误的因果断言(以时间先后为因果)
更好的回应是质疑有没有证据来表明这个因果关联。
4.流行性
对诉诸流行性的谬误可以这样来反驳,即不要讨论是否每个人都确实这样想或者那样想,而是指出,某个观点的流行通常并不能成为接受它的依据。
5.类比不当
一个有问题的类比可以这样来反驳,表明用来比较的事项在某个方面并不可比较。或者提供一个可替代的,进行归谬的类比。
6.有问题的前提
要求为其断言提供证据。
7.不相关的理由
对不相关理由和内容直接点明,回归到讨论主题上来。
8.逸闻证据和仓促的结论
对此回应是,指出我们不能仅仅基于一个事件就做出这样的概括,而是要求更多的证据。
《权衡》笔记
保持对话和探究,可能遇到的障碍有好多。
1.保持开放性所面临的一个主要的障碍,是我们观点的固化。这可能是来自对政治、社会或者哲学立场的不愿妥协的、未加质疑的承诺。我们称之为意识形态的固化。然而,理性的坚持应该包括认识到我们是可错的,我们的立场或者其组成部分可以被推翻。因此,我们应保持开放,考虑与我们自己的意见相反的立场,认真地思考那些反对我们观点的证据和论证。
2.忽视其他观点
他可能只是不愿意付出必要的时间和精力去寻求其他的观点,或者不理解探索其他可能性的重要性。
3.想要自己是正确的。
有些时候,无视其他的立场是由于人们就是不希望听到任何与其自身观点相冲突的观点。他也对其他的观点以及持有那些观点的人抱有敌意。
4.想要确定性
拒绝听从他人的观点在某种程度上可能是缘于想要确定性,这似乎是人类共有的特点。
5.跟我们的信念相等同
我们可能觉得,我们的信念构成了我们人格的一个本质性的部分。因此,我们不愿意放弃它们。
6.防卫性
将我们自身跟我们的信念相等同,可能导致另外一个对于探究的精神的障碍——防卫性。当我们将自己的信念看作是我们人格的一部分,当我们从持有正确的信念中得到一种自我满足感时,我们会觉得批评我们的信念好像是一种人身攻击。
(约翰·杜威,强调了探究在获取知识中的核心地位。他描述了探究的精神可能遇到的障碍:最没有什么阻碍和麻烦的途径是接受已经刻下的精神印记。放弃旧的信念而采取替代信念,需要很麻烦的工作。承认我们曾经持有过的一个信念是错的,我们的自负常常会将其视为一个虚弱的标志。我们过于让自己跟自己的信念相等同,使这些信念简直变成了一个个宝贝,我们奋起捍卫它们,从而拒绝察看或者倾听不同意见。)
7·群体思维
在一个群体情境中,对于其他观点缺乏开放性的态度,可能是受到群体其他成员的影响。
8.先入之见或者偏见
探究的精神可能遇到的另一个障碍是先入之见或者偏见。大多数时候,我们开始一个探究,是带着我们关于一个问题的既有观点和可能影响我们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知识和经历的。如果我们没有意识到他们的存在,而不知不觉地让它们影响了我们对于问题的评价,就可能造成一些错误。当这些观点或者经历导致我们忽视了其他的观点,歪曲了我们的判断时,它们就变成了偏见。
9.谬误的推理
探究的精神也受到使用谬误推理的阻碍。谬误推理是指那些逻辑效力薄弱却具有相当大说服力的论证。
结语:从第十一章可以看出来,这本书尽管很啰嗦,但是明显比《论语·学而》更加言之有物,更加具有可操作性。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这种保持探究的有效对话只存在于愿意讲理的双方之间,正如"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所言,双方若有一个不愿讲理的个体,这样的谈话理想就只能是一厢情愿而已。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家庭尤其是家中只有一个孩子的家庭,亲子关系并不十分融洽。比如孩子回家,父母就只有一句话,"你怎么还不开始学习?"这样父母就自行掐断了父母与孩子对话沟通的可能性。又如,孩子想申请使用电脑查找资料,讲了一大堆不打游戏的承诺,甚至是行之有效的监督措施,但是父母却完全没有倾听,只是抱着固有的偏见,仍沿袭旧有做法,断网关电源,那么就明显不能进行富有探究精神的对话了。
如果孩子和父母双方,若能稍稍懂得自身的局限以及将探究的对话进行下去的技巧,那么这本书还是可以看看的,也许沟通就更加融洽了呢?每个人不都是乐见如此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