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人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
这篇鲁迅的文章曾在初中学过,并且还背诵过其中广为人知的一些段落,其中包括上文这段。现在回想,还是自己当时太过年幼,未能真得深刻体会到文章的深意,这其中夹杂着对当局者的愤怒,对无辜年轻生命的死去,对于那些是非者的鄙夷,更是对于现实的无奈和无能为力。不过,在那天真无邪的年纪,对于社会,人心,人性,是无法有什么切实的体会。如今看来,年纪稍大之后去看这篇文章可能更为合适。
事出有因。想起这句话,是因为近来看到了不少令人心惊肉跳,不忍直视的新闻。其中,上至成人,下至幼儿。小到个体,大到一片。诚实而言,事件的细节我无从知晓,但大体的情况应该是真实的。
因此,我近来常常在想,这个时代,当所有的科技让一切变得快捷方便的同时,是不是也让人开始失去停下来审视自己的意识?一切消息都来得迅猛,每天打开手机,就会看到各种事情在各地发生,光明和美好就如同冬日温暖的阳光,置身在阳光下,由里而外都是饱足的幸福感。但有阳光的地方必然也有黑暗面,信息发达,了解世界只在指尖,与此同时,我们是不是失去了一种选择接受信息的自由?
只要美好的事物而对那些残酷的真相避而不见,是否真的可以成全一个人的乌托邦?——或许是可以做到的。但是,在我看来,一个心智成熟的人,拥有基本的是非观,道德感和责任感,就应该敢于直面那些血淋淋的现实,即便没有超人的能力,无法改变世界的运行规则,但是至少在正义的杆秤上增加自己微不足道的一点力,而不是作为旁观者或是流言是非者,这对于整个社会及国家便极其有意义的。
一个国家的青年若是对于整个社会无动于衷,何其悲哀!即便不能为弱者伸张,至少不要充当罪恶的遮蔽伞;即便不能为弱者发声,至少不要充当是非造谣者;即便直面的是残酷和不公,至少敢于站出来。
人生之中到处都是躲不开的恐惧,看得见的,看不见的。谁也无法预测和保证怎样的事情发生,谁也不能知道人心若是黑暗可以到达哪种程度。就我目前看到的,已是不忍猝读,全身颤栗。我相信大多数人和我一样,看着这些无法想象的真相,内心其实是恐惧和慌乱的,因为这或许只是冰山一角。但我始终相信,人性的善良总是比黑暗多,光明也一定会比黑暗长久,因为这是生而为人的希望,是整个社会不断进步的希望,是人类长河不息的希望。
所以,每个人,请内心一定要怀有美好的希望,然后努力活下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