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黛玉译“黑色的玉”尽失美韵,外国人不解红楼梦语言之妙美 | 徐景

黛玉译“黑色的玉”尽失美韵,外国人不解红楼梦语言之妙美 | 徐景

作者: 徐景洲 | 来源:发表于2023-10-12 19:17 被阅读0次

红楼梦虽然绝对是世界顶级名著,但不通汉语的外国人,是绝然享受不到这部用最美汉语书写的经典小说之独美的。我们来看红楼梦最好的英文译本如何译人名:袭人译为袭击男人,哪还有花香袭人的美?黛玉译为黑色的玉,哪还有粉黛的韵致?鸳鸯译为忠诚的鹅,简直是糟蹋忠贞不二的爱情象征,可怜宝玉雅号怡红公子成了绿公子,看着不像妖怪才怪。中国的好小说难翻译,而古诗就更是不可译!中国文学之美尽有语言文字艺术,所以看小说,三流读者看故事,一流读者欣赏语言,其实这也是判断作品价值的终极标准。又想到十几个诺贝尔文学奖评委,只有一人懂点汉语,他们所评出的汉语言文学的获奖作品的权威性,无疑都要大打折扣。鲁迅这样顶级的作家评不上诺贝尔文学奖也就很正常了,因为他们根本就欣赏不了汉语的高级美。

回过头来,再来说说黛玉译名为“黑色的玉”为何尽失美质神韵?

表面上看,从单字字义上看,黛玉看似最容易翻译,因为词意就是“黑色的玉”,所以英译本想当然顾名思义而译其名,天经地义。但真用“黑色的玉”来称呼黛玉,就实在不雅且难听,好像她长得黑。

黛玉之美,或译不得“黑色的玉”,是因为“黛”字太美太有传统审美文化神韵了,它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粉黛”一词,“粉黛”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典型的美女佳人的代称,而玉又是美好品质、才情容颜的象征。从这一点出发看“黛玉”二字,就有了美女如玉与玉美人之美称雅韵,而这才是黛玉给人的最深刻最鲜明的永恒的审美意象。

博大精深的汉字美韵,外文翻译只能束手无策,取不伦不类、有伤大雅的直译硬译下策。所以我们不妨得出一个结论:越好的文学越越翻译不好。

相关文章

  • 不过玩笑

    黛玉,青黑色的玉,人若如玉,必是人间罕物。 ——题记 《红楼》夺目,皆美,有情,...

  • 《红楼梦》观后感

    好久没看《红楼梦》,上次看都是好多年前了,很喜欢87版本的《红楼梦》,人美,景也美。但当时沉浸于黛玉的伤春悲秋,她...

  • 金城诗词第四期

    序韵 摘录贾忠谦论文《韵史探源》部分小节 1.韵可韵,非常韵。韵为诗词之美,韵为赋曲之妙。作诗必有韵,无韵不...

  • 韵史探源

    论文/韵史探源 作者.贾忠谦 1.韵可韵,非常韵。韵为诗词之美,韵为赋曲之妙。作诗必有韵,无韵不成诗。诗经楚辞,唐...

  • 琴雪说红楼之爱至深伤至痛的 林黛玉

    黛玉形象 捧心西子病态美 在通篇《红楼梦》中,作者对林黛玉的外在美描写并未花费太多笔墨。然而就是那着墨不多的描写却...

  • 情天情海幻情深擅风情秉月貌之秦可卿

    秦可卿,《红楼梦》中最美德女子,小名兼美,兼有宝钗和黛玉之美貌, 黛玉仙女下凡尘,宝钗艳压群芳,而秦可卿,兼有黛玉...

  • 《红楼梦》林黛玉吃的“人参养荣丸”,这不是药,这是命!

    《红楼梦》总有美人千千万,却都美得不同。世人都晓得林黛玉美若仙子,林黛玉却以一种病态美贯穿始终,直至泪矢人亡。林黛...

  • 绘本讲师训练营【50期】13/21阅读原创《夜晚的月光》

    50006-曾晓博 《夜晚的月光》 ﹝美﹞桑德拉·菲德尔 著 ﹝美﹞艾梅·西克罗 绘 徐同江 译 ...

  • 有情文字无韵诗

    【话题导入】 诗歌的妙处,在于寥寥数笔,把场景、意境、道理、哲思,描写得生动深刻。语言之美,语言之妙,语言之效率都...

  • 景像

    水中之景,有静态之美,映照着现实的模样。 空中之景,有动态之妙,显示着百态的模样。 水中是虚物,现实是实物。 水中...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黛玉译“黑色的玉”尽失美韵,外国人不解红楼梦语言之妙美 | 徐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ojob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