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国有很多历史上响当当的人物。齐桓公,姜子牙,管仲,鲍叔牙,晏婴……《封神榜》里不遗笔墨神话的姜子牙文韬武略,为周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周武王封给姜子牙的齐就是今天山东大部分地区,这里人才辈出,也让齐国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管仲为相帮着齐桓公成为了春秋五霸之一,可惜他的最后一位君主田建被秦国逼迫在松柏之间,屈辱饿死,齐也从此退出了历史舞台。《齐风》共有十一篇。
《猗嗟》中描写了一个高大健硕,气宇轩昂的英武少年。他在马上骑射的样子不仅姿态优美,而且每发必中。这得益于平时的勤奋练习。少年不仅才貌出众,还能歌善舞,最重要的是很有修养,懂得礼仪,这样的人才正是建功立业的绝佳人选。写这首诗的正是少年的舅父。在战国时期只有贵族子弟才能当军人,他们平时修文习武,随时都能执干戈以卫社稷。
收到贵族从军,大家很熟悉的,就是三国时期的魏国,老谋深算的曹操和智抵诸葛的司马懿。在诗经中也有《魏风》,当然跟三国的这个魏没有什么关系。周武王得天下之后,他的一个弟弟得到了胃的封地,大致的位置在今天山西芮城县北。后来古魏国被晋献公所灭。晋献公手下的毕万在征讨中立了大功,晋献公就把魏地封给了他,毕万也改姓了魏。新的魏国慢慢强大起来,最后跟韩赵一起瓜分了晋国。
《魏风》七篇,最著名的就是《硕鼠》。“硕鼠硕鼠,无食我黍!”这首诗不仅深入人心,尖头尖脑,不劳而获的硕鼠形象也成为了剥削者的象征。当时流传这样的诗歌说明社会矛盾已经在激化。中国历史上有两位皇帝画家。一是宋徽宗,另一位是明宣宗。宋徽宗治国理政不行,明宣宗倒是位少有的明君,可惜英年早逝。他常常画瓜鼠图送给太监,大臣,就是暗示他们不要像硕鼠那样欺压百姓。
《唐风》虽然指的并不是我们的大唐盛世中的那个唐,不过当初李渊建立大唐帝国的时候选用唐作国名还是有原因的。他起事兴邦的地方就是古唐国的遗址,在今天的山西境内。在上古的传说中,尧帝被称为陶唐氏,以唐为国号。尧是人人尊称的圣人,他的后裔也得到了照顾,被封为唐侯。周武王灭商以后,唐侯作乱,后来被周成王所灭。周成王把原来的唐地封给了他的弟弟唐叔虞,就是今天山西的汾水,浍水流域。虽然得到的封地不大,但是被治理得欣欣向荣,据说上天感动,这里的稻子一根能结出几个穗,是吉瑞之象。不过唐国的名号没有维持多久,他的儿子燮父继位之后改国名为晋。
《有杕之杜》表达了难觅知心人难觅的失落。孤独可能是人们无法漠视的情感。因为深知自己的处境,更明白求之不得实在是在正常不过的境遇。怀才不遇,经常是诗人想表达的主题和情绪,也许古来圣贤都是寂寞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