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原来诗经可以这样读(六)

原来诗经可以这样读(六)

作者: 花间星事 | 来源:发表于2022-03-21 23:58 被阅读0次

齐国有很多历史上响当当的人物。齐桓公,姜子牙,管仲,鲍叔牙,晏婴……《封神榜》里不遗笔墨神话的姜子牙文韬武略,为周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周武王封给姜子牙的齐就是今天山东大部分地区,这里人才辈出,也让齐国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管仲为相帮着齐桓公成为了春秋五霸之一,可惜他的最后一位君主田建被秦国逼迫在松柏之间,屈辱饿死,齐也从此退出了历史舞台。《齐风》共有十一篇。

《猗嗟》中描写了一个高大健硕,气宇轩昂的英武少年。他在马上骑射的样子不仅姿态优美,而且每发必中。这得益于平时的勤奋练习。少年不仅才貌出众,还能歌善舞,最重要的是很有修养,懂得礼仪,这样的人才正是建功立业的绝佳人选。写这首诗的正是少年的舅父。在战国时期只有贵族子弟才能当军人,他们平时修文习武,随时都能执干戈以卫社稷。

收到贵族从军,大家很熟悉的,就是三国时期的魏国,老谋深算的曹操和智抵诸葛的司马懿。在诗经中也有《魏风》,当然跟三国的这个魏没有什么关系。周武王得天下之后,他的一个弟弟得到了胃的封地,大致的位置在今天山西芮城县北。后来古魏国被晋献公所灭。晋献公手下的毕万在征讨中立了大功,晋献公就把魏地封给了他,毕万也改姓了魏。新的魏国慢慢强大起来,最后跟韩赵一起瓜分了晋国。

《魏风》七篇,最著名的就是《硕鼠》。“硕鼠硕鼠,无食我黍!”这首诗不仅深入人心,尖头尖脑,不劳而获的硕鼠形象也成为了剥削者的象征。当时流传这样的诗歌说明社会矛盾已经在激化。中国历史上有两位皇帝画家。一是宋徽宗,另一位是明宣宗。宋徽宗治国理政不行,明宣宗倒是位少有的明君,可惜英年早逝。他常常画瓜鼠图送给太监,大臣,就是暗示他们不要像硕鼠那样欺压百姓。

《唐风》虽然指的并不是我们的大唐盛世中的那个唐,不过当初李渊建立大唐帝国的时候选用唐作国名还是有原因的。他起事兴邦的地方就是古唐国的遗址,在今天的山西境内。在上古的传说中,尧帝被称为陶唐氏,以唐为国号。尧是人人尊称的圣人,他的后裔也得到了照顾,被封为唐侯。周武王灭商以后,唐侯作乱,后来被周成王所灭。周成王把原来的唐地封给了他的弟弟唐叔虞,就是今天山西的汾水,浍水流域。虽然得到的封地不大,但是被治理得欣欣向荣,据说上天感动,这里的稻子一根能结出几个穗,是吉瑞之象。不过唐国的名号没有维持多久,他的儿子燮父继位之后改国名为晋。

《有杕之杜》表达了难觅知心人难觅的失落。孤独可能是人们无法漠视的情感。因为深知自己的处境,更明白求之不得实在是在正常不过的境遇。怀才不遇,经常是诗人想表达的主题和情绪,也许古来圣贤都是寂寞的。

相关文章

  • 原来诗经可以这样读(六)

    齐国有很多历史上响当当的人物。齐桓公,姜子牙,管仲,鲍叔牙,晏婴……《封神榜》里不遗笔墨神话的姜子牙文韬武略,为周...

  • 原来诗经可以这样读(一)

    最近生活节奏又被迫慢了下来。正好有时间读一些平时不太会读的书。买这本《原来诗经可以这样读》已经十七年了。当初就翻了...

  • 原来诗经可以这样读(二)

    《周南》里的《桃夭》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诗作。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茂盛的桃林盛景和待嫁女儿对未来生活的无限憧憬。桃...

  • 原来诗经可以这样读(十一)

    《蓼莪》是《谷风之什》里一首感慨亲恩难报的诗。莪是一种草,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记载“莪抱根丛生,俗谓之抱娘蒿。”古...

  • 原来诗经可以这样读(十)

    除了赞扬兄弟情,在《鹿鸣之什》的《伐木》篇中还有一篇提醒人们珍惜血浓于水的亲情。诗中为我们描绘了人们在森林中砍伐大...

  • 原来诗经可以这样读(三)

    《邶风》里的“邶”在历史上没有很长时间,周武王讨伐商纣王,攻占商都朝歌,纣王焚楼而死,周武王比较宽容,没有杀他的儿...

  • 原来诗经可以这样读(八)

    桧地很小,它的统治者姓妘,是祝融的后裔。祝融是炎帝的后代,还是传说中管火的官,这两重身份都很特殊。在上古时代火是非...

  • 原来诗经可以这样读(七)

    在周王朝最不可小觑的就是秦。这个来自西北,祖上因为出了一位非常擅长养马的嬴非子,替周王朝养马有功,得到了周王封的秦...

  • 原来诗经可以这样读(九)

    豳这个地方我们很少听说,对周人来说却有着特别的意义。传说上古时候有一个叫姜嫄的女子,因为在野外看到巨人的脚印好奇去...

  • 原来诗经可以这样读(五)

    从殷周开始人们就把国君称为“王”,到了春秋之前,这还只是天子的专利。如果说《邶风》《鄘风》《卫风》都是诸侯之地的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原来诗经可以这样读(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ojxj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