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人认为作家需靠天赋写作,约翰.麦克菲告诉我们写作也是一门手艺,在写作的进程中,作家也会急的六神无主,几近掉泪。
约翰.麦克菲,美国非虚构作家。美国书评人协会终身成就奖、普利策奖得主。他在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写作课程四十余年。他在《写作这门手艺》中说,写作其实是开展一个项目,作家会在刚开始就跌进了洞里,然后只能想着怎么爬出来。
我们想象中的写作大师一定是被某种神秘的力量所赋予,凭借其敏锐的观察力,便能文思泉涌,文笔炼达,行云流水。约翰.麦克菲用其五十八年为《纽约客》撰稿的写作经验,来打破这一谬传。
写作的创造性在于选择。
约翰.麦克菲说,写作一开始要做的,是确定主题和收集材料,并以此为起点,进行结构的安排。
当今世界,主题选择或许更加简单,社交媒体每分钟都有各种新闻爆出,如果要选择写作的主题,俯拾即是。如何在海量的信息里选择某些人物、某些地方进行写作?为什么选这个,而不是选别的?
约翰.麦克菲认为主题的选择和作家自身的兴趣相关。他说,写作是一种选择,千万别基于市场调查写作,务必让写作的主题符合你自己的兴趣,以保证你在整个过程中,能顺利通过所有的停顿、开始、犹豫、以及其他类型的徘徊不决。他曾经把自己三十年间写过的文章列了一个表,跟自己在上大学前的兴趣篇目进行对比,竟然有百分之九十的重合率。
另一方面作家个人的成长经历也往往为其日后的创作搭建骨架。约翰.麦克菲的父亲是名医生,曾在佛蒙特州的恺威汀儿童营担任医生,儿童营会专门讲授独木舟旅行,教授生态学。在儿童营长大的约翰.麦克菲,自然而然成为了独木舟旅行的领队,二十年后,约翰.麦克菲撰写《与荒原同行》、《树皮独木舟的逃生》《进入该国》等文章,均与这段野外独木舟旅行的成长史相关。
写作大师也是辛勤的搬砖人。
如果把写作比作做饭,首先你得去一趟商店,买回各种原材料。确定要做中餐或西餐(主题)后,即是材料的搜集。约翰.麦克菲除了隐身不露在受访者身边,看着他们做事情,就是不停的做笔记,边做边了解,并且按照最终所需的十倍去搜集。
在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约翰.麦克菲要用打字机誊抄完全部笔记,然后把笔记打印出来,根据不同的内容裁成大小不同的纸条。随后把这些密密麻麻的小纸条摆上灶台,开始处理。他把打印好的笔记读一遍,再读一遍,根据文字内容进行结构分类,如果A结构内容里有三十个部分,那么裁剪完毕,就会有三十堆小纸条被分别装进三十个牛皮纸袋里。在写作的过程中,他会再依次倒出纸条堆,参照内容码字。
他认为这种方式排除了全部干扰,逼迫自己集中在某一天处理完任务标注的纸袋。尽管他后来用上了分类归档资料编辑软件,作为写作外展的手臂,但写作过程依然保持这个步骤。他说,只有把自己逼到死角,才能充分享受写作的自由。
至少要有第四稿。
约翰.麦克菲认为写作第一稿和其他三稿的写作时间比例是四比一,无论文章的长度。他形容第一稿就是陷坑与摇摆不定,虽然每天可能只花了两三个小时伏案写作,大脑却是二十四小时都在思考着文章,哪怕你在睡觉的时候。第二稿需要大声朗读一遍,第三稿是删除朗读过程中遇到的华丽词藻以及无意义的部分。第四稿的时候,他会用铅笔给单词和短语画方框,然后四处翻阅词典给画上的方框的词语寻找更加完美的贴切字眼。
法国著名作家居斯塔夫.福楼拜就曾在自己的花园里一连转悠好几天,为了在头脑里搜寻贴切字眼,福楼拜认为,要表达某样东西,只存在唯一贴切的词,不可能有第二个,措辞必须像手套适合手一样恰到好处。
继续写,坚持将会改变一切。
约翰.麦克菲还在书中诊断一个人能否成为一个作家。他认为,一个人如果缺乏信心,无法将一个单词码放在另一个单词后,写作的过程中常常被卡住,觉得自己天生不适合做这项工作,那么恭喜你,你一定是个作家。与之相反,一个人声称自己天生具有真知灼见,并且热爱写作,那么这可能只是他的一种错觉。每个作家在写作过程中都会遇到瓶颈,陷入沮丧、无力和绝望之中,当作家无路可走的时候,开始一番抽泣哭诉,抱怨自己遇到的问题,当他把问题一一陈列的时候,去掉那一番的抽泣哭诉,保留讲述的问题,便可继续写下去。
继续写,坚持将会改变一切。写作就是尽你所能,一直不停地写下去,你会忘记瓶颈、沮丧、无力和绝望,然后从一开始掉进去的洞里爬出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