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朱媛媛和辛柏青是影视圈的模范夫妻。他们结婚多年,恩爱如初。
然而,结婚初期,朱媛媛曾对辛柏青彻夜不归的游戏瘾大伤脑筋。
整夜的在网吧驻留,让朱媛媛和辛柏青开始为打游戏吵架,冷战、批评都没有起到效果。
聪明的朱媛媛使用非暴力沟通的方式,慢慢把辛柏青拉回到正常的生活状态。
辛拍青打游戏,偶而早上4:30回家,媛媛就会高兴的表杨,今天比昨天早半小时回家,真高兴,你每天提前半小时,我会感受到我在你心中的位置。你明天能4:00回来吗?
这样的交流,让辛柏青从网吧回家的时间越来越早,直到彻底不去网吧。
马歇尔·卢森堡在《非暴力沟通》中指出,非暴力沟通是一种沟通形式,它通过交流,依照自己的观察、感受和愿望,专注于彼此的需要和请求,有意识地使用语言,去聆听自己和他人内心深处的呼声。
交流顺畅的前提,需要掌握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观察、感受、需要、请求。
1、观察
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曾说:“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
观察听起来好像很容易,但多数人在观察中总会带上主观的评论。
比如:一个员工一周迟到4次。
“他这周迟到4次。”--观察
“他迟到次数太多了,总是早上9点以后到。”--评论
观察和评论是不是一目了然。
观察是在陈述客观事实,而评论会带上主观色彩。
因此,非暴力沟通中的观察,要求陈述客观发生的事情,不带主观判断和评论。
2、感受
感受是指体会、想法等。
比如,当你无法完成一项任务时。
“我没有按时完成工作,我很难过”--感受
“我没有按时完成工作,我觉得自己是个笨蛋”--想法
感受是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想法掺杂对比他人的看法。
非暴力沟通主张使用具体的语言表达感受。如兴奋、高兴、自信、难过、害怕、忧虑等词更能清楚地表达。
3、需要
需要是人对某种目标的渴求或欲望。
当一个人感到开心、快乐的时候,是因为内心的需要得到满足。而当你难过、生气的时候,是因为内心需要未得到满足。
如果我们不看重自己的需要,不把倾听自己内心的需求说出来,别人不可能及时知道。
所以,要学会了解自身的需要,并将它说出来。
4、请求
请求,指提出具体要求,希望得到满足。
当我们明确了自己的需要,就要提出来,告诉对方,我们希望他们做什么。
比如,你希望丈夫多陪伴。
“你下班早点回家,不要总出去。〞--命令
“我希望你抽更多时间陪我,我需要你”。--请求
请求更能确保对方准确地把握我们的意思。
运用非暴力沟通时,用心去提出请求,不要去命令。
朱媛媛和辛柏青的故事中,让我们看到了《非暴力沟通》中的四个要素的正确应用:观察、感受、需要、请求。
朱媛媛运用这种积极的交流方式,让辛柏青成功地戒除网瘾,回归家庭的正常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