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论语·子罕第九》02:别太把自己当回事儿

《论语·子罕第九》02:别太把自己当回事儿

作者: 花石冈 | 来源:发表于2021-01-05 21:59 被阅读0次

《论语·子罕第九》02:别太把自己当回事儿

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比较能给人以内在滋养的圣贤。他老人家在世时,已经是弟子三千,名满天下了。众多弟子之中名声显赫的贤人便有七十二位,至于后来的孟子、荀子,乃至于一脉相承下来,绵延两千多年的儒家代表人物,更是灿若繁星,不胜枚举。这些人,说到底都是受过孔子精神滋养的。

这一次,达巷党人也学着孔子的样子夸了一回孔子——“大哉孔子”。

“大哉”是伟大呀的意思,《论语》之中,孔子用“大哉”夸过两个人。一个是林放——大哉问;另一个是尧——大哉!尧之为君也。

孔子用“大哉”一词时,有两个特点:一是指向于具体的他人,一次是自己的弟子林放,另一次是自己仰慕的尧帝;二是指向于人的具体方面,一次是林放问仁这件事,一次是尧之为君治理天下。

达巷党人学会了一半,懂得将“大哉”指向于具体的他人——孔子,却没能指向于人的具体方面。

“博学而无所成名”与其说是夸赞,不如说是遗憾。这话就相当于今天说一个人“所学甚杂却无所专精”,说一个人读书不少,却没什么用处。

这话客观来讲,说到了孔子的痛点上。满腹的经纶,一肚子的学问,总想找个发挥的地方,偏偏一生都没有找到。自己的弟子纷纷被诸侯所重用,唯独自己一直找不到用武之地。最后,只得担纲起“天之木铎”的使命,以教化天下为毕生使命。

古人所学,不出六艺,也就是所谓的礼、乐、射、御、书、数。孔子对六艺无所不通,却没有将任何一艺作为赖以谋生的专长。这是达巷党说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的根本原因。

《论语·泰伯第八》中,孔子讲自己“笃信好学,守死善道”,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顺境还是逆境之中,都坚信好学精进,终生恪守并且光大这种好学精进。

这种“笃信”和“守死”是极其珍贵的。处在顺境之中,尚且容易坚守。处在逆境之中,内心怎么能够不动摇呢?受到他人的认可和肯定,尚且容易坚守。不能被他人认可和肯定,内心是何等的煎熬。

孔子的可贵之处恰在于此,他在逆境之中坚守下来了,在不能为人认可和重用的情况下坚守下来了。成为古往今来“好学”者的代表,最终成为一名博学的人。

即便如此,孔子仍然能够保持谦逊,坚决不把自己当回事儿。

听了达巷党人的评价,孔子呵呵一笑,佯装很认真的回应了这个问题。

“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我该选择什么作为自己的专长呢?专注于做个御者,还是专注于做个射者呢?我还是选择做个御者吧。

相比较而言,射者更尊贵一些,御者的地位更低一些。所以,孔子开玩笑说,我还是做个地位更低一些的御者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子罕第九》02:别太把自己当回事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onwo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