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友广场想法读书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作者: 小小IT流 | 来源:发表于2023-12-02 13:28 被阅读0次

语出《道德经》通行本:上节言及知常曰明,本文继续进一步阐述知常的意义。很多人把容当做容量、宽容看。但个人感觉老子所说的这个容,远非宽容、容量的意思可比,而是一个更宏大的场景。
道德经中,出现容的地方有:

  • 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
  • 俨若容
  • 容乃公
  •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所以深刻的理解容这个概念,对全面了解道德经的思想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指月非月,非要说容的含义,以个人浅薄的见解看,容至少有这么两层含义:
    一者道的包容,如渊似海,可包容万物,其浩瀚惟有天地可比,譬如天地,随你上下折腾,哭骂嬉笑,天地自能容之,所以容者,首有兼收万象之意;如同在佛家,空之寓意,空性第一就是容字。
    二者接而纳之,这点是从容的反面来看的,不容,因为有物滞塞也。这个有物是什么,譬如人,可以是成见、可以是价值观,林林总总吧,什么都可以不容,但正是因为这些不容,在对方眼里,你这个人,是有很多地方不通的,这是一点;另外,有很多不容,你自己又是做不了主的,比如天灾人祸,你最在意的东西,有时候他们就是毁了给你看,这个时候接受不接受,所以,因为这些拘泥,你丧失了很多可能性,也多了很多痛苦。所以,接纳当下是容的第二义也。
    有容乃大,是矣!再接下来才是因容而公,惟无偏私,内里能容,外显公允,日积月累,则入王道。继而通玄,复能暗体天心,阅览道妙。得道者,长生久视,亘古长存。
    苏辙注道德经云:方迷于妄,则自是而非,彼物皆吾敌,吾何以容之?苟知其皆妄,则虽仇-怜,犹将哀而怜之,夫何所不容哉?无所不容,则彼我之情尽,而尚谁私乎?无所不公,则天下将往而归之矣。无所不怀,虽天何以加之。天犹有形,至于道则极矣,然而虽道外不能复进于此矣。

相关文章

  • 道德经(四十二)> 知常容

    知常①容②,容乃公③,公乃王④,王乃天⑤,天乃道⑥,道乃久,没身⑦不殆⑧。 【注释】 ①常:规律、规则 ②容:宽容...

  • 木铎解老之二:历史心态养成记

    二、历史心态养成记 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道...

  • 2019-01-08

    太上曰:“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失道而胡乱作为,没有不凶险的...

  • 我翻译的《道德经》第十六章(3)

    原文: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译文: 知道了世界的常态规律心胸才会宽阔包容,...

  • 一切的私,到最后都是一场空

    宽容 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 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殁身不殆。 什么叫“不知常”?不知道万物...

  • 如何快速判断一个人,是否有容人之心?

    《道德经》: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意思是:认识了自然规律才会大度包容,大度...

  • 来自《道德经》的千年传唱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道德经》 这一句话出自《道德经》第十六章,大概...

  • 道乃久,没身不殆

    原文句子: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古文今译:认识常道的人是能包容一切的,无所不...

  • 知常曰明——《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

    老子把事物变化所遵循的规律叫做“常”,他说:“知常曰明。”又说:“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

  • 《道德经》第十六章2

    第16章 致虚守静 第二节 【原文】 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①,容乃公,公乃全②,全乃天,天乃道,乃久,殁身③不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ophg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