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首先找到心蔽骨也就是中庭这个位置,一手按着肋骨,一手按着神阙,正中间的地方是中脘,要这样子找穴。神阙上一寸是水分,那一寸不同于同身寸,我们把它叫做上腹寸,见下图。
所以,心蔽骨也就是中庭穴跟神阙中间是中脘穴,中脘与神阙的中点就是下脘,下脘与神阙的中点就是水分,中脘与下脘的中点就是建里。所以,取穴要有方法,这样取穴是最准确的,先取中间那一点,然后再取中点,下脘与神阙中间这一点,这个点就叫水分。
为什么叫水分这个穴位叫水分呢?因为是治水肿的穴道,这是中医的观念,饮水,你喝水不管是热还是冷水,喝水为什么不会从大便排出来?因为喝水到了胃以后,到了水分这个地方,水就会气化,气化后进入全身,流出来是汗,尿出来就是小便,这是水从这里分开的地方。所以叫水分。
我们吃的食物里面,含有大量的水,饭里有水,水果里面有水,果汁也有水,只有混杂在食物里的水才有办法进入到小肠,这叫正常人。
正常人喝再多的水也不会进入到小肠,只有混杂食物中的水才有办法进入到小肠,到了小肠以后,因为小肠很热,会不断的蠕动,热去煮食物,煮烂掉以后,然后才吸收掉,等到食物进入大肠以后只剩下残渣跟水。
人体的构造非常精密,正常人不浪费一滴水,都在循环。这个水在大肠走时候,因为小肠很热,大肠在小肠上方,大肠属金,小肠属火,火在下面烧,水在上面走,所以水在大肠里又被气化掉。气化的水再回到肺里,肺跟大肠相表里,这个水上来以后,就是嘴巴里的津液。
那么如果你小肠的温度不够,也就是火力不够,大肠里的水和大便混在一起,水没有办法气化掉,那就会出现下利,知道原因了,要把小肠的温度热回来,病才会好,心与小肠互为表里,小肠的热来源于心脏,所以,我们要去管心脏。
正常的人,在水分这个位置喝进去的水会分开,不水分不开了,水直接进入小肠,就会造成肠鸣,腹泻,水肿,水分就是一个很好的穴道,我们就可以在这里下针,针和灸都可以。
水分是小上的上口,如果有水病的话,灸是最好的,比针还好。
糖尿病的人,中医称为消渴,中医有三种,上消:上消主要症状是口渴,渴饮百杯不能止渴,喝一杯水小便就是一杯水,中消就是肚子饿,会不断的吃,下消就是简单的讲就是阳不举,基本上区分就在这里。
西医分两种,胰岛素依赖型,也就是一型和第二型糖尿病,实际上依赖型根本就不存在,是西医制造出来的,例如像打疫苗,疫苗一打,肺腑就推掉功能,第二种才有存在。
水分这个穴位,主水病,腹坚如鼓,这个腹胀大,水分是一个很好灸的地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