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醒非醒间,听得淅淅沥沥声音不断,以为又下雨了。最近北京一直阴雨。
醒过来,知道不是,是谁家空调在滴水。我还盖薄衾,但总有人家彻夜开空调,也不知谁的季节错乱了?
一时睡不着,又不到起来的时候。伴着这似小雨的声音,或有离愁。
不由自忖,我怎么一步步成了没人情味儿的人呢?
先从夫那边说起吧。
生大儿十几天,座机突然响起来,吓得大儿小胳膊一炸。赶紧接听,是夫老家一位八十多的老大叔自己来北京,迷路了,一定要夫去接。
关系有多亲近呢?
夫的父亲曾与他住邻居。夫小时候见过他。
那么大岁数的人了,声音惶急,夫只能去接。一进门,老人家目如探照灯,似要把我照出原形来。
那时是女人最狼狈最疲惫虚弱的时候,能留陌生男人在家住吗?就算怹年龄大,也绝不方便。
吃完晚饭,夫去给老人家找了个宾馆开房间。
没多久,夫老家又有八竿子能扒拉着的故旧打电话,他家亲戚的娃娃来北京学习半年,想让娃娃住我家。
娃娃性别:男。年龄:二十多。
我问夫:你总不在家,我和比我小不了几岁的陌生男人同住一室,合适?
那必须不合适。
得罪人了。
后来很不满意的打电话,说娃娃找到宿舍了,但没带被子,借一床被子给娃娃。
贴身的东西,你敢借,我不敢。买一床新的让夫送去。夫觉得不过意,大包小包又带了一堆东西。
夫单位的前辈,曾在大儿将上幼儿园时与夫长谈并追悔莫及:对老家的人一定要把握好度,绝不能成了无底限的中转站。
他家最多时住十来个人,打地铺住地下都不能走。你来我往,孩子们写作业都找不到桌子。他们夫妻也没精力再管孩子。
我听着如天方夜谭,但他们说这在老家人看来天经地义,不然就是忘本。
我的本是儿子。在他需要父母时必须以他为本。
于是,除了极亲近的人,夫再没让老家人来家里,自己在外边请人吃饭,去宾馆住大家都方便。本来有些人夫都不认识,于我们更是陌生人,说话都听不懂。
这些年过去,我发现年轻的人都已改变思想,人家也不愿住别人家。
我老家的人,我不认识几个,都是父母打电话要求的。
尤其母亲的性格,谁花样夸几句,就把谁当好得不行的人:你不知道那孩子有多好!
我是不知道,我都没见过。
就这几天的事吧。
母亲来电:你X婶子家的老三你还记得吧?他不是前些年没了吗?他女儿今年考大学,想考军校,你打听打听得多少分?
——我谁啊?我那么厉害呢?
你X婶子在我这哭得上气不接下气,她说孩子小时候说过要考军校当英雄。
这是好志向。
还真打听了一下,分数差不多,但是!
X婶子没信儿了。
再问母亲,说这婶子没孙女电话,找不到。她儿媳妇和亲家不咋滴,不让她见孙女。
为什么?
因为十几年前她儿子因事故去世,她想把儿媳和孙女全赶走,自己留下抚恤金和房子。
这是人干的事儿?
人家凭啥让她见?!
关键是,这十几年她还就真没去见!一个城里住着,找不到?
昨日,母亲又打电话,说让我加某某微信,他是我出了几服的堂姐的儿子,想干嘛干嘛。
多好的孩子!
于是加了微信,问:你网上报名了吗?
答:没。
反正怎么说呢?夫老家的亲戚几次疑问:你怎么这么多年也没邀请过我们去你家作客呢?我们好顺便在北京旅游一下。
可是,北京没关大门,不邀请不能来吗?
母亲说我:学坏了,不帮老家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