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发现,我的微信通讯录有好几百人了。
仔细翻翻,其中好多人早没了联系,连“点赞之交”都称不上了。
还有的人不认识,都忘了什么原因加的微信。
看着这些最“熟悉的陌生人”,心想,既然不通讯,又何必记录呢?你
我决定给通讯录来个瘦身,不联系的,不熟悉的,不认识的,通通删掉,只留家人,工作上的同事,还有一直没断往来的同学朋友。
然后发现,一路走来朋友没几个。
现实中来往的人也精简,工作之后的交往的人主要是同事。
我本以为有几个原来的同事相交还不错,时间久了,总想着见见面,叙叙旧。
而当我在朋友圈里,看到他们经常聚会的照片时,才想到我提着东西往人家跑是多么蠢。
我从来就不属于那个圈,以后不会再往里钻。
我也不需要用认识这个,认识那个来证明自什么。
我的性格就不适合混社交,再也不想硬凹。
以前有一个同事,能言会道,性格开朗,社交能力十级,走哪都能交到朋友,还有个“特异功能”:跟男生聊个天,对方就追来了。
她到了单位自然也不会差,虽然刚毕业。
我空长她几岁,人际交往甘拜下风。
年轻时定力不足,易学别人,尤其是朝夕相处的人。
我学她见人满脸堆笑,满嘴好话,刻意套近乎,交朋友。
事实证明,东施效颦,邯郸学步,自己都笑自己,并且,别提有别扭。
那感觉就像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哈克被寡妇道格拉斯收养,要他说话文明,生活文明。
可哈克习惯了穿破衣,住破屋,自由自在。文明之于他就是监狱啊。
如果变得不像自己,那就说明错了。
同事天生那一套,我学不来。
看综艺节目《我们是真正的朋友》,很羡慕四姐妹那么长情的友谊。
美剧《欲望都市》刷了好几遍,四位女主感情兜兜转转,爱情靠不住,回过头,友情一直在。
羡慕剧中人,可是生活毕竟不是电视剧。
年纪是个好东西,它让人变聪明,接受自己本来的样子,让人越长越有自己的样子。
我真的不长于交友。
最年轻肆意的时候不行,现在更不用了。
没有朋友可以约,正好把时间精力用在家人身上,免得后悔。
更要用在自己身上,修炼内力。那天,读连岳先生的文章,他说人要像植物学习,要做一棵树。
一棵树的一切就是生长,永远不停的生长,人也一样。
我的大学同学周琳,毕业后一个人到陌生的城市打拼。
从零开始,如今海景别墅都买上了。她今天所有的一切都是努力奋斗来的。
她跟我讲,她现在的生活很简单:发展好事业,陪伴好孩子,打理好自己的生活。
她一个外地人也交不上什么朋友,没什么社交,也不想这些事,劲都用在自己身上,长在自己身上的本事谁都拿不走,靠自己最安全。
等到挣够了钱,就去她的海景房养老去,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我当然没有能力买海景房,可是我可以选择创造喜欢的生活方式。
读书,学习,跑步,看电影,收拾屋子……可以做的事情太多,可以浪费的时间太少,更不能消耗在在那些虚虚假假的事情上。
往后余生,删繁就简,由外向内,努力生长,清净有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