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学习心理沙龙活动纪实
12月3日下午,本周的家长读书心理沙龙按时进行,这次来的家长依然不少。郭老师做了简单的说明之后,前来参加的妈妈们拿出准备好的读书材料开始分享。她们有的分享亲子关系,有的分享家庭教育,有的分享个人成长……,在分享的同时并结合自己的情况进行讲述,讲孩子的成长,讲自己的经历,讲姊妹之情,讲婆媳关系等等。说到动情处,有的伤心流泪,有的喜极而泣,在这过程中,大家都是默默地陪同,出主意、想办法,给于正面的、积极的鼓励,可以看出,在这个场里,大家都有表达的欲望,都想把自己内心深处的、不愿意与别人说的痛苦说出来。
在大家分享的过程中,郭老师都给于恰到好处的点评。分享完之后,郭老师总结说:“听了大家的分享,我很感动,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咱们这个圈形成了一个温暖的、有能量的圈,在这个圈子中,大家都感到很安全、很温暖,愿意把内心深处最不愿意说的痛苦说出来,这本身就是一个疗愈,心理学上叫做叙事疗法,它可以治愈好多心病。” 她又说:“刚才大家讲了这么多,其实就是一个关系问题,在一个家庭中,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婆媳关系等是最重要的关系,而这个关系的核心就是我们这些妈妈们,如果我们能把这些关系处理好,那么家庭的气氛就会变得非常和谐,才会家和万事兴。所以我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很重要,只有把家里的各种关系都处理好了,才更有利于我们的成长。”
家庭关系的稳定是个人成长的基石
郭老师说的很对。其实,我们绝大部分的苦,都来自于关系。亲情的关系,友情的关系,工作同事的关系。但我们绝少去审视过这些关系。绝少去看这些关系的本质。事实上,若我们去看这些关系,我们会看到:
所谓的亲情,大部分只是我们想相互控制和占有。我们的父母控制和占有我们,我们再控制和占有我们的孩子;夫妻之间也是互相控制和占有,婆媳之间更是如此。
你想你的孩子每天按时回家,你的这个想法本身已经控制了你,因为他若不按时回家,你感到很难受。
你想你的先生一生只爱你一个,你的这个想法本身已经控制了你,因为你从此生活在他爱上别人的恐惧里;
你婆婆帮你带孩子,她这里做的不好,那里做的不对,本来就不是亲生的,你说她不讲卫生,她说你懒惰,更是在相互控制和占有。
你想让你的同事都认为你是一个好合作伙伴好相处的人,你的这个想法本身已经控制了你,因为从此你就生活在猜测、讨好、自责之中……
一切的关系,莫不如此。你想控制这段关系,想让它朝你希望的方向发展,然而你被这个“想法”本身所控制。
解脱之路,在看清你在用这种关系喂养一个什么样的自我。斩断它,这就是修行的过程。在一切人、事、物中看到自己,看到自己真正需要什么。“清醒”的时候,问问自己的内心,我们到底需要什么?不要总是在塑造、维护各种各样的角色,耗费大量的能量。
就像一个母亲对别人说:我为我的孩子操碎了心。是的,她的确做了很多,劳心劳力。但她是在喂养一个“被大众认可的’良母‘”这样一个角色(真实的角色比这复杂得多)。那让她从此别管孩子了,什么心都不要操,什么事都不要做如何?事实上,那会比她“操碎了心”更难受,那会要了她的命,因为她的存在感,正是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之上。
其余的关系,是同样的道理。所以,只有看破这个,然后斩断这些喂养的关系,才能建立一种全新的、自由的关系。
我们不能完全脱离关系而存在,但在关系中,我们既不能“操碎了心”,又不能“完全不关我事”。在家庭中最好的关系的处理方法是和所有人都要有边界感,各人做好各自的事儿,各人遵守各自的规则,比如教育孩子,比如夫妻之间,更比如婆媳关系。真正自由的关系,你做任何事,不受道德观、社会价值观的绑架,不受关系的绑架。所以,要不断地调整和修正自己,即使这种调整和修正是非常难的事情。
说到底,维护家庭关系的稳定需要我们一生的修行,也是我们成长的必修课。
家庭关系的稳定是个人成长的基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