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教育
孔子的“因材施教”教育原则及其当代教育价值思考

孔子的“因材施教”教育原则及其当代教育价值思考

作者: 张小见 | 来源:发表于2017-11-25 16:17 被阅读0次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整理孔子及其弟子思想与言行语录的儒家经典著作,成书于汉代,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与《大学》、《孟子》、《中庸》并称为“四书”,享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美誉。它集中反映了孔子的思想,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不仅对古今中国的政治统治产生重大影响,而且对于古今中国学习、研究传统文化和教育史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主张以“仁”、“礼”为核心的政治思想,提出“为政以德”的治国方略,构建了完整的道德思想体系,并以此作为社会道德规范,企图“克己复礼”,构建“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在实践中,他创办私学,广招学生,四处讲学,培养弟子3000多人。在教育理论上,他提倡“有教无类”,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同时在实践的基础上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等教育原则与方法,为中国古代教育发展乃至今天的教育变革提供了理论基础与借鉴,其中“因材施教”教育原则是其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应将“道德教育”放在首位,那么“因材施教”则是教育过程中应始终坚持放在首位的总法则。

    一、孔子的“因材施教”教育原则与实践

    (一)时代背景

    孔子生活在春秋末年,是我国历史上首倡“因材施教”的教育家,其思想也在日常的教育讲学中得到充分实践并取得成效。当然,“因材施教”教育原则的提出有其客观的社会历史条件,也正是由于当时的时代背景,其“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才能在教育实践中取得可观的成效。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正处于奴隶制度到封建制度的转型时期,经济上,井田制瓦解,铁犁牛耕的出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同时土地私有制出现,封建地主阶级出现并逐步壮大,他们占有大量土地,迫使农民耕地纳税,封建生产关系开始形成。政治上,宗法分封制崩溃,诸侯争霸,社会动荡,新兴地主阶级兴起,新旧势力斗争激烈。这种社会大变革引起了思想的变革,同时也反映到教育中来,为旧经济旧政治服务的“学在官府”教育逐渐衰落,文化下移,士阶层发展壮大,私学兴起,并适应了新兴地主阶级“养士”、文化学习的政治需要。私学的出现使思想的自由发展成为可能,各家各派能够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同时由于当时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学生在年龄、身份、地位、个体资质、个人需要等方面也存在很大差异,这就为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和实践创造了动力需要。

    [if !supportLists](二)[endif]“因材施教”原则的起源与概括

    孔子在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创造了“因材施教”的方法,并以此作为教育原则,广泛用于教育实践并取得成效。“因材施教”实际上是宋人对孔子教学方法的概括,程颐道:“孔子教人,各尽其才。”朱熹道:“圣贤施教,各因其材。小以小成,大以大成,无弃人也。”因此,我们今天对于孔子因材施教教育原则的研究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宋人尤其是朱熹对《论语》等史书文献的注译。后来,在清代郑观应的《盛世危言》中出现“别类分门,因材施教”的说法。

    (三)孔子“因材施教”教育原则的体现

    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首先体现在其招生与讲学的方式上。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士阶层不断壮大,新旧势力纷纷“养士”,以满足人才与政治需要。与此相适应,孔子创办“私学”,在开始招生办学时期,对学生的年龄、身份等不予限制,学生有平民出身的士阶层,同时也包括少数贵族学生。学生的年龄、身份不同,同时资质、所学要求也存在很大差异,有的常年追随,有的则请教几个问题便离开。在讲学方式上,孔子以个别教学为主,集体讲学为辅。其“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既由此社会背景产生,也体现在在此环境下形成的招生与个别教学的方式上。对学生的年龄、资质等差异不予限制,使因材施教有了不同之“材”,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与要求进行教学,使“因材施教”得以实现。“因材施教”不仅有利于加速各种人才的成长,同时也适应了当时时代的人才与政治需求。

    其次,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还体现在对学生的教育过程中。在《论语》先进篇中,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不同学生问同样的问题,孔子给予了不同的回答,这是体现孔子“因材施教”教育原则的最典型之处。但“因材施教”的前提是要充分了解不同学生的不同特性,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孔子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形容与评价,这表明孔子对不同弟子性格等方面十分了解。在日常生活中,孔子主要通过谈话与个别观察的方式了解学生的特点。在《论语》中,有很多孔子与弟子聚集在一起谈话、交流的片段,有师生两人间的对话,也有师生好几个人间的对话,在谈话、交流中,能够直接了解某个学生以及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与志向等。另外,孔子还“听其言而观其行”,通过观察学生在不同场合、不同时期的言行来考察学生的说与做,观察学生的志向。正是基于平时对学生的观察与了解,孔子才能这样针对性的进行教育,即因材施教。

    孔子的这一原则的实践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培养了一大批人才。《论语》先进篇中,“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这四方面的人才的成功培养,便如朱熹所注:“弟子因孔子之言,记此十人,而并目其所长,分为四科。孔子教人,各因其材,于此可见。”

    二、“因材施教”教育原则的当代思考与启示

    (一)概念理解

    “因材施教”就是指针对学习的人的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

    从受教育者的角度看,“材”即指资质,包括受教育者的个性特长、认知与学习能力、经验积累与素质差异等因素,既包含先天遗传因素,也包括后天环境、教育等影响形成的差异因素。由此,从相对静态的角度看,我们应根据受教育者的不同学会“因性施教”、“因龄施教”、“因能力施教”、“因性格施教”;从动态的角度看,我们应当注意到同一个体动态发展而引起的变化,包括年龄的变化、经历的变化等等,从而做到“因材施教”。

    从施教者的角度看,由于教育本身以及教育中人的要素有广义与狭义之分,那么在笔者看来,“因材施教”中施教者的主体也不应仅仅局限于狭义意义上的教育者即学校教师,其实施主体也应扩大到包含家长、教育机构等主体在内的教育实施主体。当然,学校教育是近代以来教育活动中的核心部分,但我们不能因此忽视家庭、社会等教育。也就是说,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也应根据自身孩子之“材”进行引导与教育,社会及相关组织团体也应承认个体差异并鼓励个性发展,从而“因材施教”。

    从内容来看,施教的内容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知识,还应包括包含道德、价值观等德育内容,以及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关键能力在内的核心素养等内容。这不仅是教育本身应包含的教育内容,也是在因材施教的过程中,关注个体个性,培养专门性、创新型人才所应包含的内容。

    [if !supportLists](二)[endif]当前我国学校教育中“因材施教”教育原则实践面临的主要困境

    作为一种教育原则与方法,因材施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及自身素质等不同实际情况与个体差异,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来针对性的教学,即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以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在我国,自孔子最早创造“因材施教”教育原则以来,中国古代教育史上不少后来的教育思想家都有对这一教育原则进行提倡与补充,例如孟轲“教亦多术”、王夫之“因人而进”的教育思想等。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因材施教”都是一个古老的话题。

    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孔子实行“因材施教”教育原则能够收到较好的成效,但在如今的时代背景下,这一教育原则的实践还面临着极大的困境。首先是应试教育的阻碍,我们一直提倡素质教育,但如今素质教育却发展演变成了为应试教育服务的工具,其目的是好的,但却在我国当前的教育环境下很难实现。应试教育与社会需要脱节,以应付升学考试为目的,教育内容以应试知识为主,如同当代的科举制,违背了教育的本质与初衷。“因材施教”本着满足个体多样化发展的需要,同时适应社会各方面人才的需要的目的,很难在应试教育的土壤中立足扎根。

    其次,当前我国教育的授课形式仍然以大班级授课为主,这也是使得“因材施教”教育原则很难取得实践成果的重要方面。班级授课能够提高教学效率,一个班级有好几十个学生,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都各不相同,在集体授课时,教师很难做到对每个学生都“因材施教”。

    另外,如果全面实行“因材施教”教育原则,那么学校及教师所需的投入与付出就会增加,那么学校及教师教学管理的难度便会增加,与之相适应的评价机制也应随之做出极大的调整与变革。同时,如今我国还没有形成完善、具体的实行“因材施教”教育原则的理论方法体系,因此缺乏相应的指导,尚处于期望与探索的阶段。因此,工程之大、难度之艰使得学校与教师感到力不从心、无法践行。

    (三)践行“因材施教”教育原则的迫切需要

    无论是国际教育还是当前中国的教育政策,都体现出共性与个性、社会需要与个人发展的统一的需要。有个人本位主义倾向的美国及西方一些国家等其注重个体价值的教育观念确实有其可取与成功之处。而与之形成对比的我们国家的教育却呈现出功利化状态,在市场利益、考试升学等因素的影响下,我国当前的学校教育“工厂”确实能够“生产”出大批量的合格人才,却很难培养出钱学森之问中所期望的创新型国际人才。教育的本质目的便是培养人,造就你自己,而不是造就“千篇一律”、个个合格却个个不精、没有特色的个体。

    另外,当前我国教育环境中存在着衡水模式、毛坦厂模式等,同时近年来选择自杀的青少年频频出现,反映出当前对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缺失。在升学压力与高压的学习环境下,学生的个性、兴趣得不到很好的满足,渐渐成为学校考试、造就合格人才的机器,却适应不了当前社会日益变化的人才需要以及个体价值的实现。重学习、轻艺术,重分数、轻素质等在极力反对的情况下仍然越演越烈。而我们所清楚的事实是,学生的综合素质与特长才艺在未来升学或者就业中极为重要,而这却正是学校教育所缺失的。社会所需要的是创新型、综合素质能力高、能够在某方面有特殊能力的专业专门性人才,而这不是简单的知识堆积就能做到的。只有一个人不能被替代时,成为他自己时,教育培养人的目的才能达到,社会人才需要才会得到满足。因此,实行“因材施教”教育原则在我国当前的教育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

    (四)当前践行“因材施教”教育原则的可能性方式

    我国人口众多,因而学生规模大,班级集体授课的形式有其一定的优越性,能够提高教学效率,因此改变这种模式是不现实、不可行的。而在此基础上,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或是帮助教师根据个体差异进行因材施教的一种有效方式。例如,打破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在课堂上增加互动、实验等实践活动,在提供同样、平等的学习资源的基础上,提倡学生自己选择、自己动手与实践,因此在此过程中不同学生会得到不同的发展,可以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从而有利于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设置第二课堂,这需要学校以及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例如,学校可以开设各种各样的兴趣班,通过走班制的形式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学生可以通过参加兴趣班学习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学校教育我们可以试着从小的方面一点一点地做些改变,初步探索与实践因材施教教育原则。社会方面,加上课外辅导班、少年宫等其他社会组织机构的辅助,帮助学生发展兴趣,根据学生的不同爱好与兴趣进行教育,发扬教育育人的本质目的,进行因材施教。

    在教师角度,教师应当时刻将“因材施教”作为自己教学的指导性教育原则,根据不同的学习环境与学生差异灵活地运用自身的教学经验与智慧设计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应当注意观察不同学生不同的性格特征,从而选择“退之”还是“进之”;同时要注意关注不同学生的学习习惯与学习方式,有的学生适合自主学习,有的学生适合督促学习,有的学生喜欢靠后排坐,有的学生喜欢靠前排做,这些学习习惯与方式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极为复杂,但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应注意观察学生不同的学习行为,从而针对性的进行学习指导;另外,对待成绩相对不好的学生不应该简单放弃,而应该给予更多的关心,明确他们的不足之处并因材施教进行教育,比如可以额外辅导,做一个有爱的教师;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发展特长与兴趣,不能一味灌输知识、给予学生过多的作业负担、占用学生过多的课外时间,抹杀学生的兴趣发展等。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因材施教与之相协同,因此在家庭教育方面,家长应注意了解、认清孩子的兴趣与志向所在,根据孩子自身的条件与实际去培养孩子,而非一味地按照自己的思想去控制、“教育”孩子,替孩子做决定,从而做到“因材施教”。

    在特殊教育领域,因为特殊儿童等群体的先天不足与后天需要的教育的特殊,更应根据不同个体的不同差异与需要进行针对性教育。但实际情况中,以特殊儿童为例,他们有些被安排在普通班级里接受教育,即进行随班就读,但实际情况由于缺少专业性教师等原因并没有得到特殊的服务与教育,与同学交往的过程中也会出现一系列问题,从而对他们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在特殊教育领域,“因材施教”教育原则也应得到相应的重视,重视特殊群体的特殊需要,重视特殊群体的个体差异。

    三、结语

    因材施教是孔子教育思想的精华,是教育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基本法则。而如今,“因材施教”教育原则在我国教育实践中的践行面临着诸多困境,我国践行“因材施教”教育原则只能是在在当前的教育大环境下做出相对的努力,从而不断研究与探索“因材施教”教育原则在我国教育中的实践。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孔子的“因材施教”教育原则及其当代教育价值思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oycb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