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控制”,纵容是更理想的家庭成员相处模式。
爱的最高境界是“不打扰”,它比不停地给予更让人幸福
玩耍是儿童最重要的学习途径之一,儿童首先是在玩耍中去认识、模仿和体验各种常识的。剥夺玩耍,不仅是剥夺儿童童年的快乐,更是剥夺他们有效的学习方式。
我曾在微博中发过一条测试题:
周末,两个初中生各自在家玩电脑,都在午饭摆上桌时不愿下线。一位妈妈叫孩子两次,看孩子不愿下线,愉快地把饭碗端给孩子,让他一边玩一边吃,不让孩子别扭,另一位妈妈叫孩子两次,看孩子不愿下线,不再吱声,吃完饭收拾掉饭桌,把剩下的饭倒进垃圾桶,惩罚孩子,不给他吃饭。大家觉得哪个方法好?
测试题提出的两种选择非常典型,代表家长面对孩子玩电脑的两种心态,让孩子玩得高兴,家长心中无任何负面情绪,无任何惩罚行为:让孩子玩得内疚,家长心中有负面情绪,有或明或暗的惩罚行为。
当时许多网友给出了自己的选择,并简述了自己的理由,也有一些人提出了另外的观点。比如既不选一也不选二,孩子不过来吃饭,既不给他端过去,也不倒掉,把饭留着,他自己想什么时间吃就什么时间吃。这其实不是个新选择,仍然是上面的两种方法中的一种,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因家长心理上有无惩罚性而归属于第一或第二种。总之,大家提出的第三种办法基本上只是在细节上有所调整,原则没超出这两种。
我翻看过此微博后面的评论,发现选第二种的更多些,那本文就从第二种说起。
请做出这一选项的家长先回答一个问题:
同样的情境,换一个前提,孩子不是因为玩电脑而顾不上吃饭,是因为思考一道数学题或读一本书而沉迷,不愿意过来吃饭,那么你会用哪一种方法呢?
如果你还坚持第二种,并且你的选择真的很诚实,认为按时到饭桌吃饭比一切都重要,那么你的“家规”就变成了至高无上的“家法”。由这个细节可以看到,你的家庭生活中很少有随性和变通,一个简单的生活细节都不可以偶尔打破,那么所谓的给孩子自由,给孩子尊重之类的教育理念在你的家庭生活中都很少有存在的空间。“自由”是教育中的法宝,这已经形成共识。在缺少自由的家庭生活中,你的孩子应该会变得越来越听话,能遵循你所订立的各种规则,一板一眼,事实听命于家长,令你满意。但你一定要有思想准备,不要指望你的孩子将来比你强,你的能力绝不会超越你,他的幸福感绝不会比你多。当他在所有的生活细节上都不可以打破你所设定的规则时,他的人生也一定不会超越你所能提供的条件和框架。
这样固执的家长应该是少数,我相信大多数人会因为换了情境细节而改选第一种,那么请说出理由,为什么孩子因为学习废寝忘食,就可以得到妈妈亲自送上热饭的关爱?因为玩电脑游戏,就受到不给吃饭的冷酷对待?
答案当然是显而易见的:学习功课和玩电脑是两件相反的事,分别代表有价值和无价值,受到的待遇自然不同—这样一种判断非常有代表性,很多人都是这样认为的。但很多人的想法就代表正确吗?这就说到了问题的关键---我们应该如何看待玩耍?
一直以来,人们总是有意无意地蔑视童年的价值,认为童年只是成人的准备阶段,当下的生活要服务于未来。所以很多人对于儿童玩耍很不在意,经常随意阻拦,在他们心目中,“玩耍”只是儿童的一种年龄属性,没有价值属性,玩不玩,玩什么都是一样的。甚至有人认为学习和玩耍根本就是冲突的,犹如减肥和吃美食冲突一样。我亲耳听到一位家长对6岁的孩子说:“要上学了,以后再不能玩具了”
事实是,玩耍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和成才非常重要。现代心理学和教育学研究早已证实,玩耍是儿童最重要的学习途径之一,儿童首先是在玩耍中去认识,模仿和体验各种常识的。剥夺玩耍,不仅是剥夺儿童的快乐,更是在剥夺他们有效的学习方式。
天下所有的儿童都需要玩耍,就像所有的孩子都需要母爱一样。美国教育家杜威对娱乐休闲的功能给出评价:“艺术创作和欣赏的能力、娱乐的能力,有意义地利用闲暇的能力,都是公民效率的重要成分,比其他能力训练累加在一起更加重要。”他对蔑视玩耍的行为提出批评:把休闲玩耍的需求看成是需要加以抑制的,这是绝对错误的,会造成恶果。如果教育不能提供健康的休闲活动,那么被抑制的本能就要寻求各种不正当的出路。所以在教育中,为学生提供休闲的享受是一项非常严肃的责任。这不仅是为了学生眼前的健康,更是为了对他们的习惯形成永久性的影响。
“没有玩耍就没有成长”这样一种论断,是几千年来人类社会经验的总结,是被无数的实践反复验证过的真理性的结论。这一观念在中国得到确认和推广是近些年的事。当然这并非意味着中国人一直以来不重视娱乐休闲,恰恰相反,中国人是非常会玩耍的一个民族,不论贫穷还是富有,代代儿童并不缺乏玩耍,也不缺少玩伴,哪怕是从小需要干活的苦孩子,在劳动之余也要找小伙伴做个迷藏。只是我们一直没有在理论上对玩耍的重要性形成定论,没有用文字把它提炼出来。相反,人们熟稔的是“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以至于很多人把玩耍和成才对立起来。尤其在当下,孩子们的玩耍和功课严重对立,人们只看到孩子在被迫学习中所获得的一点成绩,却看不到放弃必要的玩耍所遗留的长久的隐患。假如这种对立一直存在下去,未来的中国社会才真有可能是令人“徒悲伤”的。
即使不考虑未来社会那么远,一个孩子在书桌前度过时间的长短也并不能决定其成绩高低。因为学习是件需要智力和情绪双轨并行来发展的事,成绩和孩子的情绪,情感完全呈正相关。如果孩子玩耍不足,其情绪和智力都会处于糟糕的状态,他的成绩也将会处于正常水平线下,出现磨洋工,不专注,理解力差等问题---我们从很多孩子身上都可以观察到这种情况,比如我们经常看到有些孩子被评价为“挺聪明的,就是不好好学习”-这些状况如果一直在恶行循环中延续下去,会变成一个人一生都去不掉的缺点,使其永远地失去成就大事的气质。
认识不到一种东西的重要,就不会对它给出足够的关注和礼遇。以前,很多家长不理解阅读的重要,对“看闲书”很鄙视,会有家长粗暴地把孩子从外面借回来的小说烧了。经过很多年很多人的努力,阅读的重要性现在已经得到普遍的认可,如果孩子因为一本好书而沉迷,当下应该不会有家长采取处罚性行为。但和阅读同样重要的的玩耍却还处于被排挤的尴尬境地中。事实上,正如阅读于教育而言不是可有可无的,玩耍也不是可有可无的。它们都是保证儿童健康成长的正餐,而不是有没有都行的小酒小菜。用学习来挤占儿童的玩耍,相当于既要孩子长个子,又不给他吃饱饭,是一种自相矛盾的错误做法。
说道这里,可能会有人说,我承认玩耍很重要,也愿意孩子有足够的玩耍时间,只是不希望他玩电游。如果他玩别的,比如打篮球,下棋,我就会持有第一种选择。有这样想法的家长应该也不少,其话语的潜台词其实已给电游定性:电游不是健康游戏,这就说到另一个关键问题---
我们应该如何看待电游?
历史上可能没有哪一种游戏像电脑游戏那样被妖魔化,污名化。“网瘾”概念的确立局势这种贬低性被合理化的一个极端现象。
在我们的话语里,“瘾”总是和不健康的嗜好以及有害,病态的后果联系着,凡可能导致成瘾的东西,都应该是被戒绝的或应该被严格控制的。所以世上有烟瘾、酒瘾、毒瘾,没有:学习瘾,“发明瘾”“工作瘾”。既然当下有“网瘾”之说,可见人们已为其定性为麻醉品,即便没有海洛因那么恐怖,至少像烟酒一样是有可能荼毒少年儿童的东西,所以很多家长对它怀有憎恶和提房之心。
我认识一个妈妈,她其实完全不了解电游,对电脑也很陌生,她儿子上中学时,她就因为电脑跟孩子发生很多次冲突,即使她儿子已读到了硕士,每个假期孩子回家,都会因为电游的问题闹的母子间不快。这位妈妈对电游到了深恶痛绝的地步,宁可儿子看一晚上电视,也不愿他玩一晚上游戏。
事实是生活在当下,想禁绝孩子玩电游几乎不可能。虽然现在大部分家长不会做得像上面这位家长这么极端,尤其年青一代家长,因为他们很多人自身就是电游爱好者,能对电游给出适当理解,允许孩子适度玩。不过,人们还是忧心忡忡,心存顾虑,电游可成瘾的思想已深入骨髓,很多成年人即便自己发自内心喜欢游戏,也会一边玩着一边内疚着,所以他们面对孩子玩电游的态度,是坎坷不安的,就像一个酒鬼看着自己的孩子开始学喝酒一样,心情复杂,充满忧虑。
有一次我在地铁上看到一对母子,听他们上车后的对话是从始发站要坐到终点,和我的行程一样。小男孩八九岁的样子,上车后跟妈妈要手机玩,妈妈不给,小孩子在座位上扭来扭去的,坐不住,再次跟妈妈要手机,妈妈有些不快地个孩子讲条件,说只允许玩15分钟,小男孩答应了,妈妈才把手机掏出来。15分钟很快过去,行程还不到一半,妈妈要把手机收回来,孩子祈求再玩5分钟,说话间眼睛和手不曾离开手机片刻。妈妈不愉快地警告孩子5分钟后必须停止玩耍,然后看着表,5分钟后,像个斌公执法的城管一样,毫不留情地从孩子手中拿过手机,装进包里。孩子一脸无奈,又在座位上扭来扭去,无聊至极,然后一腔情绪的抱怨车走的太慢,抱怨车厢太热等等,孩子玩手机时眼神中的专注与单纯,很手机被要走后眼中的怨恨和散乱对比十分鲜明,妈妈则像控制住一个酒鬼的贪杯一样,颇有成就感的样子。
当人们对电游怀有如此偏见时,看到测试题中的第一中做法,自然会认为这没有原则的溺爱,如同孩子学吸烟给他递上火,想吸毒送上钱一样,是对坏行为的奖励,后果是让孩子陷入网瘾,变得堕落。
其实,电游就是个游戏,它和吸烟没有可比性,和毒品更相距十万八千里。究其本质,和打篮球,下棋,捉迷藏没有什么区别,所不同的只是它作为一种玩具,更复杂,更有吸引力。一个3岁的孩子可以很快掌握电脑的一般操作,如果玩到6岁,他多半就是个高手,可以超宇家长的水平。而且在玩耍过程中,孩子的智力也会得到比较全面的发展。为了战胜对手,玩家经常需要面对错综复杂的情况,动用各种分析和判断,在一个模拟的世界中真实地参与了不一般的社会生活—这不就接近教育家杜威倡导的“做中学”吗?
我曾听台湾一位研究脑神经科学的教授讲到一件事,上世纪90年代,台湾军方飞行员在新飞机试飞途中频频出事故,事故调查发显,飞行员注意范围狭窄,空间感觉能力差,应急能力不强是事故的主要原因。教书所在的研究所被委托进行相关研究,协助军方遴选适合的飞行员。研究所运用脑神经及心理测试手段,经过对许多候选人的多方面测试,最后帮助军方挑选出几位合适的飞行员,事实证明他们的挑选是非常成功的。教授说事后他们对这些跳出来的飞行员的资料进行研究,发现他们几乎都有一个爱好,玩电游,是电游高手。
而且电游符合现代社会生活方式,不需要场地,不需要打电话约人,不需要换衣服,随时随地可以和各种认识或不认识的人一起玩,既是一种社交途径,也可以肚子玩。目前来看,确实没有那种玩具有这样的又优势。
至于说有些电游中有暴力,色情,这些不是电游的本质,就像色情和暴力不是图书的本质一样。不让孩子读坏书和避免孩子玩坏游戏一样,必须要在允许阅读和允许游戏的前提下去解决,而不是取消阅读,取消游戏。除了呼吁有关部门加强游戏审查,同时要想办法引导孩子,帮他选择健康游戏,比如向孩子推荐一些好玩的游戏,或和孩子一起玩,在玩的过程中加强正面价值观引导等,儿童天然地对邪恶的东西有抗拒和抵触,如果他心理是健康的,阳光的,他是不会轻易受到坏东西诱惑的
玩电游当然有一些缺点,比如长时间坐着不动,孩子会缺少运动,眼睛也会疲劳。这些问题和阅读带来的问题大体相同,需要家长想办法帮助孩子去解决,比如发展孩子的运动爱好极其兴趣等。孩子总要有可玩的东西,如果不让他玩电游,你能为他提供一种更有趣,更容易普及的玩耍吗?
世上应该不存在只有益处而毫无弊端的游戏,好与坏是相对而言的,所有的相关讨论都是在概率的范畴里进行的。如何判断一种游戏的优劣,我认为有三点核心判断:第一,孩子的参与程度高不高,第二,孩子投入的主动判断多不多,第三,是否伴有愉快的情绪体验,这三条可以套用在一切游戏中。比如电脑和电视都是通过屏幕来提供娱乐,但电视没有互动性,看电视不需要参与,不需要判断,人在电视机前面待的时间越长,大脑越懈怠,所以它对儿童的智力发育不但无益,反而有害。
现实生活中我们确实观察到一些孩子会玩电游过度,分析这种情况,我认为板子不应该打在电游上,而应该追究到整个社会在对待“玩耍”的变态行为上。一方面是成人对电游有太多的偏见,这对儿童反而形成负面刺激;另一面,游戏的目的本来只是娱乐,可现在,除了电脑游戏,几乎所有的儿童娱乐项目都是为了培训内容:游泳班、唱歌班,绘画班,羽毛球班…..当下,如果一伙孩子有机会在一起开展某项活动,多半是参加比赛去了。没有玩耍,只有课程,没有娱乐,只有名次---当所有的玩耍被功利的利用,变成一项任务时,电游成为“纯玩耍”的最后一块净土,其魅力自然也就独一无二。成年人高高在上指责孩子沉迷与电脑,有多少人反思过,到底我们为孩子提供了怎样的生存和成长的条件?
第一代人被带到这个世界上,他们其实非常被动,世界要给他们一些什么,是由不得他自己选择的。当下的孩子们,他们像人类发展史上任何一代新人那样,伸开双手接受世界为他准备的种种时,生命中必然的经历和喜乐却成为错误和问题,甚至是疾病。事实上,真正令人纠结的不是孩子出了生命问题,而是他们的行为不符合成年人的有用原则和功利原则。设想现在电脑还没有被发明,孩子们最喜欢的是打球或者唱歌,打球和唱歌也将被妖魔化。
我确实亲眼见过这样一位妈妈,她正在读高中的孩子对电游不感兴趣,酷爱打篮球,每天想到球场打一会儿。她希望孩子把更多的时间用于学习上,给孩子规定每次只能玩半个小时,但孩子经常一玩巨忘了时间,每次超时都要被妈妈说一顿,有几次这位妈妈甚至追到球场上,不顾孩子在同伴前的面子,强行把孩子带回家,母子两为打球的事发生过很多次冲突。这位妈妈到后来一说起篮球,就恨得咬牙切齿,听她的口气,宛如她儿子正在吸食一种叫“篮球”的毒品。
2010年3月,各媒体纷纷报道,卫生部正在进行调研,确定“网瘾”的诊断标准,拟将网瘾改称为“病理性上网”,一旦诊断标准确立,“病理性上网”就是一种病。2011年又在报纸上看到已经有亿元开设“网瘾基因检测”项目,价格不菲---现在,事关儿童的事,只要打着“医学”的幌子,不怕没市场,可是,还有比这更荒唐的事吗?
所有的“戒网瘾医院”“戒网瘾学校”或相关的“训练营”都是伪概念之下的骗人的机构,是一种邪恶的时代产物。这样评价它们一点也不为过,无论它获得了怎样的许可证书,披上什么科学马甲,罩上什么荣誉光环,本质都是愚蠢和邪恶的,因为他们只能做两件事—赚钱和伤害儿童。
前面关于玩耍及电游正面价值和功能的阐释,可能会缓解很多人对电游的顾虑,改变一些家长对电游的态度,但不少人仍然会有这样的担心:现在功课压力很大,孩子玩得过度了,耽误了功课学习怎么板?到底该如何把控管制和放手的度呢?
这就说到第三个关键问题,也是家长们最关心的问题—
孩子做到“大致齐”就已经很好
这个问题,我想先以我女儿圆圆为例说明一下。
很多人以为圆圆是标准三好学生,做事从来都是令家长或老师满意的。这其实是误解,圆圆是个普通的孩子,也有各种不足和毛病。就拿玩电游来说,她从大约10岁就开始玩。刚玩的时候,可以一口气在电脑前面坐7个小时,顾不上吃饭,把饭碗送到电脑前,正是当时我的做法。她大学读工科专业,功课压力很大,课余还要参加乐队排练,看电影,看小说,买时装,谈恋爱等等,再加上玩电游,时间上经常捉襟见肘,忙得不可开交。现在她已经在美国一所常春藤盟校读硕士,还见缝插针地玩。仍然经常有这种情况:我上网通过QQ看她后半夜还没睡,问她在干什么,她给我一个扣鼻的尴尬表情及文字:这两天不小心玩多了,今天熬通宵写作业,明天商务就要汇报呢。我往往会送她一颗猪头和一个呲牙笑的表情,然后赶快走开,不再打扰她。
我当然希望她时间安排的合理,学习,生活,娱乐及不误,一切井井有条。但我知道完美的状态很难实现,因为我自己即使人到中年,也始终没学会把一切都安排的那么好。比如我从小就喜欢晚睡晚起,近几年虽然从各种养生信息鸿接受了人要早睡早起的观点,却做不到,总是到要睡觉了,才发现已经睡得太晚,既然自己都做不到事事安排的合理,那我也不要这样去要求女儿,大家都活的随性点吧,轻松愉快难道不是人生的终极目标吗?而且,有太多的研究表明,人 的身体健康和情绪息息相关,如果我为了完成“早睡早起”等合理目标,而经常跟自己闹别扭,或跟圆圆闹别扭,那样是否更伤害我们的健康?我坚定的相信愉快的心情是最好的养生,所以基本上能坦然地和自己及家人的各种缺点和谐相处---这份坦然可能让我们在一些小事上表现不完美,但它并没有降低我们的人生质量和幸福感。圆圆读本科时有一位室友,自控力十分好,每天作息时间严格,生活规律,大二就参加GRE考试,取得了1400多分的优异成绩。但一个宿舍6个女孩,自我管理上做的完美的,也只有这一个孩子,总体而言,6个女孩各有各的精彩,都很出色,到目前为止,他们之间即使在学业上,也没有明显的差异。
在玩耍和学业兼顾的问题上,如果家长在心中已预设了一个完美目标,即孩子从一开始玩游戏,就能天天把时间安排得井井有条,该玩的时候玩,该学习的时候学习,或者最多玩一年半载的时间,就学会合理安排时间---这样的目标之下,你十有八九会失望,绝大多数孩子可能永远没有这一天。
事实上,孩子能做到“大致齐”就已经很好,允许平时安排得不理想,甚至哪几天或哪段时间特别不理想,只要总体上能兼顾好玩耍和学业即可—这个简单的目标能否正常实现,完全取决于父母的态度,只要家长态度拿捏得当,孩子基本上都可以实现良好的自治。而所谓“拿捏得当”,做的了也并非难事,核心即“不管是最好的管”。
“不管是最好的管”这个理念是我在《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中首次提出的,它可以套用到对孩子学习,游戏等一系列管理中,“不管”,不是不负责任地放任自流,不是对孩子漠不关心,而是无为而治。虽然表面上看起来不作为,却是最有效,最长远,最有力的一种方法,可谓是教育的一种最高境界。
这一境界的心理学基础是:人的天性是向上向善的,在正常的环境中,每个人在善恶表达上,一定是优先表达善的一面,只有在变态的 环境中,恶才会被刺激出来。这都是人类基因自我保存和延续的一种本能反应。所以家长不必担心自己不管孩子,孩子就会一路下滑,一直滑到“网瘾”中---有这样担心的家长,主要是对这一心理学基础有相反的理解,认为人的天性是向恶的,当孩子出现一点不好的苗头时,如果不去管他,他会越来越差劲。由于人性向恶的理解本身就是错误的,所以在这种理解基础上的一切教育行为都会带来负面的暗示,结果往往是越管越不如意-=--这就是严格父母往往教育出不如意孩子的深层原因。
在正常生态环境中,未成年人都有自我调适的动机和力量,而且年龄越小,调适能力越强大。也许他们会不时地玩得过了头,也许他们短时间内在学业上不尽如人意,只要家长信任孩子,为孩子营造一个友好善意的家庭气氛,让孩子无任何负罪感地去玩,孩子都有能力慢慢协调好 游戏和学业的关系,我女儿圆圆在初一和初二狂玩游戏时,一度也影响 了学业,我从未因此训过她。在中考和高考前一年,她都自觉地把游戏盘打包到纸箱中,完全投入到学习中。
并非只有圆圆能做到这一点,父母如果完全信任孩子,从不用负面的眼光看孩子,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可以做到这一点。如果孩子能从小尽情地玩耍从不因此被训斥和鄙视,那么他将来对工作和学习的认真态度也会像对待玩耍一样,投入并富于激情。这一点,从很多身心健康的成功者身上都可以观察到。
来自成人的外部控制,特别容易打扰这种自我调适,导致其心理秩序紊乱,自我管理能力下降。所谓“网瘾”,往往是儿童自我管理功能和选择功能受到破坏的一个后果。深究一下这些孩子的家庭生活,几乎都可以看到家长的错误管制极游戏之外的问题。
教育和其他事情最大区别是,要实现长远大目标,必须经常以牺牲当下的小目标为代价。处处管制孩子,让他必须以成人的意愿来生活,这种强制性的做法当然有可能取得一些眼前的效果,但是否隐藏这更久远的问题呢?
我听某著名大学的一名学生跟我讲,他班里有一位男同学,高考成绩非常好,人也很聪明,但入学第一年就出现挂科现象,整天疯玩电游,到第二年及开始不去上课,老师做工作也没用,他父亲到校陪读四个月,当爹的每天晚上就在宿舍把三张椅子拼起来睡觉,极为辛苦,亦不能从根本上改善儿子的状态。男同学留过一级后,仍然不能完成学业,学校只能对其劝退。这个男同学曾对宿舍同学讲,他现在其实并不喜欢电游,上中学时是真喜欢玩,但父母一直对他管的太严了,尤其是高中几年,请来的家教老师沾满了他所有的课余时间,几乎没摸一下电脑,也没有任何其他娱乐,他现在只想把所有失去的玩耍补回来。
分析这个男孩子的情况,“补回来”只是他自己所能归纳的原因。真正让他无法完成学业的,一方面是父母长期以来不能释放的玩耍需求积压在内心所形成巨大反弹力,另一方面是父母的控制太强有力,他没机会练习自我调整和自我控制,所以这方面能力也就丧失了。他在电游上的放纵,其实是一种力不从心,是自我无力感的表现。
相比“控制”,纵容是更理想的家庭成员相处模式。爱的最高境界是“不打扰”,它比不停地给予更让人幸福。这一点对儿童教育,婚姻维护都是适用的。想长久维持的东西,必须给出足够的空间。尤其对孩子,在道德和安全的底线之上,几乎可以同意他们去做一切愿意做的事情。这样不会惯坏孩子,生命受到的阻碍越少,成长越健康。孩子的好与差,不在于管或不管,而在于环境变态不变态。不正确的管制,本身就是变态的一种。比不管还要糟糕的多。
我知道有些家长在和孩子纠结一段时间后,感觉无能为力了,就满脸失望的说“不管”了。这是对“不管”的误解。不管和放弃关爱一点关系都没有,所谓“不管”是不动声色,没有斧痕地管,即在不跟孩子形成对抗和冲突的基础上,想办法发展孩子的正面潜能。比如建立良好的亲子信任关系,培养孩子爱阅读的兴趣,经常带孩子出去旅游,帮助孩子建立同伴交往圈子,给孩子做出好的榜样等等。家长最多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计划,但计划如何制定一定要听取孩子的建议,如果执行则要交给孩子…..如果你实在不知如何做,哪怕什么都不做,也比错误地做要好.
我的亲戚朋友们看到我女儿圆圆学习成绩一直不错,玩耍一点不比别人少,生活能力也不差,惊奇她怎么可以做到什么都不误。我承认人的天赋秉性有一些差异,但这差异并不是全部的决定因素。圆圆之所以显得能量更充足一些,除去天时地利等因素,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是,她的能量从不需要消耗在和家长的斗争中,不需要浪费在过度的自我纠结中,而是全部用于自我成长上。
我承认我没有能力让圆圆像她读本科时那个室友一样,把一切安排得井井有条,但我至少没给她添乱子。并非这个过程我没有一点焦虑和纠结,但我把心思用与自我约束和自我学习上,当我明白了,孩子的问题自然就不存在了。我在学习和反思中获得的最受益的道理是:在一个宽松的环境中,孩子才有面对自我的时间和空间,才有机会学习适应和调整,才能聚集其自我成长的力量---这是我本文中最想和大家分享的一点。
回到测试题上,显然,我的选择是第一种,这就说到最后一个问题—
第二种选择为什么不好
把饭倒进垃圾桶,这个动作于家长来说真是痛快,但想象一下这个行为有多么野蛮粗俗吧。如果有谁认为“粗俗野蛮”的评价过分,那么把自己置换到孩子的角色上体会一下,看看自己体会到的是什么。
我知道很多人一旦置换角色,就会吃惊地发现这确实不是好方法。那么请勇敢地剖析一下,为什么你最初看到选择题时,会选择第二种做法?答案只有一个:因为他是孩子,而且是“我的孩子”---这就是你思维中的症结,以前一直不曾意识到它的存在,现在它显现出来了---即在你的潜意识中,你一直不曾和孩子真正平等过,你是把自己置于一个操纵者和领导者的位置上,你和孩子的亲子关系是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甚至是奴役和被奴役的关系。这样一种不平等的关系给家长带来的往往是满足,尤其是看到孩子服从的时候,但它给孩子带来的,则是委屈感,是心头积累的恨意。
教育手段如果不包含有善意的悲悯情怀,又怎么能指望孩子学会爱和同情呢?冷酷的手段确实能立竿见影地让孩子变乖,但冷酷本身也一定会给孩子留下深刻印象。儿童是从榜样哪里学会如何对待他人的,如果有朝一日他表现出对其他人,对父母或自己冷酷,请你不要吃惊,也不要委屈。
我看到留言中还有家长认为应该强行关机,该吃饭就吃饭,没有什么商量的余地。这种方法属于直接控制,行为十分简单,但也十分粗暴。提出这种建议的家长,如果你经常这样做,后果可能会很严重,孩子发生“网瘾”,成绩不佳,逆反心理严重或消沉等一系列负面行为的概率将会非常高,你眼下简单,高校的处理行为换来的,很可能是越来越令你感到棘手的孩子的行为问题,在此特意提醒。还有的说家长要和孩子一起饿,也不吃饭,直到孩子下线,这是一种通过 自残来给孩子施加压力的行为,已不可取。
现在动不动发生青少年自杀的事件,人们总喜欢将其归咎于“生命教育缺失”-这种大而无当的陈词滥调不但于事无补,而且欲盖弥彰。如果一个孩子和父母关系良好,想到父母时内心是温暖的而不是冰冷的,他绝不会自杀。
2012年12.14.美国康涅的哥小学发生校园枪案,造成28人死亡,凶手是一名20岁的年轻人,他先在家中杀死母亲,然后到母亲曾服务过的小学行凶。人们又开始一窝蜂的把矛头指向枪支问题。可以想象,假设这事发生在中国,人们又会一窝蜂的把板子打到“教育体制”或“学校道德教育缺失”。
我在这里无意去探讨美国的枪支管制问题或中国的教育体制问题,想说的是,个人拥有枪支可能确实是问题,但事实上厨房的菜刀也可以杀人,工具总是中性的,关键在于握在谁的手中。那些既没有美国枪支,又没有中国教育体制的国家,他们的少年犯和小混混又是什么造成的呢?遇到这些问题,可不可以不要搞得那样形而上?可不可以具体地从教育的角度追问一下,如此残酷的年轻人,他到底遭遇了怎样的家庭生活?他的父母到底是如何跟他相处的?有媒体报道说这个抢手是自闭症,这可能会引起自闭症传播者的不安,因为这会毁坏这个群体的形象。但看过报道后,拼凑一下媒体漫不经心提到的一些有关他的家庭生活的信息和细节,不难看出问题的真正根源。比如,他的妈妈对两个儿子,尤其是小儿子亚当(即凶手),执行严苛教育,不高兴时,会用枪指着这个男孩的头……请想象一下母亲这些态度和行为带给儿子的感觉吧。枪击案发生后,抢手的哥哥第一个反应是,他妈妈肯定被打死了,这个判断绝不是空穴来风。
如果一个孩子和父母的关系融洽,他就不会变坏,也不会去自杀。因为父母一方面是孩子最好的心理依靠,另一方面父母对孩子的态度又深刻地影响这孩子对世界的态度。父母是孩子的整个世界,如果孩子对父母失望了,他就对整个世界失望了。
我们受一句话的误导太深: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话语本身没有错,问题是如何理解“规矩”和“方圆”,尤其在儿童教育中。事实是太多的人错把“规矩”理解为琐碎的管制,把“方圆”理解为服从,这种浅薄的理解只能产生一些浅薄的教条,不知让多少踏入误区。中国传统虽然也讲究严格家教,但这严格多半是基于家长的以身作则,即便有时候大孩子,爱和温情仍然是主导气氛。所以,孝敬父母,瞻仰老人、大家庭模式是我们的传统,美国人现在通过立法不打孩子,那种美国式的你是你我是我的冷漠的家庭相处方式确实很独特,但有多少美国老人有儿有女,却在孤独中死去。现在,美式做法是很多中国家长有意无意奉行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多年以后,你希望你的孩子如何对待你呢?
即使抛弃一切教育,社会等各方面的分析,单是作为父母,看到孩子玩得高兴,为了让他玩耍吃饭两不误,把饭碗端给他,这难道不是一种正常的本能吗?妈妈和爸爸应该是孩子想到了就觉得温暖,最可靠,最可以放松的那个人,而不应该是最严厉执法者和令人压抑的君主。给孩子送一碗饭和溺爱没有一点关系,因为爱和溺爱根本不是一回事,溺爱往往是包办,本质是成年人爱自己,爱则是理解和接纳,本质是爱孩子,只要是正常的爱,给多少都不会让孩子变坏,得到爱越多的孩子,成长的越健康。冷酷从来不是教育,它是教育的反义词,冷酷教育只能制造冷酷。一碗饭是送到孩子手上还是倒进垃圾桶,这看起来如此小的一件事,对孩子的影响却会深刻而久远---回到开始的测试题上来,选一还是选二,这是个极小的生活细节,却是一块教育试金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