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的东西,常常会给人带来“错觉”。
练琴中的“表面”,一般表现为付出了时间与精力,但没有任何效果,或只有一点效果。
也就是练了,但没练会,没有掌握演奏技术。
其实这“背后”的原因,多半只是积累不够,强度不够,还未形成“质变”。
解决的方法,其实特别简单:保持重复,保持“刻意练习”。
但为什么有如此多的学琴者,都被“卡”在了这里,而且越练情绪越差,最后干脆放弃练琴了呢?
因为他们只看到了“表面”,只用了“静态”的眼光去看待。
其实练琴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当下练起来很生硬的演奏技术,通过大量的重复,通过时间的累积,就会变得越来越熟练,越练越轻松。
而这一切的变化,并不是“一瞬间”就能完成的。需要耐心,需要学琴者自己给自己一些时间。
就像我的学生们。如果在他们刚开始上课时,我只看“表面”的话,那么他们的演奏技术,在我看来都是“笨拙”的,这将会极大地影响我的教学热情。
但我及时看到了练琴“背后”的东西,即积累的力量,“量”到“质”的改变等。
我相信,只要方向正确,练习方法得当,由“笨拙”到“熟练”、“精湛”,是早晚的事情。
果然,在他们学了将近1年后,演奏技术开始突飞猛进。
具体的表现就是,气息拉长了,腰腹的控制能力好了,手指有了速度和力度,舌头的吐奏也快了起来。
同时,因为对同一首作品有了足够多的重复次数,所以每位同学,多少都对他们所学的作品,有了一些自己的理解与评价。
这些独特的想法,又会继续影响着他们的练习,逐渐就能形成自己的演奏习惯与风格。
所以有耐心,就能透过“表面”看到“背后”,就能看得“远”。
![](https://img.haomeiwen.com/i28263920/39675e394fe28085.p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