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955552/753b7e94836da14a.jpg)
世界很大,走出去,机会更多。
许多优秀的孩子,考上好大学,便留在当地,或者,选择北上广深,或者新一线二线。
相对落后的老家,不愿回来。
父母,成了那个望穿秋水的人。
爱人同学的孩子宇,当年考入北京林业大学,毕业考研,硕博连读,最终,留在北京。
工作一段后,安家落户,娶妻生子。
40多平米的房子,背了房贷。
没办法,大城市房价高,人人都知道,他父母全力支持,已经花完所有积蓄,还借了不少外债。
儿子在大城市,月月还债,父母在老家,俭省节约过日子,生怕浪费一块钱,每月工资发,仅留下生活费,其他全还给了别人。
看到同龄人,儿孙绕膝,颇为羡慕,儿子呢,偶尔打电话,问候父母,每当这时候,对他们来讲,就是最开心的时候。
![](https://img.haomeiwen.com/i2955552/62c015ffe77cff22.jpg)
一个楼院的小齐,也对孩子日思夜盼。
当年女儿学习好,考上好大学,毕业出国读研,多少人羡慕,如今,已出国十多年,不愿回来。
眼看三十三了,家也不成,娃更别提,就连电话也很少,说烦她们又催回又催婚。
那天见了,说自己最后悔的事,就是同意让孩子出国,以前认为,增长见识,会更成熟,现在一看,直接是脱缰野马,没有管家了。
我只能好言劝说,孩子虽然在国外,也在好好工作,这一代人,孩子不管在外在家门口,都别想指着干啥,一切问题,都得自己解决。
话虽如此,也暗自庆幸,孩子在当地,年龄渐长,过几天就想见到孩子,这样迫切的心愿,不足为外人道。
人对亲情的渴望,并没有因科技进步,而有所减少。
父母子女,互相关照,彼此取暖,当然最好。
环顾周围,在外工作生活的孩子,占相当比例,蹲守家园的,当然多一些。
况孩子长大后,自己的意愿,往往占主导地位,家长,只能建议,不能决策,谁又能奈何。
也许,那些孤身在外的孩子,会慢慢变化,会逐渐理解父母。
无论在外混的如何,打个电话的时间,总可以挤出来,只要愿意。
朋友,请问,你的孩子,在外面还是当地?
2023.7.20.
![](https://img.haomeiwen.com/i2955552/59032be23073c496.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