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心灯录》此我独存非因所置

《心灯录》此我独存非因所置

作者: 谷l | 来源:发表于2023-04-18 06:12 被阅读0次

湛愚老人    著

山顶洞人    批注

百丈云:“罄然独存,亦无知独存之法智,性自如如,非因所置。”独存者,乃此我独存也。惟此我独存,则一切有无、了义不了义诸法皆空。盖本来原无一物。只有此我。因一念缘起,生出一切世法。因堕于世法,遂有了义不了义有无诸法,对治世法烦恼。今既独存仍旧,则大事了毕。所以又云:“忖度永亡。”盖仍旧独存。无可忖度。故古德云:非是息心除妄想,只因无事可思量。而今只要独存,久之,不但世间之事自然洞察无余,即我心中虚无微细妄想,隐中极隐者,皆不能逃我寂照。乃佛境界,名为三昧之顷,又名三昧王。凡一切三昧,皆出其下。一切殊胜,皆自此生。

人人皆有此地,但世间有何事可恋而不肯舍,竟虚此位而不一顾耶?思及此而不泪下,真无良心之人,岂不哀哉?

独存则心如木石,独存则兀尔忘缘,独存则善恶都莫细量,独存则如瞽者不辨东西南北,独存则闭智塞聪独觉冥冥,独存则如太虚。此皆古德之言。能如此,则真谓之修行人。独存妙义,难于说尽,说尽则令人生谤生疑。今录名心灯,安忍不说。即如今人为恶至于地狱为堕,人皆知之,为善至于成佛,亦名为堕,人则不知也。何以故?盖吾人有本分事。何以为本分事?即此我罄然独存是也。

独存不过仍旧,既云仍旧,则有何难?而今人中有上智之人,举念便要成佛,虽然超出一切,却为明眼人笑。不去仍旧,而想成佛,是名为堕。所以可笑。彼堕地狱者,一念能知此我,便超过上智。此理人如何得知?所以只要仍旧,不必要想成佛。果能仍旧,欲思具佛庄严,如壮士展臂,举弄千斤不藉余力,可为佛祖之师。古德都争此一著。所以古德常云:衲僧本分事,不易言也。要知得此本分后,举口动足,即堕于佛,求欲不成佛不能。然还要知是堕义才彻悟。本分事之妙,难于言尽也。

吾人本分事,惟罄然独存。只想觉明空昧以前有些什么?百丈云:傍报生天,弃之如涕唾。菩萨六度万行,如乘死尸过岸,如在牢狱厕孔得出。佛披三十二相,唤作垢腻衣。审如是,则此罄然独存是何等道理。真可谓无上无上,难于思议。惟罄然独存,才是出缠一无事之人。要知这缠,皆是此我不明,渐渐造出,而投入其中,缠到而今。可谓苦矣。问曰:“何以谓之缠也。”曰:“十法界即缠也。一切量数即缠也,皆缠格内。跳出格外,罄然独存,才叫作出缠之人。缠之云者,乃你去缠十法界,你去缠一切量数,不是十法界量数来缠你,撒手便休,有何难事?”

问曰:“难道连佛也不成,只是独存去?”曰:“独存即是佛。如何又要成佛?盖为你不知独存之理,有一佛在心中,便是入缠。何况其他。果能出缠,不为缠碍,即日游行于十法界内,也是无事之人,岂不乐哉?”惟罄然独存,超过一切陀罗尼,千七百公案变相对此皆粉碎去。末后句即此。若离此说有奇特,尽是天魔外道。十方如来对此惟袖手而已。历代祖师对此,惟闭口而已。

当此独存之时,视大千世界如一微尘,视一微尘如大千世界。闻蝇声如雷,闻雷声如蝇。见一切相皆法相,听一切音皆法音。时而高高山上立,时而深深海底行,时而冥万物为一体,时而离众相以孤明,时而腾腾兀兀,时而寂寂荡荡。总不费纤毫力。惟此我寂灭光明受用而已。罄然者,乃一切皆空也。人当罄然时,便以空为主。以空为主,如何得安稳。就有一时快活,还是在念头上盘旋,无著脚处。要知一切皆空,惟此我不空。一切皆去,惟此我独存。只要一返照,则独存之我即时现前,才是放身命处。此时外而一切相,内而此我之名,皆了不可得。

惟有历历孤明、如如不动、一我而已。问曰:“到此罄然独存时,根本智虽得,凡遇一切奇特险难公案语句不能会去,奈何?”曰:“独存时即是佛,何忧不解佛语?凡言句奇险,原是截断众流,教你去不得会这不会者是谁。言句上原无意义可会。若在言句上追寻,则反失了这不会之人。所以往往十年二十年耽误岁月,令人起退心,皆在于此。得根本智后只要熟,不必愁他言句不会。千七百公案都是闲家具,值什么干屎撅。若汲汲遑遑,生知生解,反迷却此独存之我。他日自然都会,真不值半文钱,才知此独存之妙。珍重珍重。”

批注:每读此章,回肠荡气,想我过去世积了什么德,竟能得到如此珍贵的道宝!这样的实修宝典,若不能依此实修,只在理上钻研就大错特错了。

相关文章

  • 在领导眼里,服从和对错哪个更重要?

    帝居禁中,召周亚夫赐食,独置大胾,无切肉,又不置箸。亚夫心不平,顾谓尚席取箸。上视而笑曰:“此非不足君所乎!” 亚...

  • 非诗即文

    世间文字,除却一本《心灯录》独可称经,其余一切毋论雅俗难易,非诗即文。

  • 《心灯录》此我非阿陀那识

    湛愚老人 著 山顶洞人 批注 经颂云:阿陀那识甚微细,一切种子如瀑流,我于凡愚不开演,恐彼分别执为我。客...

  • 《心灯录》此我非我相

    湛愚老人 著 山顶洞人 批注 狮子儿,一明此我后,挺起胸襟,竖起脊梁,到处以我为教,谁敢说他着于我相。若信此...

  • 古今名人读书法九

    (一) 所贵乎读书者,欲其因古圣贤之言,以明此理存此心而已。此心之不存,此理之不明,而口圣贤之言,其与街谈巷议,...

  • 拼书(一)--------【即心即佛与非心非佛】

    禅宗经典《六祖坛经》第七机缘品,载【即心即佛】,禅宗灯录《景德传灯录》卷六载【非心非佛】。 葛兆光教授在《祖堂集》...

  • 《心灯录》念念不忘此我

    湛愚老人 著 山顶洞人 批注 问曰:经云要离我相,老人云我本无相,我着于相才是我相。今老人教人要念念不忘此我,岂...

  • 《心灯录》呵骂露此我

    湛愚老人 著 山顶洞人 批注 问曰:后于佛祖者,即能成就斯道,不过与佛祖相等,何必定要呵骂以为奇特? 曰:不...

  • 《心灯录》从生至死只是此我

    湛愚老人 著 山顶洞人 批注 昔灵默禅师初谒马祖,次谒石头,便问:“一言相契即住,不契即去。”石头不语,默便行。...

  • 摘选《心灯录》识得此我  纵横自在

    但有言说, 皆非实义。 但有工夫, 皆非实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心灯录》此我独存非因所置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pccj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