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原创文字集想法散文
儿时的年味,我内心的痛

儿时的年味,我内心的痛

作者: 野老说史 | 来源:发表于2022-01-28 13:38 被阅读0次

和过去的新年比,过去缺的是年货,不缺年味,而今恰恰相反,不缺年货,缺的是年味


按理说,儿时处于经济困难时期,吃穿住行都很拮据,没有什么年味可谈。

不过转念一想,酸甜苦辣咸,那不都是味吗?只不过苦这个味道不大好享受罢了。

虽然说小时候过年吃不好,穿不暖,但是相比于当下的新年,我觉得还有很多值得回味的地方。

首先是亲情浓浓,从大年初一本家族里拜年开始。老早正月十六,人们都是浸泡在浓浓的年味之中的。


大年初二是年轻媳妇回娘家,是外甥去看望舅舅的,初三,初四,初五,分别去看自己的长辈,姑姑姨姨。

从初六开始,开启另一个阶段,是长辈给晚辈去送灯,那时的灯虽然没有现在这些电子化了的东西,但是其样式还是很丰富的,有莲花灯,宫灯,做成白兔的,还有可以上下伸缩的,我们也把它叫罐子灯,灯中间用十字的铁丝固定一根小小的蜡烛烛光,映照着,随着孩子一走一晃,给人一种晃晃悠悠,好像醉酒的样子。无论是看见跪倒一片的孝子,老人捋着胡须,眼角眉梢都是笑意,这一辈子可以告慰先祖了,人丁兴旺啊.还是目睹宾客盈门情景的幼童,他们会骄傲的拍着小胸脯说,我的谁谁谁是某某某。

而那些吃着甘蔗,打着灯笼,在街上摇来晃去的晚辈,这是在炫耀自己的舅舅对自己的爱意,他们此时都在尽情的挥霍着亲情,给予他们的幸福。

白天的活动除了促膝交谈,除了有限的几样菜的款待,相互之间的交流,这个机会也可能诞生了很多新的情侣,催生了很多机会,鼓舞了很多孩子的斗志。就没有别的可圈可点的事儿了。

小时候年味儿最浓的应该是晚上,是一种别具特色的夜生活。这种夜生活也分成前后两个阶段,正月十五之前,基本上是祭祖,串门子,耍花牌,正月十五之后,该来的客人也来的差不多了,该走的亲戚也基本上走完了,这时候的年转到另一个阶段。年轻人的活动主要是放天灯,追赶天灯。一个用纸糊的像倒扣的水缸那样大的一个灯,正中间悬挂着食用油浸泡透了的纸张,点着纸张之后,纸糊的灯中间烟雾弥漫,热气膨胀,这种烟雾推动着天灯冉冉飞向满天星斗的神秘的空中,然后随着风四处飘荡,那时候,制作一个天灯不容易,大家都比较珍惜,担心自己的天灯飞落之后,被别村的人据为己有,于是天灯升空之后,天上天灯飞翔,地下成群结队的年轻人,没命的的追赶跨过深沟跳过悬崖,翻过矮墙,一往无前。

春节另一个重头戏就是由各村各队自发组建的乡间剧团,轮流演出。春节期间演出的基本上都是大戏,而不是折子戏,年轻人,阅历浅,性子急,他们都喜欢去追天灯,而拥拥挤挤在戏台下面的大多数是一些上年纪的人,和他们带的小孩子。

这些老人历经岁月的洗练,他们对戏剧的理解要比年轻人深得多,在戏台下面,他们随着剧情哭过,笑过,沉默过,幡然醒悟过,然后在锣鼓停止的时候,满足的端起板凳,拽着孙子返回家去。戏曲成了他们进行传统教育的好教材,成了相逢相熟的好规范虽然他们没有多少文化,但是他们从戏曲中间却吸取了中国传统的忠孝节义仁义礼智,成了最具有中华文化特色的坚守,中华文化道义的一批人。

因为文革期间破四旧,春节唱的戏来来回回就那几本,戏词是大家都记得的,于是大家一边看戏,一边品评哪一个演员的扮相,哪个演员的唱腔?哪个剧团的文场面水准怎么样?文艺场面就是伴奏的弦乐和管乐,主要乐器有板胡,二胡,声音低沉的蚊子,清脆悠扬的笛子,更高级一点的可能还有琵琶,唢呐;武场面主要是配合剧情需要的打击乐如整个演奏的总指挥,演奏的灵魂就是扁鼓,此外,还有同座的如同草帽那样的,我们把它叫骗子,铙,钹,最令人吃惊的是铜锣大概有现在十人就餐的桌面那么大挂在一个木制的架子上,声音特别洪亮,还有击打节奏的邦子,因为秦腔属于北方的梆子戏。

那时候的人们如同现在一样追星,如果哪个剧团的演员演的好,那这个村子的人走出门,腰杆都比别人值,说话的生气也大,怎么着?我们村有某某某你们有吗?显然是一种挑衅的意味。但是让人们不安的就是这些演员无论是小生,还是小旦,他们都到了婚嫁年龄,如果一个有名的花旦被别的村娶走了,这个村的人会郁闷很长很长时间,他买的台柱子北别的村抽走了,这种损失在戏迷们看来是特别大的。但是他们并不甘心接受命运的安排,他们也在竭尽所能的哀求对方在春节演出的时候能够放这个姑娘让她回他们村继续演出。那些小生虽然去县城,去外地工作,但他们是爱家乡的,忘记自己的责任,到了春节汇演的时候,他们也会想尽千方百计赶回来,在舞台上好好的过把瘾,也算是对的住家乡了。

遗憾的是,那时候演戏只能演八大样板戏,很多传统优秀曲目都被当做封资修,不允许演出,所以我们这些人长大以后,离开家乡,对于秦腔传统戏幕几乎没有了什么影响,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

儿时的新年贫困与物质却满足于精神的享受

最近几年春节,我也会偶尔回家一趟,但是无法找到儿时的年味了,荒凉了一年的乡村,这时候倒是人气满满,但是因为长期分离相互之间已经没有了,原来应该有的亲情也没有人有那么大的精神去放天灯,去唱大戏我很同情现在的孩子,到他们人到中年时候,回想起家乡的娘们儿,恐怕已经寡淡同白水了。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中国社会正在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在被撕裂,被重新构建。但愿未来的年味更好一些。

相关文章

  • 儿时的年味,我内心的痛

    和过去的新年比,过去缺的是年货,不缺年味,而今恰恰相反,不缺年货,缺的是年味 按理说,儿时处于经济困难时期,吃穿住...

  • 儿时的年味|我儿时的“年”

    小的时候,每每到了腊月初八,母亲总是在严寒中起个大早,熬上一大锅香甜柔糯的八宝粥。母亲的八宝粥总是讲究的,熬粥的食...

  • 儿时的年味 | 儿时的年味

    早晨起来,看到小区内家家户户窗外挂着酱鱼干、酱鸭,闻到了过年时特有的香味,情不自禁地勾起了我童年时过年的美好回忆。...

  • 儿时的年味|儿时的年味

    儿时的年味是一家人置办年货的样子 儿时的年味是母亲打扫房子时的身影 儿时的年味是父亲准备年夜饭的香味 儿时的年味是...

  • 儿时的年味|儿时的年味

    前两天和老爸通电话,我说寄了年货回去,今年过年这边家里要来人,我不能和孩子回去了。 那边的父亲沉默了一秒钟说,你都...

  • 儿时的年味‖儿时的年味

    儿时的年,是一串精美的风铃,只要记忆的风略过,便会响起清脆的铃声。儿时的年,是一条清澈的小溪,欢快的流淌在记忆里,...

  • 儿时的年味|儿时的年味

    在附近的小区停了车,我和男朋友提着大包小包的礼盒,走回这条我住了十几年的老街道。小时候觉得这条街很长,很宽,来回跑...

  • 儿时的年味|儿时的年味

    儿时的年味 是香甜的滋味 是外婆家的饭菜 触碰出味蕾的绽放 儿时的年味 是漂亮的滋味 是妈妈涂的红指甲 映射出触觉...

  • 儿时的年味|80后的农家女

    儿时的年味是我一生最难忘的记忆, 儿时的年味是我此生最甜蜜的时光, 儿时的年味是我这世最柔软的回忆, 儿时的年味是...

  • 儿时的年味

    说起年味我有发言权,说起儿时的年味我也有发言权。儿时和年味离我都不算遥远。 说起儿时的年味,又让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儿时的年味,我内心的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pftk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