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少年读三国(一)

少年读三国(一)

作者: 烟华落雪 | 来源:发表于2020-02-20 18:23 被阅读0次

说起来很奇怪,童年的回忆就是那么几件事,学习、看书。为什么这么说,是因为看的很多东西根本和算不上与学业或者课程有关,就是所谓的闲书。相信很多家长讨厌孩子干这种事情,认为看闲书对学习是没有任何帮助的,甚至是浪费时间。

我印象中读的第一本书是科普类的,相信很多孩子都会接触到这些书。一般这些书是一套出的,因为是给孩子看的,所以会有很多插图,当然文字也不会多。比如物理篇,会介绍天体,把八大行星介绍一遍,其中会有一些星体的特征,比如土星为什么会有美丽的光环。现在玩的东西太多了,但是以前呢,没有很多书看。所以就把这些书看一遍又一遍。

想信大部分人看的闲书还是文史类。因为它容易懂,有意思,好玩。这就是最直观的印象,而且尤其是野史,对那种鲜为人知的事情有一种热衷的探究。尤其是在闲谈中互相吹嘘,一下就把别人镇住了,相信这种感觉很爽。如同说书人,虽然听客一两人,但是依然有说的乐趣。

于是在这种自我娱乐中我也看了不少闲书,听了许多评书。小孩子怎么可能爱听评书呢,还是没东西可以玩。于是有点东西听,觉的还行就上道了。

刚开始接触的关于三国的就是袁阔成老师的《长坂雄风》,讲赵云的。当时就感觉赵云很厉害的样子啊,尤其是他在长坂坡七进七出,横江救阿斗。有人开玩笑说,赵云做的最错的事情就是救下刘禅。其实当时也没觉得应该不应该救,纯粹是听个痛快。

后来偶然的机会买了《三国演义》,没事就翻翻。我现在还记得我仅仅详细看到了诸葛亮去世,后面就没怎么看了。因为觉得诸葛亮去世了,我能认知的三国就完事了。

现在看视频说有的外国人读三国,看到关羽兵败被杀,有一种不可思议的感觉,觉得简直没法想象。我觉得我读三国时没这种反应。因为我的第一印象里面赵云才是心中的最强王者,就是这样。

先写这些,有时间继续谈吧。

相关文章

  • 品三国,论诸葛

    早有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之所以《水浒》少年不可多读,乃是少年时易冲动,易闯出祸事;而老不读《三国》,则...

  • 荐书《少年读三国》

    为什么要让孩子读三国? 不同的家长有不同的答案。 但有一点他们都会认同: 少年读三国,可以去认识,仁德刘备、忠义关...

  • 少年读三国(一)

    说起来很奇怪,童年的回忆就是那么几件事,学习、看书。为什么这么说,是因为看的很多东西根本和算不上与学业或者课程有关...

  • 完美?不存在!——读《穆斯林的葬礼》有感

    (小孙同学的读后感) 我读《穆斯林的葬礼》时把书丢下了两次,颇有冰心女士少年读《三国演义》之风。冰心读《三国》时,...

  • 说不尽的三国,道不完的人性

    说不尽的三国,道不完的人性 ——读《少年读三国》 文/苇眉儿 历史风起云涌,串联起我们的过去,展示我们的现在,并终...

  • 追《三国演义》的感想

    春节回老家时无意中看到爸爸在看《三国演义》,跟着看了几集,居然看进去了,越看越爱看。记得少年时试着读三国,读不下去...

  • 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

    自古有“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为何这样讲? 首先前半句,少年不宜读《水浒》,是因为正直少年血气方刚,易...

  • 阅读是种强求不来的缘分

    有人说,年轻读《三国》年老读《红楼》; 有人说,夏天读《三国》冬天读《红楼》; 有人说,得意读《三国》失意读《红楼...

  • 深夜不眠读三国——

    深夜不眠读三国—— 罗贯中先生的这套三国演义是我从少年就开始看的古典小说之一,喜爱的程度自不用说可书里的尔虞我诈又...

  • 刘备“三顾茅庐”,藏着中年人逆袭的智慧

    年少不懂刘备,读懂不再年少。 少年时读《三国演义》,对刘备的感觉就是“无能”且“爱哭”,更喜欢曹...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少年读三国(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pjly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