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声韵格律系列
浅谈怎样写好七绝/李郁林

浅谈怎样写好七绝/李郁林

作者: 诗之源 | 来源:发表于2017-11-19 23:43 被阅读46次

    今天,根据诗友的要求和自己的肤浅体会,谈谈《怎样写好七绝》。七绝是诗中浓缩的精品,流传最广,历史史悠闲久,是诗人常用的一种传统诗词形式。绝句是最好写的诗,也是最不好写的诗。说它好写,是因为但凡有点文字功底的人,都能咏出几句来,加之当前文化的庸俗化之风,使得打油诗之类的常见于报端与网络,很多人并不明白什么是真正的绝句,但却常常胆量大得惊人。而打油诗之类的,多数都是以绝句的形式出现。说它最不好写,是因为绝句字不多,腾挪的空间小,常常使人或失之于圆滑,或空洞无物,或陈词滥调,或肤浅而不深刻,或庸俗而没有内涵……凡此种种,往往都是写绝句经常出现的弊端。当然,学会了写绝句,就奠定了写其它诗词的基础,写其它形式的诗就容易了。好的七绝,朗朗上口,易记易背,容易流传;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不径直而走路;能成为千古绝唱,也使得诗作者百世流芳。所以学写诗,首先要写会写绝句;要成为诗人,首先写好七绝。

    写好七绝,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立意

    意是一首诗的灵魂,《刘贡甫诗话》里说:“诗以意为主,文词次之;意深义高,虽文词平易,自是奇作”。王夫之说:“夫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无论诗作吟何内容,只要在立意上有独特的意义,就会取得出人意料的效果,例如于谦的《石灰吟》,石灰作为一种物体,其本身不具备诗意,就像大路上的灰尘一样普通,可是于谦赋它一种精神: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熊熊只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只留清白在人间。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抒发自己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品质和不同流合污情。经过千万次锤打出深山,熊熊烈火焚烧也视平常事一样。即使粉身碎骨又何所畏惧,只为把一片青白留在人间。这样写,,也使得石灰的形象和作者的形象在诗人笔下大放异彩。

    又如蒋昌典先生的《农家即景》:

    春归旧燕有新愁,不见茅檐见彩楼。

    三匝绕梁终辨识,锄筐仍挂粉墙头。

    写农村变化化,别辟蹊径,很有情趣,很有新意。

    再如本人的一首《题小草——赠涟源青年诗人》:

    一遇春风吹旷野,茵茵遍地竞繁荣。

    芸芸翠翠知多少,总是先生逊后生。

    以小萆比喻青年诗人。小草一遇春风,便生机勃勃地成长。先期生长的总是比不上后期的蓬勃。所以总是先生逊后生。借物喻人,青年诗人总是要超过老一代诗人的。所谓咏小物而言大义,即此也。

    诗的立意,主要体现在三个字上,即:真、新、深。

    1、所谓“真”,即是真情实感,一定要写自己熟悉的、了解的东西,这样才能做到有自己真实的感受,刘熙载在《诗概》中说:“诗可以几年不做,但不能一首不真” 例如李白的诗: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从语言的角度看,其实这首诗就是大白话:我乘舟正要走了,忽然听到岸上有人唱歌而来,虽然桃花潭水有千尺深,但也不如汪伦送我的情深。语言上几无雕饰,但却成了千古名诗,就是因为这首诗是李白的切身感受, 所以能打动人。当然,说是要真,却不是像照相机一样去照搬实际生活,需要在生活的基础上加以夸张、提升,这样才会更有意味。

    如当代诗人写解放军抗洪:

    “君看千里江堤上,一个军人一座山”,千里江堤,这本身就是夸张,军人如山,也是夸张,但又是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上的,因为有了解放军,人民心里就有了安全感,形容军人如山就是这种安全感的体现,所以虽然是夸张,但又是真实感受。

    如蓝天的七绝.《中秋示儿》(中华新韵):

    人生似露易流年,岁怕中秋月怕圆。

    岂待鬓霜空叹息?精禽有日海将填!

    情真则语畅,此诗起承感叹岁月磋砣,韶华易逝,为主题‘示儿’铺垫。转句谆谆教导,与岳飞《满江红》“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有异曲同工之妙。结句反用精卫噙石之典,激励发奋向上,亦用夸张之手法。望子成龙之真情流露于字里行间。

    2、所谓“新”,就是要出新,就是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意是独特的,是别人没有过的。姜白石曰:“人所易言,我寡言之;人所难言,我易言之。诗便不俗”。诗人刘夜烽说:“清新莫拾人牙慧,别出心裁意自高”。同一件事物,从不同侧面去观察,去思考,所得到的感受也是不同的。所以,写与别人不同的意,才能出新,才能不落俗套。同写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写的是梅的品格,高洁孤傲,以梅抒志;而“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倚窗前,寒梅著花未”,写的是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同样写夕阳,杜甫写的是“落日心犹壮”,好一似“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李商隐写的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一种悲观慨叹之情;朱自清写的是“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这是对李商隐的批判;叶剑英写的是“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表达了豁达浪漫的情怀;毛泽东写的是“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描绘了豪迈、瑰丽的画卷,令人为之向往、动容。新,就是要立新除旧,就是有新思想、新感觉、新视角,这样的诗才会令人为之耳目一新,才有生命力,才有价值。

    如烟雨竹林题《中秋》诗:

    夜笼岷山灯不明,犹悲泥石卷生灵。

    中秋怕望乡关月,触动伤怀泪雨倾。

    首句用‘灯不明’寓意灾区人民仍处在重灾过后的艰难困境。继而对景怀人,有多少生灵一夜之中葬身泥石!只一卷字,道出了灾之严重。不言中秋,却浓墨渲染灾情,为转结伏笔,章法运用巧妙!转句笔锋一转,切入主题,中秋本是团圆之节,古今多少人盼望中秋得以团聚,然而灾区人民却为何怕见中秋之月?因为家破人亡的阴影难已挥抹,以免触景生悲。伤怀之泪竞然化作倾盆大雨!作者视觉独特,想象丰富,写中秋创意出新而不落俗套,应为成功之作。

    3、所谓“深”,就是要深刻,要曲折含蓄,要令人回味。中国文人是含蓄的,文化艺术讲究的是有回味,有想象,如音绕梁,三日不绝,让人细品,越品越有味道。作为中国文化最直接的承载,诗也应具有这样的特点。如: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的这首《出塞》写的是征人戍边的情形,但却透过诗的语言,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有为将军的渴望,颇有一种“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的感慨,全诗时空转换,既有历史长河的久远,也有“万里”空间的辽阔,给人的想象空间很大。再如: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杜牧在《赠别》中不写人垂泪,写蜡烛垂泪,但虽然写蜡烛垂泪,人们读起来,会立即联想到此时写的已经不是蜡烛了,而是写人了。字面委婉,内心深情,余味不尽。又如今人郭定乾写的《插秧》:

    白水汪汪万顷田,一田好作一诗笺。

    疏疏写下千行绿,如此文章最值钱。

    这里作者把田比作诗笺,把插秧比作写文章,最后一句感叹:“如此文章最值钱”。为何这个“文章最值钱”呢?读者可以通过对全诗理解,进行想象,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农业丰收,民富国强,焉能不值钱?这种深刻,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与强大生命力的。 

    如 智雪的 七绝 《秋  雨》:

    一样相思两地牵,红尘寻觅几多年。

    苍天怜我雨如泪,不遣今宵明月圆。

    智雪擅长婉约风格,其诗词多写离愁别恨,两地相思。此诗起承借中秋为心中之人而寻寻觅觅。时过境迁,依然是两地情牵,终难撮合。转结奇峰突起:借秋雨言愁,此情憾地动天,就连苍天也只能为我落泪!久违的‘明月’在万家团圆之夜还是没有出现。寓情于景,怨天犹人,寄托了人世太多的无奈和悲伤!

    二、境界

    《辞海》里说:“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客观图景与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具有虚实相生,意与境谐、深邃幽远的审美物征,能使读者产生想象和联想,如身入其境,在思想情感上受到感染”。        王昌龄在《诗格》中说:“诗有三境::一曰物境。欲为山水诗, 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绝秀者,神之于心,身处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二曰情境。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驰思,深得其情。三曰意境。亦张于意而思于心,则得其真矣”。他把诗的意境分成三格: 

    言物者为下格。只是简单对事物进行直接描写,没有主题的升华,没有美的提炼,诗品则下矣。如,有首民歌: 

    头发梳得光,脸儿擦得香。

    只因不生产,人人说她脏。

    本诗的主题也是不错的,但直接把想说的话都说出来了,没有铺陈,没有联想,让人读起来无味。

    言情者中格。是将作者自己的身心,投到强烈的感情体验之中,将意象融为一体,即把客观事物理解体验之后,化为个人感情,并经过酝酿加工所形成的境况,如千堆雪的诗《中秋问月》:

    月挂中天酒未干,月圆人缺醉凭栏。 

    嫦娥垂问腮前泪,谁锁牛郎又一年?

    由月挂中天之景与醉凭栏之活动,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可以想象的画面:在中秋的明月之下,主人翁醉依栏杆,抬头望月。这个人在中秋万家团圆之日,却一个人孤独地以酒自醉,为何?很容易就会联想到,他在相思之中,在思念远方的什么人。这就是将个人的感情“相思”与中天挂月、醉依栏杆联系到一起,情与景相融。 

    意境者上格,偏于言志。即作者将物境、情境都融为自己的意识、感情,使之升华到最美好的境界。如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以衰老多病之身,尚想为国戍边,不忘抗战报国,将梦境和现实相结合,表现诗人报效祖国忠心不衰之情,读来悲壮苍凉!三境相互融合,在抒情中表意,在明意中言情。

    如醉哥《醉咏中秋月》:

    携酒登楼饮桂香,何人张幕蔽穹苍?

    浮槎倘使能赊我,不教玉蟾云里藏!

    醉哥曾有诗云:“雄心盖世吞千盏,豪气惊天撼九州。直欲他年羞太白,年华岂许付东流。”虽有些夸张过分,但颇有东坡豪气,太白遗风!此诗题为醉咏,实为酒后真言,众人皆醉,唯吾独醒,敢问敢为,其境已臻忘我。

    诗歌创造意境的过程,就是对所反映的对象素材加以取舍的过程。这种过程,是我们在创作中必须掌握的。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1、以少总多。诗歌所要反映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但不能把生活中的所有现象都罗列进诗中,所以需要有一个选取、删简的过程。李东阳题的《墨竹》诗中说:

    莫将画竹论难易,刚道繁难简更难。

    君看萧萧只数叶,满堂风雨不胜寒。

    他所说的画法与诗法相通,都要讲究简洁,尤其是绝句,更要简洁。画竹不是把所有的竹叶都画出来,而是只简要地画上几片竹叶,疏朗自然,却能使人从中体会出竹子萧萧作响,满堂风雨的韵味。王安石说:“浓要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也是这个意思,从“红一点”,就可以使读者感受到万紫千红的景色。这就是“以一总万”。

    2、以小见大。以小景传达大景大情,以小事写大内容,以小物写大主题。通过典型和象征,借助于人们的生活体验,达到以小见大的目的。如杜牧的诗《赤壁》:

    折戳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二乔只是两个美女,但她们却代表着东吴政权的尊严,两个妇女如果被俘,这在战争中实在是小事,但在这里却意味着东吴政权的灭亡。这种小中见大的手法,是我们在诗中经常使用的。如黄巢《题菊花》: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花在什么时候开放,似乎并不是什么大事,但这里作者却要把在秋天开的菊花放到春天来开,体现作者改变现实的思想,这也是以小见大。

    3、即物寓意。即言在此而意在彼。如苏轼《花影》: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诗中对花影描给得很形象,而其真正的用意,却是历来小人得志,挥之不去,却之又来。又如曾巩《咏柳》: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诗中说是严冬刚刚过,柳条还没有变黄,可是它却凭春风一吹,马上就猖狂起来。柳条乱舞,柳花乱飞,只知道一时蒙天蔽日,好象整个世界都是它的,哪里知道秋后还有清霜,那是它叶落枝枯的时候。这里诗人以柳作比,描画出一些善于逢迎拍、得志便猖狂的小人形象。诗中有鄙视、嘲弄、劝喻、警告,这才是作者“咏柳”的真实目的和寓意所在。 

    又如本人《咏月----贺妻子生日》:

    不叹星空有几何,争辉岂止耀银波。

    无私奉献光和热,谁比婵娟付出多。

    借月喻妻,表达妻子甘于付出.、甘于奉献的精神境。所谓意在诗外,就是这个道理。

    4、虚实相生。虚是主观思想感情,实是客观景物形象。诗中如果只有虚,就会抽象说教,没有诗味;如果只有实,就会现象罗列,没有生气、情趣。古人云:“虚者枯,实在塞”,所以要虚实相生,情景交融。如圈圈的《七绝自嘲》:

    中庭柳影自风移,独倚窗前浑不知。

    堪笑他朝谁似我,未成功业便吟诗!

    中庭柳影移是写实,独倚窗前是写实,然后展开联想,“堪笑他朝谁似我”是一种想象,是虚。这种虚实结合,给人的感觉既言之有物,也诗意盎然,灵气与情趣俱现。这是前实后虚的写法。再如我的《题湘潭博源园》:

    一览名园不自持,豪情激荡便题诗。

    此间美景知多少,醉卧云湖莫笑痴。

    这里是虚实结合的写法。一进入这名园,看到送人的景色,便情不自禁地忍不住欣然题诗。谁知道这里的美景有多少啊,陶醉在云湖这样的美景不要讪笑我痴情啊!

    三、章法

    作文、书法与绘画都讲究章法,诗也一样,也是具有章法的。绝句的章法主要体现在“起、承、转、合”四个方面。一般情况下,第一句为起,第二句为承,第三句为转,第四句为合。如王翰的《凉州词》: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点几人回。

    这首诗中,第一句:“葡萄美酒夜光杯”为起,描写了边塞军帐中的情景,美酒;第二句:“欲饮琵琶马上催”为承,继续描写眼前之景象,举杯之时,音乐响起,如此欢愉,恰到好处;第三句:“醉卧沙场君莫笑”为转,由前面两句的景象写起将士们的心态了,不要笑话他们在战场上还这么快乐,为什么呢?引出下文,此就是转的力量;第四句:“古来征战几人回”为合,是全诗主题思想体现之处:将士们到边塞就是要为国战死的。显示了视死如归、马革裹尸的决心与斗志。

    也有的诗开宗明义,直接点出主题,然后再通过写景、写情来深化主题。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弟兄》: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前两句写出了全诗的主题,即“每逢佳节遍思亲”,此句也成为千古佳节常用的名句,后面两句则是对兄弟们在重阳节“遍插茱萸”时情景的想象:很多兄弟都在一起快乐过着重阳,可是他们中间少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我”,他们也在想着“我”,这是对“每逢佳节倍思亲”的进一步说明与意境化。但此诗也能够体现“起、转、承、合”的特点,即首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是对自己当前境况的一种描写,起得比较平实;第二句“每逢佳节倍思亲”,既是点明主题,也是对第一句的承,承接第一句写出了“独在异乡为异客”时的心情如何,即:“每逢佳节倍思亲”,是一种在佳节的时候思念亲人的心情啊;第三句“遥知兄弟登高处”,转而描写山的东边的兄弟们登高望远时的情景,如何呢?第四句合为“遍插茱萸少一人”,他们在重阳插茱萸的时候少一个人,这个人就是“我”,他们也在想念“我”,进一步深化了“每逢佳节倍思亲”的主题,不仅“我”思念着他们,他们也在思念着“我”,从个体,变成了全体,突出地说明“每逢佳节倍思亲”不是一个人的感受,是全天下多少离人及其家人们的感受。

    写绝句时,在“起、承、转、合”应掌握以下方法:

    1、起句开门见山:一般都是平铺直叙,或写景,或写实,或叙事,或议论,或感叹,直入主题。如李清照的《乌江》: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起句直接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虽女子也,然发丈夫之声。 

    2、承句顺理成章:多是承接第一句的意思,或延伸,或发展,或渲染,或补充。如我写的《题爱晚亭》: 

    书生意气欲何求?指点江山笔力遒。

    励志敢凭家国许,苍茫大地主沉浮!

    起句是陈述,承句对起句来说,从时间上来讲是顺承,从意思上来讲是起句的发展。如唐代张俞的《蚕妇》: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襟。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入城市”后怎么样呢?“泪满巾”。起承自然,更重要的是为第三句的转,做好了铺垫,好好的怎么就会“泪满巾”呢?

    3、转句峰回路转:转句是全诗的最着力之处,转得好,就能翻出新意,诗的神韵自出。元杨载说:“绝句大抵起承固难,然不过平直叙述为佳,从容承之为是;至于宛转变化工夫,全在第三句。若于此转变得好,则第四句为顺流之舟”。可见转在整个绝句中,起到了至于重要的作用。如《蚕妇》诗:第三句开始转,不写作者自己的情况了,开始写看到的事,这个转自然而有力,看到了什么呢?“遍身罗绮者”,其实看到这些人也不足为奇,怎么就会“泪满巾”了呢?为合做好了准备,使“合”来得非常必然,因为他们“不是养蚕人”,真正养蚕的人穿不到罗绮,他们的苦谁了解啊?主题很自然地就表现出来了,也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又如岳飞《题青泥市壁》:

    雄气堂堂贯斗牛,誓将贞节报君仇。

    斩除顽恶还车驾,不问登坛万户侯。

    本诗是言志诗,起承是开门见山,真抒胸臆,显示其气冲霄汉的豪迈。而第三句点出了一个武将最想说的话:“斩除顽恶”,同时迎两天子驾还国。如果说前两句表达的是一种精神的话,那么第三句则直面现实,不谈精神了,谈实际行动,诗人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抗金斗争中显示了“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凶奴血”的大丈夫行为。

    诗的承转对于一首诗来说,非常重要,转得好就有“起死回生”之妙。有一个故事可以说明这个问题:乾隆下江南的时候,来到湘乡温江地界(今涟源温江),天色已是傍晚,看到远处飞来一群白鹤,就叫身边的文人们赋诗吟鹤,其中有一个叫冯修诚的随口吟道: 

    远望天空一鹤飞,朱砂为顶雪为衣。

    乾隆听后有意刁难,说:“我要你吟的是黑鹤”。冯略加思考,续吟道:

    只因觅食归来晚,误落羲之洗砚池。

    此处的转合都非常之妙,以“只因觅食归来晚”转而写为何会变成黑鹤,是因为“误落羲之洗砚池”,白鹤怎么会“误落”呢?是因为天黑了,看不见。转得非常自然,也为合得自然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可见转是非常重要的。转一般有四种方法:

    其一,顺转。即按前两句的意思,继续发展、深化,顺势而下,做到合的时候,是水到渠成。如花溪钓客的七绝《练笔》: 

    风云一页写春秋,不计功名不载愁。

    把酒闲抛尘俗事,三山五岳任其游。

    第三句“把酒闲抛尘俗事”,是顺着“不计功名不载愁”的意思一直写下去的。

    其二,反转。就是相对于前面两句反其意而写,使得全诗平直之中起波澜,转就显得更加有力。如水虎英雄的七绝《写真》:

    女郎湖上写风流,泄尽春光不自羞。

    莫怪旁观人掩面,满堤绿柳亦垂头。

    此诗前两句写的是拍写真的女郎在拍写真时的状况,第三句“莫怪旁观人掩面”,通过观众们的动作“掩面”转入对她的批评,生动形象。

    其三,由景转情。诗中这样的转法最为常见,即前两句写景,由此景而生情,于是从第三句开始转而写情。如上官云儿《七绝》:

    月光如水照村烟,远岸横舟人不眠。

    客里难书身外事,一眸秋意倩谁传?

    前两句写眼中之景,引而由第三句转而写情,此情在此景中生,“远岸横舟”是为何?由第三句开始交待“客里”里的情思无法表达的无奈。

    其四,由情转景。即前两句写情,再从第三句转而写景,以景衬托、深化、具体化情感,使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显得深刻、升华,意境殊美,余味无穷。如戴叔伦《三闾庙》:

    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

    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

    本诗为吊屈原而作。首二句是说屈原一生忠愤,却因受谗被谤,含恨投江。三、四句是由情转景,秋风日暮,枫林萧萧,似乎连枫树林也在为其黯然。

    另外,绝句的转常常会用关联词来表达开合、反正、递增、因果、呼应、反诘等诗意的发展和变化。如:“莫嫌金甲重,且去捉飘风”(李贺),“孰知不问边庭苦,纵死犹问侠骨香”(王维),“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苏轼),“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王冕)等等。

    4、合句余音绕梁多:数情况下合句是全诗的诗眼。或点明主题,或深化主题。绝句的“起、承、转、合”中,尤以“合”为重要,明王世贞说“歌行有三难,起调一也,转节二也,收节三也,惟收尾尤难”。还有人说:“为人重晚节,行文看结穴”。明后七子谢榛说:“结尾要像撞钟那样,清音有余,含有不尽之意。”这些都是强调结尾要有余味、有力量。结句对于一首的重要,从下面郑板桥《咏雪》诗中可以看出:“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芦花总不见。 ”如果没有结句,此诗无以言诗,但正因为结句出彩,才使状如数数的句子成为一首很有味道的诗。换言之,起要别开生面之辞,开宗明义;承要顺理成章之畅,恰到好处;转要峰回路转之际,另辟蹊径;合要出人意料之外,余味无穷。

    四、技巧

    技巧,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表现手法。我国古代的诗论中,把赋、比、兴三个字概括为诗创作的三种表现手法。明人王文录说:“作诗不明赋、比、兴,医药不明君臣佐使也,岂得为诗?”朱熹曰:“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按此理解,所谓赋,就是写实,平铺直叙,直言其事;所谓比,就是比喻,比拟;所谓兴,就是开头先写别的事物,引起下面所要说的正事。

    1、赋。赋法,即直接陈述,直描情状,直抒胸臆,直写人物,直叙事伯,直写景物。是告诉我们“是什么”的问题。唐以前的人们,赋比较多,后来越来越含蓄,赋少也。如项羽的《垓下歌》:

    力拨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这是一首表现英雄末路、敷陈其事的悲歌,直抒胸臆,慷慨激昂。赋的要求一是要交待清楚,明白;二是要讲究曲折、起伏,不能平淡如水,没有诗味;三是要有主线,尤其是叙事诗。用在绝句中的赋法唐以后不多,但也有很多名篇。如李清照的《乌江》:

    生当作人杰,死也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此诗,其实就是对项羽自杀乌江写实,作者直抒胸臆,写出了自己的看法。再如唐张谓《题长安壁主人》:

    世人交结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

    纵令然诺暂相许,终是悠悠行路人。

    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揭露金钱对人心的侵蚀,势利对社会的污染。通篇议论,纯用赋法。如泪莫轻弹的《山居》: 

    曲涧泉流满,轻岚石卧深。

    晚风随意处,曾有数声琴。

    直接描写山居的景物与相关联的事物,让人感觉其中之美。而且此诗不仅状物,还能做到由风声传琴声,改变前两句直接状物的写法,做到起伏、曲折,给人以美感。

    2、比。比法,即以彼物比此物,是告诉我们“像什么”的问题。在绝句的创作中,比是一种经常的、大量使用的表现方法。巧比妙喻的目的,是为了使诗词比用直接陈述更有说服力和感染力。比的方法有很多,主要有以下三种:

    比喻。就是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似点,把某一事物比作另一事物,把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把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用比喻法描写事物,可使事物形象鲜明生动,加深读者的印象;用来说明道理,能使道理通俗易懂,使人易于理解。比喻又有以下方式:

    其一,明喻。就是比较明显地打比方。如柳宗元《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

    此诗中“尖山似剑芒”就是明喻。再如白居易《暮江吟》: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此诗中“露似真珠”“月似弓”也是明喻。

    其二,隐喻,也就是暗喻,比喻关系暗含在其中。如文天祥《扬子江》:

    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这里“臣心”就像“磁针石”,就是一种隐喻。再如唐朱庆余的《近试上张水部》: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本诗是朱庆余在考前怕自己作品不符合考官的要求,给张水部(即张藉)所写的一首诗。以新妇自比,把考官比作公婆,向张征求意见。通篇都是都是以比体写成。张藉接诗后,也回了一首《酬朱庆余》: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诗的大意是说朱庆作像一位采莲的姑娘,长得漂亮,歌喉又好,别看那些姑娘穿得很华美,但不值得人们看重,她们怎么能抵得上这位采莲姑娘,她那美妙的歌喉,一支轻歌就可以值上万金啊。从而打消了朱庆余“入时无”的顾虑。朱庆余的诗写得妙,张藉的答诗也是比得妙,珠联璧合,传为千古佳话。 

    其三,借喻。是一种省略性的比喻,直接用比喻物来代替被比喻物。如林岫的《母牛叹》: 

    洋奶原来国货装,国人崇外助奸商。

    犊儿换姓君休怪,隔壁阿毛改太郎。

    以“太郎”来比喻外国的事物。陈子昂《送魏大从军》:“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这里借汉时的匈奴,指与唐交战的外族;魏绛为春秋晋国大夫,借指友人魏大。再如李白的《黄鹤楼闻笛》: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这其中的迁客指的贾谊,贾谊以年少才华横溢名闻于朝野,遭到权臣之嫉,被贬长沙。这里,李白就是以贾谊比喻自己,借贾谊说自己。这在唐时是非常普遍的,唐代的诗人往往都喜欢以说汉喻唐,如《长恨歌》开篇就说:“汉皇重色思倾国”,说是汉皇,但其实就是借指唐玄宗。

    比拟。这是一种把物比作人,或者把人比作物,或者把甲物比作乙物的一种方法。如秦观的《春日》: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这是把物比作人。把春雨后的花草拟人化,芍药会有情含泪,蔷薇会无力卧枝,把它们写活了。再如李纲的《病牛》:

    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

    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这是把人比作物。把自己比作病牛。再如杜荀鹤的《再经胡城县》:

    去风曾经此县城,县民无口不冤声。

    今来县宰加朱绂,便是生灵血染成。

    这是以物比作另一物。诗中把县宰的朱绂和县民的鲜血联系在一起,这是两种颜色相同而性质相反的事物,其原因是什么,则让读者自己想象。

    对比。通过不同事物之间的差异,来突出事物的特点。这也是一种绝句中常用的方法。有横比与竖比之分。如袁牧《马嵬驿》: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这是一种横比,以不同人之间相比,用唐玄宗、杨贵妃长生殿别离与平常百姓别离进行对比,鲜明地突出表现了作者重视和同情普通民众的思想感情。又如肖永义《答友人》:

    旧梦随风散作文,文章秋水待浮尘。 

    十年窗下三千纸,不及歌坛一曲新。

    这也是一种横比。诗人用十年艰苦所写的诗文,与歌坛上歌星的一支新曲作比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再如李清照的《偶成》:

    十五年前花月底,相从曾赋赏花诗。

    今看花月浑相似,安得情情似往时。

    这是纵比,就是通过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进行对比。拿十五年前的事与现在相比,时过境迁,今昔不同,对比鲜明。如崔护的《都城南庄》: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拿去年与今年相比,物是人非,令人感慨。

    3、兴。兴,作为艺术手法,主要用来渲染气氛,触影生情,有时候也在音节上起到和谐的作用。往往说的是“由什么想起什么”的问题。

    兴者起也。即起发端的作用,以便为下文开头。朱熹云:“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即在全诗或段落开始,先说些同要说有事物无直接关系,或没有明显联系的话,但却有启示的作用,引导下文。如王昌龄的《闺怨》: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前面两句起兴,写少女不知道愁是什么,高高兴兴上得楼来,这本来都是与“闺怨”无关的,可是上楼后忽然看到杨柳了,想到折柳而别,送“夫婿觅封侯”是错误的,如今自己独守空房,由此产生了怨。再如耕砚的《莫愁湖上泛舟》:

    轻泛卢家少妇舟,一池碧水润如油。

    其中多少离人泪,底事湖名唤莫愁?

    此诗前两句写景,似乎与愁无关。可是从第三句开始,写由前面的景物,想到了泛舟离别,因而此湖叫莫愁(当然事实上是不是因为这个才叫莫愁湖的,那是另外一回事,但这里给的是一种感慨)。 

    兴而比也。即既有发端作用,也有比的作用。诗经的开篇第一首《关雎》就是一个例子: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开篇写水鸟相爱,联系到男女相爱,以水鸟相爱来比喻男女相爱。兴与比都有之。在绝句中这种写法也是比较普遍的。如飞花花主《爱莲说.似水》:

    似水韶华似水流,人间风雨本无由。

    君当归去侬当醉,从此潇湘不尽秋。

    前两句既是兴起,写枯荷流水,又是比喻人情似水而逝。

    五、旨义

    旨义,就是诗的主旨。也就是说,通过写这首诗,你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你要褒扬什么、针砭什么,倡导什么、反对什么。“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写好七绝的的意义和作用,我觉得可从诗词的“兴、观 、群、怨”这个四个社会功能来衡量。

    1、兴—振兴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是传统诗词的主旋律。“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一条爱国主义红线,贯穿全部中国诗歌史。好诗的主题首先就是爱国。

    2、观—提高观察能力。读诗可以观民风。白居易说:“:闻元首明、股肱良之歌,则知虞道昌矣;闻五子洛汭之歌,则知夏政荒矣。”《诗.大序》说:“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人。”历代圣哲,有远见的政治家,都高度重视诗歌,从中汲取教益,补察时政。所谓现就是好诗要让人喜闻乐见过,耐看。

    3、群—增强群体观念。传统诗词具有强大的感情凝聚力。它可以团结人民,鼓舞人民,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奋斗。如《诗经.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长矛。与子同仇!”表现的。是团结一心、同仇敌忾的义愤。中华数千年历经磨难抱成一团,足以证明以诗歌为主的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好诗要合群。

    4、怨—针砭社会时弊。无骚不成诗。诗人以诗为匕首投枪,抨击黑恶势力,抨击腐败现象,形成道德法庭,使人震聋发聩。如温祥《拜千手观音》:“求赐也生千只手,半抓钞票半抓钱”。直刺钱权欲,一针见血。又如刘友竹《读信有感》:“久已无人愧俸钱,诸衙频见小车添。有钱官吏修公馆,无凳学生抢破砖”。好诗要带刺。

    怎样写好绝句,除政治水准外,也要讲究艺术水准。我认为好绝句的艺术标准有四条:

    一要写出个性。如红面,大家一定会想起关公;黑面,大家一定会想起包公。羽扇纶巾,大家都知道是孔明,两把菜刀大家都知道是贺龙。唆是弄非,一定晓得是指猪八戒;大碗喝酒、大碗呷肉,一定晓得是指指梁山好汉。 

    二要留有空间。好的绝句一定要给力人留下丰富的想象的空间,不能一览无余。如毛泽东悼罗荣桓逝世的诗::“君今不幸离尘世,国有事疑难可问谁?”究竟是什么让毛泽东这么耽心?直到林彪出事人们才恍然大悟。

    三要溶入感情。好的绝句一定溶入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如郑板桥的题竹七绝:“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正是溶入了诗人的感情,才使这首诗富有生命力,烩灸人口,千载流传。

    四要树起形象。如林从龙先生的《望昭陵》:“几回面折与廷争,不损君王知遇情。人去千年三镜在,魏征坟上望昭陵。”从这首绝句可见,一个敢于直谏的忠臣形象和一个从谏如流的君王形象跃然纸上。

    如何写好七绝,是一个与时俱进、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课题。今天就讲这些,谢谢大家!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西域冰雪:脉络清晰,主线明了,入微细致。。。学习了🙏🙏

      本文标题:浅谈怎样写好七绝/李郁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plmv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