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企业管理
2019年新春读书心得

2019年新春读书心得

作者: 咫尺天涯_f893 | 来源:发表于2019-02-11 13:45 被阅读0次

一、《空雨衣》

看这本书,着实让人纠结,九大悖论以怀疑的态度对人和企业相关的要素进行了反思。之前看过汉迪的《第二曲线》就很颠覆,在《空雨衣》里继续延续颠覆的特质。尽管在书中例举了九大悖论,但是也对穿越悖论的方法给出了建议和思路。有三条特别有感,在此专门表达一下自己的看法。

1.  逆向授权的艺术

这里先抛出两个问题。何为“逆向授权”?何为“艺术”?

前一问在书中给出了书面解释,由成员授权给中心。短短的几个字表达了两层含义,第一层是成员拥有自主权才能授权,第二层是成员既然可以授权也就可以收回授权。近一段的美国政府停摆也着实让人叹为观止,停摆似乎对美国的影响不大,国家还在正常运转而未动乱。相信在集权的天朝,这一点是很难做到的。天朝的民企更是信奉集权的魅力。

后一问很缥缈,凡是玄虚的,不可言表的,均可用“艺术”来表述。从务实的角度理解,艺术的东西都是不实用的,但艺术的创意均是来源于实际生活的,艺术是用来表达升华和欣赏的,当然汉迪在书中提到的艺术主要指企业管理艺术,也只能是建议和思路,至于怎么用,还得看参与其中的人。

授权在之前的德鲁克的思想中有提到,德鲁克的思路是自上而下的授权,体现权利与责任共担,而汉迪的逆向授权也有提到责任,更多是以上下级相互的平等与信任为前提的。

2. 学习的方向

在这一章提到了信息时代的三种劳动人口,第一类是例行工作者,第二类是个人服务者,第三类是符合分析者。在企业中,就工作岗位而言,除了老板,都可以对号入座。企业是一个组织,需要各类人员各司其职才能保证组织的正常运转。但是不管是哪类人,学习都是可以帮助提升的。

提升的是什么,就是多元智慧。企业就像一个具有多元智慧的人,企业中人就像拥有各种智慧的细胞,每个细胞可以选择成为拥由多元智慧,也可以选择单一智慧扬长避短。德鲁克在《21世纪的管理挑战中》提出的自我管理策略,更加直白,集中精力发挥你的优势,努力增强你的优势,找出什么是不要做的事,在改进弱点上,我们要尽可能少浪费精力。如果把组织比作一个人,本书提出的多元智能,更像是组织智慧的自我提升之道。

3.  人生四季之美

按照书中描绘的人生四季,略显悲凄。悲凄在人生似乎都已注定要走的路,像春夏秋冬一样,这也许跟作者写此书的年龄相关,书中开篇的一句话,“职场赢家,生活输家”,想必奠定了其当时的心态,但正值青年的我们,内心应当如盛夏般炙热,先赢了再说。

二、《成为最后一人》

将应该做的事认真且乐观地坚持到底,开篇即励志。岛国的书,总是透出一种执着。相比《空雨衣》的反思,《成为最后一人》更加的笃定和坚贞。抛开政治立场,站在经济的角度看日本,不可否认是目前世界上主要的几大经济体之一,日本在高精尖技术方面,也的确技高一筹。川村隆虽年近古稀,依然坚守信念,而没有像汉迪一样惆怅,实属不易。

1.  以“盈利”为目标的思考习惯

(1)盈利意识的建立

不能盈利的企业,不但无法给社会做出贡献,反而还会成为社会的负担。这句话是说给老板听的,也是说给要成为老板的人听的,更是说给还在企业工作的人说的。民企尤甚。这句话在民族主义保持较好的日本,并且提到贡献,一点也让人不奇怪,这一点大概是日本从犹太民族学习到的精髓。而现实中大多在企业工作的人,谈盈利可以,提社会贡献的甚少,中国的民企缺乏的正是这种气魄,所以优秀和令人敬仰的民企不多,况且盈利意识是民企生存的基本底限,大多时候是够用的。

必须对金钱的气味有敏锐的嗅觉。书中提出了这个意识,但是没有提出建立的方法,未能解渴。的的确确在自己参加工作那几年,是把“自我实现”放在第一位的,但自从转管理之后,用技术思维管理部门和用“赚钱”思维管理部门是有差别的,尤其是像技术人才多的公司,管理者尤其要有这样的敏锐嗅觉。

(2)根据需求开展商业活动

在交易结束之后提供高品质的服务,为顾客解决问题的“解决问题型服务事业”。这一点可以说是铁路行业供应商的集体之痛,到现在做产品的思路也是一锤子买卖的多,能收到服务费的甚少,这也许是铁路产品高溢价的一个原因。从产品型向服务型转变还需要铁路运管方式的转变,近几年铁路运管单位的改革,可能契机将现,但仍需时日。川村隆提出的这个概念虽不新鲜,但对装备制造企业是突围的一个方向。

这个理念与21世纪初提出的企业SOA面向服务架构很相似,当初IBM等国际IT巨头发现其价值,是以利己的实现企业IT资产最大化为目标的,现在看来对于装备制造业仍然适用。要做到像华为、小米一样按需的对商业活动进行支持,在中心和终端产品技术架构的构造改革上是发力点。

商业活动的决策依赖科学的数据分析,这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根据数据进行分析,指明通往胜利的道路才是领导应该做的事,说的很贴切。之前参与的大大小小的高层管理会议上总是能听到很多问题,但汇报的内容慢慢的发生着变化,具体的数据多了,泛泛的阐述少了,这为中层管理者做了好的表率。但很痛苦的是数据收集的渠道和工具还不健全,难免对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有所顾忌。数据不仅仅只有结果,收集、统计和分析的过程只有透明化和公开化,才更有说服力。

2.“评论家”永远无法成为最后一人

无法成为最后一人的三种人,其中均有你我他不同时期的自己。逃避、中途放弃、评论家都经历过了,唯有行动起来才是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9年新春读书心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plq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