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精神离职

精神离职

作者: 林畅是个小太阳 | 来源:发表于2024-12-24 07:50 被阅读0次

今天这个时代,引导员工思考职业发展,进而帮助他们找到塑造工作价值的方向和方法,是一件非常有必要,甚至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首先,职业倦怠已经成为很多职场人的常态。

最近有一个流行词叫做员工的“精神离职”,据说以下3种情况中了1种就算“精神离职”。

  • 1、工作中不再提出任何建议或想法,避免犯错是最重要的座右铭;
  • 2、生病请假比上班更值得“庆祝”;
  • 3、以最低限度完成份内职责,绝不多问,对于业余活动更有兴趣。

在管理者眼中,职业倦怠的员工往往就是“工作动力不足”、“戳一下动一下”,“不是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能推则推”。

事实上,职业倦怠一般来自于两个方面:

第一,工作内容缺乏挑战,陷入低水平重复。在这种情况下,员工会表现出“厌倦”的情绪,从而注意力涣散、能量耗竭;想探寻新的价值点,又瞻前顾后不知道从哪里开始。

第二,回报上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价值。这里的“价值”既有眼下“可视化”的收入或职位,还包括成就感、被认可、自主性、感受到工作的意义等。这也是为什么单纯以物质激励作为“倦怠”调节手段会失效的原因。在这种情况下,员工的主要情绪表现是“沮丧”,无力改变,也不想折腾。

在国内的职场,出现倦怠的人群年龄主要分布在35岁-50岁(也就是工作了10年-25年这一年龄段的人群),恰恰是人到中年,年富力强、当打之年。而且,随着延迟退休政策正式发布,这一年龄段的上限基数还会有所上升。

所以,有关职场中年的转型升级发展,需求空间很大。其实,职场中年出现职业倦怠,并不意味着只能通过跳槽来改变。

毕竟跳槽就如同换泳池,一个人游泳技术不好,换泳池也不能解决问题。

但如果能通过学习让员工拓展认识,建立起对职业发展的系统认知,并通过梳理自身的能力资源,形成当下最合适的发展策略,就能够帮助员工从”迷茫”和“倦怠”中走出来,重拾工作动力,提升价值,实现个体和组织的双赢发展。
其次,机器增强的时代,我们面临的职场发展模式完全不同。

传统的职业发展模式是“爬梯子”,就是通过管理层级或者专业路径的晋升,拥有更高的头衔和职级,管理更多的人。

但随着时代的变化和AI技术的增强,“爬梯子”的模式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组织越来越“网格化”,在网格化的情况下,员工看似有很多发展通道,但也会面临更频繁的变化,例如更换团队、上级、岗位等等。如果员工不能有效应对变化,管理者不能很好地传递信息,就会产生各种不适和焦虑,带来不好的结果。

所以,今天的职场人如果要掌控自己的职业发展,不能本能依照过往的经验模式,而是要理解职业的底层逻辑,根据自己的个人的发展阶段,针对性地提升能力,找到自己的路。

就像金树人老师说的:所谓的职业生涯规划,是根据一个人本来的样子,审时、度势、随机、应变,找到安身立命的生活方式。

相关文章

  • 精神离职

    今天学到个新词,“精神离职”。我看了下视频还挺有意思。无非就是告诫大家不要把工作当做所有,应该要保留自己的生活,不...

  • 精神离职

    最近,国外社交媒体上流行一个新的职场术语Quiet Quitting,直译过来是“静默式离职”,也有人翻译成“精神...

  • 精神离职

    这几天有人问我是不是要离职,还有人谣传我的工作变动为给领导端茶送水了。我先是觉得好笑,仔细想想,很多事情不就是这样...

  • 我已精神离职

    在体制内,如果你决定不评职称,那么跟精神离职没有两样了。 凡事都有两面性,一旦你决定不再评职称,两面性就会感受得特...

  • 离职之后

    我又离职了,从2月21日入职,自5月30日离职,三个多月吧。做的不是很开心。每天要挨主管组长的骂,整天精神崩溃...

  • 契约精神,企业的立身之本

    想到早说契约精神,是因为最近发生的一件事。 我从上一家公司离职后,这家公司没有几点就和甲方解约了。其实我离职的时候...

  • “精神离职”的职场人,该如何自救?

    现在社会竞争压力大,人在职场,卷又卷不动,躺又躺不平,困在两者之间来回挣扎,引起了很多痛苦的感受,导致产生了巨大的...

  • 那个人,精神上已离职

    听说,一个人辞职不是因为不热爱这份工作了,而是失去了在这个团队中互相沟通来推动事项进展的欲望。 昨晚一直在做梦,梦...

  • 【13】宁向东的管理学课019讲:窄化效应|离职率居高不下的原因

    宁老师试图用窄化效应分析离职率居高不下的原因,其实,让一个人离职的原因无外乎物质和精神两个原因,物质上得不到满足,...

  • 1125.1386天:无意义的工作

    最近,国外社交媒体上流行一个新的职场术语Quiet Quitting,直译过来是“静默式离职”,也有人翻译成“精神...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精神离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pqij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