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24年展览(3):再逛上博绘画馆

2024年展览(3):再逛上博绘画馆

作者: 柳书岫 | 来源:发表于2024-02-10 08:33 被阅读0次

上博绘画馆关闭一阵子,又开放了,我观赏了不少古画,心里有点感动,不想写了,把画作简介挑一点说一下。

《宋人鹌鹑图页》:无作者款印。图绘鹌鹑一只,体形滚圆,斑纹、毛羽如生,作回首状,点缀平坡、秋黍等。清代曾经清耿昭忠、耿嘉祚父子收藏,各有鉴藏印记。近代经吴湖帆、潘静淑夫妇收藏,有吴湖帆题签:“北宋李安忠鹌鹑”。

南宋《歌乐图卷》:此卷描绘了南宋宫廷歌乐女伎演奏、排练的场景。画面中女伎、乐官和女童手持各种乐器于庭院中一字排开,均穿着南宋时期的典型服饰。无论人物形象还是场景均为南宋社会文化生活的生动写照。技法上,设色细腻鲜艳,用笔精细而能够随物应形,通过不同的笔法表现不同物象的特定质感,写实且富于意趣。以歌乐女伎为表现题材的作品在南宋人物画中极为少见,具有相当高的历史、艺术价值。

元《白描群仙图卷》:此幅绢本水墨,无作者款印。以白描手法绘制神仙人物九组。第五组老者三人,着宽袍,一少年身披茅草薜荔持卷侍立,腿边盘绕一头老虎,毫毛匀密,情态可掬。前有清吴均篆书"群仙游戏图"引首,后有明董复、清李恩庆两跋,谓其笔法近似南宋马和之"兰叶描"。元代人物画相对式微,此为道释人物画例之一。

明张灵《织女图轴》:是唐伯虎的邻居张灵的写意人物画,明代画家邹之麟题诗:

“七夕相见一笑过,

无情天地老银河。

个中还有支机否?

乞与斋头作研磨。”画中的织女体态丰满,迎风而立,衣带飘扬。她凝神远望,手中拿着织布梭,也许在期盼着什么。

明唐寅《黄茅小景图卷》:卷前由唐寅好友明代画家张灵题写的“黄茅小景”四字引首。图卷拖尾有唐寅自题七言诗一首:

“震泽东南称巨浸,

吴郡繁华天下胜;

衣食玉帛百万户,

樵山汲水投其剩。

我生何幸厕其间,

短笠扁舟水共山;

黄茅石壁一百丈,

熨斗渚水三十湾。

北风烈烈身欲坠,

十里梅花雪如磨;

地炉通火瓶酒热,

日日蒲团对僧坐。

四月清和雨乍晴,

杨梅满树火珠明;

岸巾高屐携小伎,

低唱并州第四声。

人生谁得常如此?

此味唯君曾染指;

若还说与未游人,

双盲却把东西指。

吴趋唐寅为丘舜咨题”。

明徐渭《五月莲花图轴》:画面左上方有徐渭自题诗:

“五月莲花塞浦头,

长竿尺柄挥中流。

纵令遮得西施面,

遮得歌声渡叶否。”

以诗观画,便更容易理解为何画家用浓墨涂抹荷叶蓬乱的姿态,却仅以淡墨简单勾出花朵的轮廓,这并不是传统意义上赞颂荷花的图画,摇摆动荡的枝干背后所体现的正是画家对怀才不遇的不甘与抗争。

明杜堇《十八学士图屏》:画家工诗文,通六书,善绘事,界画楼台严整有法,人物白描,花草鸟兽并为能手。绘画风格受到南宋院体画的影响,体物入微,造型精确,在用笔上则更为放松,有一种灵动、潇洒的气象,富于书卷气。

上博藏品很多,不再一一赘述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24年展览(3):再逛上博绘画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prin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