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山傍水”说的是村落的居住环境优美,而我们的小村子虽无山可依,却有水能傍,村东的水库既为村里的农田提供了便利的灌溉条件,也为我们的童年增添了很多的乐趣。
![](https://img.haomeiwen.com/i20968564/66a3ca00208aa066.jpg)
那个年代,没有手机,没有网络,就连黑白电视机也只能看一个台,家里没有任何吸引孩子的东西,于是,田间地头就成了孩子们撒欢儿的地方,而村南的水渠无疑是孩子们最喜欢光顾的地方之一。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条水渠的源头自然就是水库了。水渠由东向西蜿蜒而行,灌溉着沿途的田地,“一水护田将绿绕”庄稼的长势也格外喜人。
![](https://img.haomeiwen.com/i20968564/1c7aedfb24ba2c02.jpg)
水渠上端自闸门而起,两侧是由水泥板铺就的,倔强的小草从石板缝隙中钻出来,昂首挺胸的盎然立着,水渠北面紧挨着一口废弃的养鱼池,南面是一片小树林,闸门是孩子们最喜攀上爬下的地方,似是不如此一番,就显不出自己不凡的身手。
水库里不放水时,渠里的水很清,也很浅,刚刚没过脚踝往上一点,水底也是沙砾,很是洁净,水中不时有鱼儿游过,渠中的鱼儿多为“鲫皮”和“噘嘴连子”,大的有巴掌长短,小的如指头粗细。
“鲫皮”身形稍宽,“噘嘴连子”则体态细长,鱼儿在水里游得很欢快,偶尔还会翻起一个水花,攀爬够了闸门的孩子很快就被水渠里的鱼儿吸引,也不知是谁提议,用渠里的沙石砌坝,留下一个隘口,如此就可“守株待鱼”了。
众人皆觉此计甚妙,便依言而行,一时间,挖沙的,搬石的,砌坝的,忙的不亦乐乎,一番忙活,终于大功告成,可苦苦守候,却不见有鱼儿游过。
这才发现,水里的鱼儿精的很,只要稍有动静,全都立刻掉头,不是逆流而上,逃之夭夭,就是窜进杂草,伺机而动,没有一条会傻乎乎的游到隘口的,这样的情形,把孩子们气的牙根痒痒,那看似巧妙的办法也就抛之脑后,争先恐后的奔向水里的鱼儿。
几双小脚丫踏起的水珠飞溅到身上脸上,水面立刻变得浑浊起来,小手在石头缝里,杂草丛中摸索,这是真正的“浑水摸鱼”,不时听见孩子们惊喜的喊叫,捉住的鱼就近找块没有水流的沙地,刨个水坑放进去, 再去追逐下一条。
![](https://img.haomeiwen.com/i20968564/534c3007c2ed80e2.jpg)
捉到的鱼,大一点的,在林子里堆一小堆篝火,把鱼用树枝穿了,放到火上烤一会,当然,是决计烤不出那种两面金黄,外焦里嫩的效果,烤的要么焦黑一片,要么半生不熟,剔除鱼骨鱼刺,吃进嘴里虽仍腥味十足,但亦有别样鲜香。
在水里把手洗净,胡乱抹几下嘴巴,用袖子擦干,至于剩下的小鱼,则用草绳提着,那可是回家“孝敬”父母的,用盐腌了,热油一炸,可是佐酒进餐的一道美味……
如今的水渠已几近干涸,多年废弃不用,早已没有了以前的生机,偶然路过,渠里惊飞的鸟儿振翅而起,一声声的鸟鸣,似是提醒人们,这里曾经有过清澈的流水,有过欢快的笑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