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思维模型理论框架套路
青年律师:必知的ORID、黄金思考圈、第一性原理

青年律师:必知的ORID、黄金思考圈、第一性原理

作者: d01af79b81a7 | 来源:发表于2017-07-19 22:23 被阅读92次

版权声明
大家好,我叫镐赞,是一名律师,也是全栈营第二期学员。
2017年我会成为一名全栈工程师,并将「编程」技术运用于法律行业。
本文是我的第【154】篇原创文章。首发在「新一代法律人」订阅号。
我的所有文章均无需授权,可尽情转载,但请写明来源与作者。

目的是什么?

学习也好,接受教育也好,它的目的是什么?

我想是:

  • 反常识
  • 打破思维框架
  • 敲碎思维定式

思考的越多,接触的越多,会感到错误的越多。

问题:谁是最后一个见到水的?

请问,谁是最后一个见到水的?

鱼呗!

因为鱼就在水了,它很难跳出水之外,来观察水的存在。

上帝视角

我欣赏一种视角,叫「上帝视角」或者叫「外星人视角」,就是说,你可以用脱离自己的存在,从另一个角度观察自己的所作所为。你会发现:

  • 自己的渺小
  • 做了太多无意义的事,即「不可繁殖」的事情(这是人最擅长的)
  • 太自以为是了
  • 自嗨了
  • ……

锤子与钉子

有句话叫:你手里有一把锤子,看什么都是钉子。

潜意识也好,人生经验也罢,它会形成我们的思维定式,也可以称为偏见。这种思维定式很可怕,

我们会倾向于在既有框架下去解决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很难觉察到框架约束的存在。

我们说,律师的优势是专业,我觉得这也恰恰是律师的弊端,太过于专业,反而:

  • 会带着法律的思维框架去看待周边的一切
  • 封闭,而不是开放
  • 自以为是,偏执

当然,有很多牛律师可以跳出了规则,我这里只是说的普通律师。

普通人遵守规则,牛人无视规则,伟人创造规则。

隐含假设

当你陷入人生困境,除了外界的客观事实,还有我们内在的思维定式。或者说90%都是思维定式惹的祸。比如常听到这些话:

  • 没有案源,组建不了团队
  • 自己都养不活,谈什么标准化
  • 好忙,大把时间浪费在了路上
  • 他是个牛人,怎么会有时间接待我
  • 花钱买工具不值
  • ……

不明白!我们都还没有去开始「做」,怎么一股脑就给自己假设出这么多的困境。老板和员工在思维上有个很大区别:

  • 老板,要做某事,肆无忌惮、尽全力去张罗
  • 员工,要做某事,先给自己假设无数阻碍自己去做的理由,这些理由都来自于我们自以为是的「思维定式」

分享几个打破思维定式的方法

方法一:把封闭性、绝对化的总结性评价改为开放式的启发式提问。

比如不要说“我不擅长做这件事”,而是问“要做成这件事我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提高”;
不要说“这件事我做不好”,而是问“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可以把这件事搞定”;
不要说“这件事我已经完成得很好了”,而是问“我怎样才能把这件事做得更好”;
不要说“我肯定不会像他们那样做事情”,而是问“从他们身上我是否能学到些什么东西”……
——摘自采铜《精进》

方法二:使用科学的思考框架,也就是常说的思维的脚手架

例如:

ORID

O:陈述今天做的客观事实,流水账
R:描述对上述事实主观感受,加入情绪
I:对今天的所作所为进行反省反思
D:明天会如何行动?

细心的朋友会发现,ORID是层层递进的关系,从陈述客观事实→描述主观感受→反省反思感悟→行动决策。

这是一个从客观→主观→反省→行动的过程。

我每天使用ORID写日记。

现在你可以明白为何ORID能够给我带来改变了吗?

每天的日记都是一次思考的过程:客观→主观→反省→行动,循环往复,直至行动层面的改变。

黄金思考圈

黄金思考圈:

  • Why
  • How
  • What

Simon Sinek認為,世界上所有成功的領導者或是品牌,都具備一項特質:他們思考、行動和傳達的方式都遵循同一法則。Simon Sinek將此法則稱作「黃金法則」,從裡到外的三個階層,分別是why、how以及what;why代表領導者或品牌的理念和目標,how是執行理念的方法與過程,what則代表最終呈現出的產品以及領導風格。各個產業中成功的領導者和品牌,都是以核心理念(why)為出發點,向外依照how、what的順序思考,但是人們卻往往顛倒此順序。
——摘自TED

第一性原理

我们运用「第一原理思维」而不是「比较思维」去思考问题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在生活中总是倾向于比较——别人已经做过了或者正在做这件事情,我们就也去做。这样的结果是只能产生细小的迭代发展。「第一原理」的思考方式是用物理学的角度看待世界的方法,也就是说一层层剥开事物的表象,看到里面的本质,然后再从本质一层层往上走。这要消耗大量的脑力。
——摘自马斯卡公开访谈

总结

突破思维定式,打破偏见,其实很简单。用佛学的方法就是:

“我们提到为什么后世禅宗采用《金刚经》作为禅宗的蓝本,就因为它教育方法的缘故。你看佛的教育方法,反正你这样说不对,那样说不对,正说不对,反说也不对,你说不对的更不对,你说对的还是不对,最后怎么样对?你的才是对,不是佛的才是对,所以全部的《金刚经》,是教我们所谓祖师们四个字,“自悟自肯”。要真正悟到般若的体相,自己肯定;所谓禅宗祖师的话,“悬崖撒手,自肯承当”,这是说参禅的。”
——摘自南怀瑾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青年律师:必知的ORID、黄金思考圈、第一性原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purk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