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荣生教授的著作《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第三章,谈语文课程内容的教材呈现。
语文教材的发展方向是课程目标内容化、课程内容教材化、教材内容教学化。这是针对当下语文教学内容僵化和随意性过大的现实情况提出的。
语文教材的开放性,即“弹性”,教材要给教师留有“开发”的空间 ,语文教师不是对付教材的,他备课的主要工作应该是研究学生和课堂,从而有效地帮助学生学习语文。语文教师的无可替代性,正是由于他面对的是几十个活生生的学生个体,因此,语文教师的工作必然带有创造性,也要求具有创造性。
当课程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当教材转化为活生生的课堂教学 当一个个学生具体地表现他们的学习状态时,语文老师始终有开发“教什么”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语文教学的模糊性,这是就语文课程与教学的效果来说的,一般人认为语文学两个月没长进,两个月不学没损失,这是不负责任的言论。
模糊性是相对于有效性来说的,语文课程与教学研究要不断地把原来“模糊”的东西变成“清晰”的,把原来“不可教”的东西变成“可教”的。
实质上“模糊性”是语文教学内容及组织不合理、语文教学研究水准低下的托词。语文老师要反思课堂上是不是没教多少有用的东西,甚至教了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那些东西可能没用或者似是而非或者明显错误。
中学语文课需要把学生提升为理性而具有批判意识的阅读者。语文教学不能退化为“可以随便教什么”。这需要建设课程内容“确定性”程度相对较高的语文教材。
语文教学不能只以“教”为基点,而要关注“学”,要考察学生学习经验和经验形成过程。课程与教学注重理据。
语文教学从以“教”为基点转向以“学”为基点,从以“教的活动”为主体转向以“学的活动”为主体,尚有努力推进的必要和空间。
钱梦龙教授说,上课时的挥洒自如,正是备课时惨淡经营的结果。
备课预案有“弹性”,预留课堂教学有方向“生成”的空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