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教师成长公式与观课议课(陈大伟)

教师成长公式与观课议课(陈大伟)

作者: 孔繁竹 | 来源:发表于2023-10-24 12:26 被阅读0次

一、思维决定人生和工作质量

(一)“人生·工作结果=思维方式x热情x能力”(稻盛和夫)

思维方式(-100,+100);能力(0,100);热情(0,100)

思维方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禁止性伦理)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倡导性伦理)

(二)思维(心智模式)改善难

世界上的两大难事

(三)思维改善不会自动发生

1、把自己的思维作为思考对象进行反思(标准、修正与情境、专业写作)

2、为大脑输入优质的营养和原料(专业阅读)

3、和思维方式优质的人交流(专业交往)

4、学习思维方法,养成思维习惯。

二、人因思而变

(一)变革取向

1、教学变革取向

教师从思想提供者转变为思想促进者,教学从提供思想到促进思想

对“人脑”的看法:大脑不是容器,需要被点燃。

对教育和学习的理解:教育是促进学生交流交往的建构,学习是大脑神经网的连接。

时代的变迁与要求:“老师,你教的都没有考”的现实促进老师从教学生“记住”到教学生“思考”。

2、教师专业发展方向

从提供思想到促进思想:

你为什么这样教?除了这样教,你还想过怎么教?(多谋善断)如果你下次教,你会做出什么样的调整和改正?(穷则思变)

3、活成动词

学问:学会提问,用提问促进学习、促进思考。

(1)往开放处提问(把思维的幅度较宽,想想看,还有其它可能性吗?);(2)往思维的纵深处提问,(把思维拉长);(3)往关联处提问(关注教学脉络);(4)往实践处提问(目的在于用这个知识改变生活)。

三、成长公式解读:经验+反思=成长

(一)关于经验,经验意味着通过思考,认识其中的联系,发现关系。

(二)关于经验,获得经验需要发现联系的主动。意义:拓展成长可能和空间。

学生有问题,其实是我们做的不够好。我们可以调整一下自己的语言和行动。比如,语速慢一点,给学生思考的空间;积极召唤学生,让学生参与。

千金难买回头看。课堂小结的意义。

(三)经验链接过去、现在和未来

看自己的教学录像;(1、拿到一个课题,不要只看这个题目,而要唤醒一生的资源,用人生去教学;如果要给学生讲解,要站在前面,让学生看得到你;布置作业和小组讨论时,要走在学生中间;要组织一次学习活动,要站在学生身后,让学生参;2、慢慢教,教出质量和效果

做教学实录—审视和讨论—重新思考与设计

课堂教学自我观察的变式(快速自我观察):1、上课后及时“过电影”反思与调整;2、录音听自己的课;3、有侧重点的观察自己的课;4、邀请同伴相互观察课;5、调整专家指导的方式。

四、关于反思

反思的必要性:波斯纳:"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成为肤浅的知识。如果教师仅满足于获得的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他的教学水平的发展将大受限制,甚至有所滑坡。思考:是不是所有的经历和经验都需要反思;守株待兔与扔学生粉笔头。

反思的含义:反思是对经验的过程、经验的依据、经验的方法、经验的结论保持持续的批判性的审视,目的是为了获得相对正确的经验。

经验的对象是行动及结果,反思的对象是经验,让经验更可靠。

观课议课中的经验+反思

五、观课议课的洗心革面

教学效率=学生围绕合理教学内容的比较紧张的智力活动和有价值的情意活动时间/教学所用(投入)时间

革面是改变行为。洗心是改变思维方式。

学的效果→教的行为→教学设计→教育假设(观念改变)→教学设计→教的行为→学的效果

观课议课的研究性、实效性与整体性。

六、基于 “教育假设”的教师成长

1、教育教设的意蕴

(1)作为实践依据与实践性知识比较:教育假设强调非必然性、开放性、修正可能性。(2)作为准备过程与教学设计比较:教育假设要求做学生参与多种可能情形与应对的推演。(3)最为假设结晶与教案比较:教育假设要求教学中不固执前见,并进行教学反思。

2、教学假设的教师意义

随时对行为背后的教学假设提问,能够清晰的说明假设的依据和过程,是对教学依据有过深入思考、对教学有过研究的负责任的老师。

教之前有假设、教学中和教学后能不断反思和调整假设,不断提升假设能力和水平的教师是关注自身成长与进步的老师,其职业生活是研究型教师生活。

3、基于教育假设的观课议课阶段

教学假设(原经验)→教学设计教的内容和行为→学的内容和行为→学的效果

4、议课的对话与反思阶段

学的效果→学的内容和行为→教的内容和行为(经验中获得经验)→教学设计→教学假设(新经验)   反思中丰富,改造和完善经验(对行动反思)

5、新教学的变革与进步阶段

新的假设(新经验运用)→新教学设计→新的教→新的学→新效果

相关文章

  • 观课议课的人性化

    昨天阅读陈大伟老师的《观课议课与教师成长》一书中的《观课议课要以人为本》前半部分《观课议课的人本目的》,对陈老师的...

  • 人因“思”而“变”——陈大伟《教师专业成长与观课议课》网

    人因“思”而“变” ——陈大伟《教师专业成长与观课议课》网络学习有感 2018.10.27 今天下午有幸在CCta...

  • 做一个和颜悦色的老师

    ——《陈大伟:观课议课与理想课堂建设大讲堂》学习心得钟艳华 2018年7月18日至22日,《陈大伟:观课议课与理想...

  • 观课议课1—20页

    第一次听说观课议课是从胡老师那里听说的,陈大伟老师的观课议课,贴近教师课堂,从课堂现象开始! 读了观课议课1—20...

  • 追寻教师的幸福感

    以前对教师职业的幸福感只停留在成功和被认可之后的满足。今天读陈大伟老师的《观课议课与教师成长》之《创造幸福的教师生...

  • 幸福的教师生活是什么?

    最近学校让教师们学习由陈大伟著的《观课议课与课程建设》一书,今天晚上在学校值班,我便开始阅读。在“成长创造的幸福观...

  • 新书新收获

    在糊涂群主的帮助下,得到了作者陈大伟老师亲笔签名的《观课议课与教师成长》一书,甚是欣喜。我们相约小伙伴们一起共读这...

  • 读《观课议课与课程建设》的感悟

    陈大伟教授在观课议课与课程建设一书中说:“现有的教研方式对改善教师生活不给力。”陈教授举得例子我有切身体会,我...

  • 读书笔记——观课议课记录量表的设计

    在没有阅读陈大伟老师的观课议课相关书籍之前,我们曾经进行过多次观课议课,每次的观课量表都是依据自己的思考进行设计的...

  • 青言青语177:看陈大伟老师笔下的文化

    本月,我们工作室开始看陈大伟先生的观课议课与课程设置。 陈大伟老师对文化的描述让我记忆犹新。文化:文是什么?在古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教师成长公式与观课议课(陈大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evhi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