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户外,蚂蝗很常见,因为其叮咬无声,被咬时也没有知觉,难以躲避而令人头疼。每次登山徒步结束都会有小伙伴询问怎么处理,其实蚂蝗也并不可怕,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有效预防和处理。今天一起来看看户外徒步时如何淡定从容应对。
✏️蚂蝗是什么呢?
蚂蝗又称水蛭,生长在水田、湖泊两岸和静止河流中,夏秋季生活特别活跃。蚂蟥分旱蚂蟥、水蚂蟥、寄生蚂蟥三种。前两者是常遇到的。蚂蟥吸血量极大,可吸取相当于它体重2~10倍的血液。同时,由于蚂蟥的唾液有麻醉和抗凝作用,在其吸血时,人往往无感觉,当其饱食离去时,有时伤口仍流血不止,如果处理不慎容易造成感染、发炎。
✏️蚂蝗容易出现在哪里?
蚂蝗生长在热带、亚热带的沼泽、池塘居多,也常见于阴湿的丛林中,容易顺着鞋子、裤脚爬入鞋内、腿上。而在七、八、九月份,是旱蚂蝗疯长肆虐的季节。很多时候树上的旱蚂蝗感知到有人在树下,会卷成一团从空中掉下来,掉在头顶上,衣领里。
✏️如何预防蚂蝗叮咬?
1、遮蔽头部、四肢等身体暴露的部分:穿着长裤、长筒登山鞋、长筒登山袜,并在外套上绑腿;戴遮阳帽、脖颈套头巾
2、在衣服上/鞋面上涂抹少许酒精、风油精、大蒜汁、上海硫磺皂、防蚊油,可防止蚂蝗往上爬(涂一次有效时间约为4-8小时)
3、避免踩入溪流、潮湿的泥泞地段,一旦经过,应扎紧裤脚,经过丛林时带起帽子、头巾,并时常检查身上是否附着
4、溪泉水应煮沸或过滤器过滤后再饮用,避免幼虫进入体内
5、扎营应远离潮湿的溪流、泥泞丛林
✏️被叮咬的处理方法~
️❕❕❕特别注意:一旦发现蚂蝗附着在皮肤上,千万不能用力硬拉。因为蚂蟥有两个吸盘,很可能令它吸得更紧,容易让口器断落于皮下,引起感染。
1、拍:拍拍手臂大腿等被叮咬的地方,震荡蚂蟥脱落。
2、涂:用盐巴、百灵油、酒精、醋、石灰水涂在蚂蟥身上,蚂蟥会因受到高浓度液体的刺激蜷缩而掉落。
3、等:拍不掉、也没有任何可涂抹的液体,只能等待蚂蝗吸饱血后自行掉落。
4、止血:一旦发现伤口可用纱布等止血包扎药品按压1分钟迅速止血,如流血不止,可使用云南白药、止血粉等止血
5、消毒:使用酒精或碘酒马上消毒伤口,避免感染;如果伤口内有污血建议先挤出再消毒
6、干燥:回去后持续保持伤口干燥,避免碰水伤口好得快
每个人体质不同,一般蚂蝗叮咬后的伤后呈一个小红点,如果回家1-3天后还会流血、感觉痒属于正常现象不必惊慌,保持伤口的清洁和干燥即可。如果伤口有异状或感染请及时就医。
——————————————————
户外蚂蝗并不可怕,只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就可以大概率避免蚂蝗的攻击。在户外,充足的准备必不可少,总结一下,户外行前最好准备:
1、衣物:遮阳帽、头巾、中高筒登山鞋袜、速干长袖长裤
2、药品:白灵油或风油精等万用药;酒精棉片/碘酒消毒药水;云南白药、纱布等止血包扎药品、盐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