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前两周到下沙樊登读书会,和书友们分享《家庭发展中关键期的关键帮助》,老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那是不是三岁、七岁就是关键期呢?严格意义来说,是人生当中两个关键期,人生还有其它的关键期,比如青春期、婚姻初期、中年期、老年初期等等。
当我在婚姻家庭咨询师培训课上看到“家庭发展阶段与任务表”时,还没有特别的感觉,但是在上了一个暑假的家长课堂之后,我发现这张表很适合不同年龄段的人群。人生是一场“进阶赛(输赢不是重点)”,没有“前一场比赛”的积累,就没有“下一场比赛”的精彩,但是”每一场比赛又是一个全新的开始”,什么时候开始努力都不晚。
图片内容来自培训课件一,没有日漫,何以解压?(一位高二学生,喜欢通过B站的日漫,化解自己的课业压力——“海量战术”)
现在的家长压力大,孩子的压力也大。“我如果不用游戏化解压力,请问我用什么?”这话真没毛病,细心的父母,要尝试倾听孩子的心声,不要用“我所有的努力,不都是为了你”,来给孩子“第二击”。至于能不能玩游戏,怎么玩游戏,应对方式因不同家庭而异。
现在及未来的社会,要求孩子有自主判断选择的能力、时间管理的能力。如果家长到高中、大学,都不给孩子锻炼的机会,甚至工作之后,还帮孩子决定婚姻,那么孩子的人生大概率是不幸福的。即使看起来不错,内里也是千疮百孔。当孩子已经是初中生、高中生的时候,可以适当让孩子自己决定要做什么事情。大人这个时候可以定期让孩子反馈他们的感受和想法,从而了解孩子的动态,进而给予指导。
这个时候孩子感受到被尊重,也愿意主动分享。如果这样的沟通氛围没有建立起来,孩子选择和大人对抗,大人根本没有办法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大人担心孩子在网络的世界会学坏,但是这种担心常常是多余的。当孩子有了分辨判断的能力,他们会在网络的世界里明辨是非,也会建立起一套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规则。
二,幼儿园大班的小朋友,自我感觉良好,经不起批评,怎么办?
幼儿有一个成长快速期,他们要通过自我表达来肯定自己的存在感,同时也在培养自信心。中国有谦逊的传统,大人们会不自觉地给自我感觉良好的孩子添上--狂妄--的标签,他们会认为自己的孩子太过张扬,这样的性格,会在孩子长大之后变得不合群。
据我的观察,我们对孩子的鼓励太少,或者说有价值的鼓励太少了。我们大人习惯性地盯着孩子的弱点、不足,希望孩子努力改正自己的缺点,天天向上。
幼儿园阶段的孩子察言观色的能力不要太强,ta们很快就会察觉到家庭的权利结构,如果是三代家庭,ta们还会把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拉进来“战斗”。有些男同胞会认为我只是对我老婆不好,对孩子可好了。不好意思,孩子也会学你的态度,变得对妈妈不尊重。
有一种批评的方法叫三明治法,在批评之前,也肯定孩子的表现。批评的时候,也不是一味地指责孩子,而是对孩子提供建议、期望。我们告诉孩子不对,还要告诉孩子什么是对的。
三,夫妻不同频,另一半(男性)理解不了我的辛苦,怎么办?
要么温柔的坚定,要么妥协。否则,就会变成“热锅上的家庭”。
现在很多家长(夫妻中的一人),会看大量的育儿视频、育儿书,于是以为有了“圣旨”,有了“尚方宝剑”,可是最不配合的就是另一半,那个气啊!再好的东西,有共识才能执行。
不是所有事情都需要双方达成共识才能去做,当一方有好的教育观念,就去坚持自己的想法。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不能和孩子搞同一战线,在孩子面前对另一半冷嘲热讽,这种不尊重的行为,再好的教育观念都白瞎。
四,“你全职在家,带个孩子都带不好”,带孩子工作强度大,还是上班工作强度大?
有些男同胞会习惯性的认为带孩子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不就是给孩子做个饭,洗个衣服。当他们的爱人和他们抱怨自己多辛苦的时候,会拿自己的辛苦来比较;如果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不佳,一些男同胞就会指责另一半——“你全职在家,带个孩子都带不好。”
带孩子的劳心劳力,其实一点不比职场的工作强度低。工作还有喘息的机会,还有周末和法定节假日,带孩子是全天24小时的,是全程无死角的。在《忙碌爸爸也能做好爸爸》一书中,作者建议爸爸们和妈妈互换一天的角色,在家全程带孩子,让妈妈放个假。一方面让妈妈休息一下,另一方面感受一下妈妈们的辛苦。
说起孩子的教育、自己的婚姻,以及与上一代相处的话题,书友们总是有说不完的话。原本一个半小时的读书会,延长到两个半小时。
在家庭婚姻与子女教育的问题上,当事人可以把眼光放长远些。有些问题可以从原生家庭找答案,而有些问题可以采取暂时搁置争议的方法解决。
在亲密(人际)关系里,争输赢则会永远没有输赢;放轻松,反而会展开一片美好的天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