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后,寿险业从业人员数量急剧下降,从2019年顶峰时的900万人,跌至目前的400万人,而且下滑趋势依然没有减速,如果不出特别的利好政策,估计依然还会下滑,大概率会跌破200万人。
现在所说的400万代理人数量,还是在册人力,据我所知,很多的公司,包括头部公司,每天的出勤率都在40%左右,甚至更低。
有一家头部公司的直辖市分公司,在册人力为5000人,每天实际出勤人力400人,真是触目惊心的数字。
按此推算,全国寿险公司真正的代理人数量恐怕也就是在200万人左右。
为什么蓬勃发展了三十年的寿险业会突破陷入停滞乃至倒退的境地呢?
究其原因,是和始于二十年前的某头部公司引入的“职业经理人”提出的一个经营理念分不开的,这个理念就是“人海”,当然,当时提出这个口号的时候在人海前面还掩耳盗铃般的加了两个字:健康。
加起来就是健康人海,当时解释的说法是要做成健康的人海,而在实际的运作中,却成为了健康人的海,也就是后来行业普遍的做法:大增员。
借助大陆市场大量的人力资源,在过去的二十年里,大增员的策略带来了寿险保费的高速增长,这也导致了绝大多数的寿险公司产生了路径依赖,疯狂的追求人力成长,乃至于把人力成长当成了和保费成长一样的kpi指标,在奖金方案设计时,人力奖金居然超过了业绩奖金,这也片面导致了分公司对人力成长的疯狂追求。
而当前的绝大多数公司管理层,都是在在二十年大增员的经营理念下成长起来的,在他们踏入这个行业时,所在的公司就是追求人力快速成长,在他们成为支公司,分公司负责人时,也是因为推动人力的快速成长而得到晋升,提拔,从而在这些管理者的理念里,寿险保费的成长就是要依赖人力的成长。
那现在保费成长慢了,是因为人力成长慢了,所以要加大人力成长的推动力度,因此市场上这几年就开始出现了各种财补政策。
比如:
某公司新人出勤就发补贴2000元,
某家合资寿险公司只要新人做3000元保费,除了佣金,再发放5000元补贴。
满天飞的财补政策,造成了行业的内卷,同时也导致了保单品质的急剧下降,出现了大量的虚假保单,虚假人力,套利现象层出不穷。
上面提到的那家合资寿险公司,保单13个月继续率只有30%。
面对保费负成长,人力萎缩,保单品质下降的局面,很多的公司采取的措施,依然是加大人力招聘力度,加大对机构的人力成长考核力度,同时投入更多的费用用于新人财补政策和同业挖角。
可以预见,这样的措施不会有任何的效果,只会更加剧行业人力和保费的下滑。
为什么明明知道这样的措施不会有什么效果的情况下,依然还是采取这样的措施呢?答案是,对行业的认知水平。
就像前面讲的那样,在很多人的认知里,人力成长是保费成长的唯一路径,所以保费不成长,那唯一的办法就是用各种方式去推动人力成长。
另外还有一个隐含的逻辑,就是对上面管理层的交代。
因为以前就是这么做的,现在我已经采取了这些措施,加大了增员的力度,挖角的力度,如果还是没效果,那只有一个原因了,就是市场不好。
反正现在市场上的公司都这样,所以上面的领导也不能说我不行了。
但这样的说法欺骗应付上面那些人,尤其是不了解大陆市场的外国人,但最受伤害的却是那些依然奋斗在一线的代理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