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子畏于匡,颜渊后,子曰,“吾以汝为死矣”曰:“子在,回何敢死?”
1.除了父母,有一个人全心全意地支持着自己,很温暖很难得。正如人们所说“人生难得知己”
2.颜回比孔子小30岁,却先去世。让人不得不感叹明天和意外不知道谁先来,珍惜当下的生活,享受当下。
2)季子然问:“仲由、冉求可谓大臣与?”子曰:“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今由与求也,可谓具臣矣。”曰:“然则从之者与?”子曰:“弑父与君,亦不从也。”
努力奋斗这么多年,是想当一个国之大臣,还是做一个能干的具臣?不管你做什么,都要切记不可从之者。做人做事,有底线很重要。你可以永远欺骗一部分人或者暂时欺骗所有人,但你无法永远欺骗所有人。
3)子路使子羔为费(bi)宰。子曰:“贼夫人之子。”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子曰:“是故恶夫佞者。”
为啥要读书,是为了找份好工作吗?相信所有人和子路一个想法。这是一种目光短浅,且实用主义的行为,忽略了读书求知的乐趣。
子羔愚,而子路让他做管理工作,孔子直言你这是在害他。这也说明了子路并不识人善用,一个人德薄而位尊是比较危险。
从沟通技巧来看,当孔子说你这是在害他,子路并没有问啥原因,而是直接回怼,惹怒老师,少了一次学习的机会。
古往今来文人墨客都在谈论读书的必要性,为什么读书这么重要呢?有人说虽然我不读书,但我在社会上学习,通过看人来学习。常言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高人指路。咋看蛮有道理,其实很有局限性,一个人在社会上见到的人大部分都是和自己水平差不多的人,有类似的背景和认知,你的水平就是和你最亲近6个人水平的平均;去周游世界学习,你英语熟练吗,你了解当地历史渊源吗?拜当代大牛去学习?ta也是和你同时代的人,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而读书可以穿越时空,跨越地域,和两千年之前的圣人沟通,和远在天际的另一个半球的人沟通。了解了不同朝代,知晓了世界各国,思维才会打开,看待事物才会有客观中肯的判断。
如果一个人可以这样读书,就像是把生命的长度和宽度都延伸了,用一世时间看尽万世繁华,谁不渴望?
荐书:《思辨与立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