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还有大把的时间能在家颓废,没想到曾经的摆地摊也能赶上如今的潮流,就像没想到以前的事情成就了现在,那么现在的事情也会预知某一刻的未来吧。
越来越觉得时间可能也是一个圈,兜兜转转,来来回回。
最近疫情后的复工,卷起了一股地摊经济的潮流。
我们都曾想过在学校门口卖煎饼果子、烤冷面,也笑谈过以后可以去天桥底下给手机贴膜。
当闺蜜和我说起的时候,我俩不约而同的都想起了曾经摆地摊的经历。
我们也是摆过地摊的人,虽然并未抓住机会发家致富,不过如今拿出来聊一聊,也是趣事一件。
翻看以前的日记本才发现,我俩在初中毕业的时候就尝试过找工作,奈何年龄实在不符合。还真是被那时的自己给逗笑了。
隐约记得我俩还去公园卖过气球,虽然只是拿了几个自己玩,玩玩的就临时兴起,看见有小孩在,就叫卖了几声。但是忘记有没有卖出去了。那应该是“经商”的启蒙吧。
等到高中毕业时,在宿舍楼前摆摊卖卖旧书和笔记,还有一些生活用品。也是最早的摆地摊了。
真正开始摆地摊是大一的寒假。
起因大概是寒假在家呆着太无聊了,都是闲不住的人,应该找点事情做。所以在某一天的对话中碰撞出了一个火花,并且被我们牢牢的抓住了。
每年元宵节的时候,家里都会在各个地方放烟花,小时候出门一定会买彩灯挂件,每个人身上都带着一闪一闪的。有人流,就有商机,所有可以卖这个东西。
我们也是很有行动力,说干就干。那时候还不太懂淘宝,就知道都去哈尔滨进货,像亲戚大概打听了一下位置,便准备动身。
为了能早去早回,我们选择最早班的客车,冬天的早上五点还没有亮天。前一晚我俩就在我们家睡下,方便第二天一起出发。
结果两个人都很兴奋,像是要准备打开潘多拉的魔盒一样,聊天一直聊到半夜一点多,感觉刚睡一会就起床赶车了。
那好像是我第一次去哈尔滨,那时候也不会用百度地图,高德地图。凭借闺蜜在哈尔滨上了半年大学的经历,着实废了半天劲儿,终于找到批发市场。
壮着胆看货,砍价,进了两大袋的货,人肉扛回来。在回来的车上,我们依然带着兴奋的劲头,一直畅聊创业。
万事开头难,已经迈出了第一步,好像已经成功了一半。一切准备就绪,接下来就是要实践了。
因为都是彩灯类,所以适合晚上卖。选了一个日子,晚上我们拖着行李箱,里面装上货,就去找人多的地方,在最繁华的十字街口。
打开行李箱,点亮几个试用品,看到有人就开始叫卖。开始也很不好意思,还好是冬天穿的多,戴着帽子口罩,也认不出来是谁。当真的卖出去的时候还很有成就感的。

然后开始期盼每天出门摆摊的日子,东北的冬天是真的冷,即使穿的再多,在外面待时间长了也很冷。我俩就轮番去商场的屋里暖和一下,偶尔一天卖的多了,还能奖励自己吃个烤肠或者烤鸡脖。
从小年一直卖到元宵节,最后一天街上的人特别多,都出来看烟花。
人流的涌动,似乎都稀释了空气中的寒冷。诚然金钱的温度也暖了我们的脸庞。
烟花稍纵即逝,但是一闪一闪的灯就像长久的烟花。
我们总想把短暂的美好留的长久一点。哪怕不是永久,也是比短暂要长一点。仿佛自己贩卖的是那多出一点的美好。
晚上回家把收到的零钱倒在炕上,开始数钱,那感觉实在是太美妙了。现在还能在脑海里寻到当时的画面。
找到了那时候记账的账本,发现我俩进了七百块钱的货。对于那时的我们投资也很大了,都有一点佩服年少自己的无畏。
到最后也赚了一倍,第一次拿着自己辛辛苦苦赚来的血汗钱的时候,带着那么一点小骄傲,竟然都不知道怎么花更好。
后来大二的寒假又去哈尔滨进货,这次有了经验,提前去看货,定好日期,发物流到家里。不过这一年出现了很多竞争者,虽然没有赔钱,但是与上一次比较,赚的少了一些。
大三的暑假,找准商机。我俩去鲜花市场进玫瑰花,打算在七夕那两天卖玫瑰花。
到了市场才知道,原来花的价格是每天都在变的,越是临近节日,成本也越高。
去进货的时候和提前打电话问好的价格并不一致。心里还是有一点落差,摆摊三次,好像并没有越来越好。还是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小磨难。
虽然未尽如己愿,但还是有了两天卖花的经历。

做什么事情时间久了,感觉有经验了,要求的也会变多。
开始只想着有点事情做就好,后来发现真的可以赚钱;赚了一点小钱,就想着如果是这样,那也可以再多赚一点。就会有一点赌徒的心态。
不过最后没有成为赌徒,也没有成为商人。我们总想让每件做过的事情都是有意义的,但总有一些它的意义你又说不清楚。
想想年轻的冲劲也是挺不可思议。
那时候其实也不为了赚多少钱,而且也容易满足。那时候梦想很小,只要有点钱就行;而现在梦想很大,只是一点已经满足不了自己。
我们不断的寻找实现梦想的方式。偶尔回望,也会又增添几分勇气。
很感谢年轻的自己,做了许多当时想做的事情。
希望如今的自己,依然可以做着如今想做的事情。
保持热爱,奔赴山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