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作为时间周期最早起源于巴比伦,后来犹太人把它传到古埃及,又由古埃及传到罗马。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大帝在公元321年3月7日正式宣布7天为一周,一直沿用至今,成为世界各国通用的每周七天的星期制度。伊斯兰教、基督教均有以星期为单位进行的宗教礼拜活动,因此,“礼拜”也与“星期”同义。
在日常生活中,每个工作周开始于星期一,人们往往把它当作星期制的第1天。但在历法中却把星期日列为第1天。这种顺序上的矛盾渊源于宗教。早期的基督教认为,世界是上帝在7天之中创造的,耶稣在星期日复活,因此他们赋予星期日以特殊意义,规定在这一天举行参拜仪式,并把它列于星期之首,称为“主日”。
明朝时期,欧洲传教士利玛窦来到中国,进入了当时明朝的上层社会,不但给中国带来了许多先进的科学知识和哲学思想,而且许多中文词汇,例如点、线、面、平面、曲线、曲面、直角、钝角、锐角、垂线、平行线、对角线、三角形、四边形、多边形、圆、圆心、外切、几何、星期等等以及汉字“欧”等也是当时传教士们创造的并沿用至今。民国时期规定使用公历之后,星期才逐步普及起来。
网友评论